看電視劇《秋蟬》,談如今國產諜戰劇的通病,希望不會步其後塵!

諜戰劇網吧 發佈 2020-05-06T08:37:50+00:00

作為一個諜戰迷,尤其是一位忠實的國產影視劇迷,我一直期盼國產影視劇的突破和創新,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年來的國產劇創作走入了一個令人迷惑的定製套路,而作為其中一個類型的諜戰劇也沒能倖免,這裡我只以諜戰劇為例分幾個方面給大家說明這個套路的具體表現,也希望《秋蟬》不會步其後塵


庫存三年的諜戰劇《秋蟬》終於與觀眾朋友見面了!無論是眾多看過《新世界》後就望眼欲穿,嗷嗷待哺的諜戰迷,還是《秋蟬》主演任嘉倫的忠實粉絲都被激發出很大的熱情!(當然距離狂熱還有點差距),無論是靠這部電視劇解決自己的劇荒,還是終於與自己崇拜的偶像見面都值得祝賀一下!

諜戰劇作為一個特殊的影視類型,始終受到觀眾的追捧,原因無他,一是戲劇衝突性強:行走在黑白邊緣,生死一線間的揪心與殘酷代入感十足,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二是劇情懸疑燒腦:一人多面,情節反轉,不到最後時刻,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容易吸引觀眾入坑。三是節奏緊湊,情節緊張,不拖泥帶水。四是背景氛圍,無論抗戰,解放戰爭,國安戰線,均是生死相搏,鬥智鬥勇,不缺乏娛樂性,激烈感和動作場面。

以剛剛播出的《秋蟬》為例,故事以香港淪陷後我黨地下組織特工葉沖為主人公,通過他一系列的臥底潛伏,孤身奮戰做為電視劇的主線,為大家帶來一個驚心動魄的諜戰故事。

作為一個諜戰迷,尤其是一位忠實的國產影視劇迷,我一直期盼國產影視劇的突破和創新,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年來的國產劇創作走入了一個令人迷惑的定製套路,而作為其中一個類型的諜戰劇也沒能倖免,這裡我只以諜戰劇為例分幾個方面給大家說明這個套路的具體表現,也希望《秋蟬》不會步其後塵。

一、過於看中流量明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如今國產劇基本都會設定流量明星為主角,通過演員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提高作品的知名度,這本身就已經違反了劇情表現的初衷,因為你的重點已經不是如何塑造好劇情,保證電視劇質量,而是捨本逐末,考慮選擇什麼樣的演員去迎合觀眾了!

眾所周知,如今的流量明星都是擁有大量人氣和知名度的小鮮肉小花,他(她)們身價昂貴,導致劇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往往號稱億元投資的大製作,大卡司最終不過是交了高昂的片酬之後呈現給大家五毛特效以及快餐式,拼湊式的劇情製作水準。包括如今抗戰劇,諜戰劇的製作也走入了這樣的怪圈,所以我們會看到偶像諜戰劇這樣的新片種,只為突出男女主演的高顏值,來滿足其崇拜者的心理,卻把最重要的演技和劇情完全的忽略掉!而更可怕的是這個趨勢已經形成,更成為資本運作保證不賠錢的前提。

二、表現手法,劇情的單一和服化道的不嚴謹


作為一部諜戰劇,豐富的影視表現手法和劇情節奏的把控尤為重要,如何用簡潔的鏡頭語言講述複雜的故事內容和人物心理變化,以及通過場景,環境表現人物性格,很多影視創作者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然而我們在大多數的國產諜戰劇中感受不到那種緊張壓抑的氛圍體現和在面臨生死抉擇時的心理鬥爭。同時過於應付的服裝,化妝和道具讓這一切變得更加的不真實。無論是一絲不亂的髮型,筆挺無褶的制服,還是白凈的皮膚,精緻的妝容,都給人一種時空錯落感和誤讀,這是戰爭年代嗎?這是我們的地下工作者嗎?

而平淡的劇情和故作玄虛的反轉更加讓人詬病,很多時候其低級的邏輯思維與劇中人物弱智的表現讓觀眾都會質疑他在現實中活不過一集,可是往往這樣的人物在劇中憑藉主角光環就能轉危為安,逢凶化吉,變身打不死的小強!

三、戲骨作陪,品質堪憂,只求熱效不圖口碑


當年的國產劇雖然劇集不長,演員不火,卻重在情節引人入勝,演技紮實動人。嚴謹的製作態度,高標準的自我要求,在困難的製作環境中依然創作出經典。作為那些從體驗生活到踏實工作,從揣摩角色到積累經驗,通過磨鍊與總結成為老演員老戲骨的影視工作者如今卻淪為了綠葉,配角。他們或曇花一現,點綴陣容。或蜻蜓點水,只為陪襯。在商業運作的大環境中敗下陣來,成為主角的背景板,填充物。而這個現象更加導致了電視劇製作質量的下降,品質的背離。當電視劇製作的生產線成為了炒錢的工具,市場的產品,它的教育意義,精品效益,認可程度就已經大打折扣,也使很多諜戰劇變成了一個粗鄙的笑話,披著華麗的外衣,卻不知所云,不知所謂。而這些也正是廣大諜戰迷之所以鍾愛柳雲龍諜戰劇的原因,不迎合觀眾,走自己的路,用嚴謹的態度和創作熱情對待每一部作品。這才是我們如今真正需要的影視劇製作精神啊!

相比正播的電視劇《秋蟬》,希望不會成為這種商業運作的犧牲品,畢竟大家對這部積壓三年的作品抱以極高的熱情,同時以任嘉倫的演技而言在青年演員中也算出色,之前一直拍攝古裝劇的他希望能在這部年代劇中有出色的表現!而從本劇的整體製作而言還是給了觀眾一定期待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