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的擇偶標準,暴露了和張歆藝的「真實關係」

極新鮮 發佈 2020-05-06T09:25:08+00:00

別人只當張歆藝性格夠「二」才起了這樣的暱稱。在華晨宇這裡,二姐這個稱呼卻包含了額外的感情。張歆藝家離花花家只有7分鐘路程,很方便他去蹭飯。只是花花也並沒有多少時間經常去二姐家,只有在情緒極端低落的時候,才假裝開心的打電話給二姐,想吃點啥啥啥。多年的相處,袁弘和張歆藝基本都能從花花

自開播那天開始,《王牌》就主打懷舊牌,走的是觀眾最上頭的情懷主題。

墨君印象最深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主演重聚,就相當有話題度,畢竟都是當年的大熱劇,隔了這麼多年,這些老朋友再相聚很是難得。

節目主題是很好,但懷舊多了,可能到最後無舊可懷,然後硬拉上一些本就沒啥聯繫的人聚到一起強行煽情。

超女重聚那一次就顯而易見的翻車了。接著就引發了尚雯婕和許飛的手撕「偽情懷」大戰。

但,這次不一樣。

前面熱熱鬧鬧的遊戲比拼環節結束之後,大家來了一個睡衣派對,圍成一圈輕輕鬆鬆的——爆朋友的小秘密。

張歆藝作為華晨宇的「朋友」進入節目,前面環節和其他的朋友組合一樣,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到了睡衣環節後,才感覺到:他們的關係比朋友更加親密

華晨宇把張歆藝叫「二姐」,當然,大家都這樣叫她。

別人只當張歆藝性格夠「二」才起了這樣的暱稱。在華晨宇這裡,二姐這個稱呼卻包含了額外的感情。

張歆藝家離花花家只有7分鐘路程,很方便他去蹭飯。只是花花也並沒有多少時間經常去二姐家,只有在情緒極端低落的時候,才假裝開心的打電話給二姐,想吃點啥啥啥。

多年的相處,袁弘和張歆藝基本都能從花花的語氣中聽出他的情緒:異常的興奮就代表他很不開心。

去了二姐家裡,熱熱鬧鬧吃一頓,煩惱就都自動放逐了,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溫暖包容的氛圍,足以讓花花排解掉不良情緒。

娛樂圈裡的神仙友情並不少,如楊紫和張一山、謝娜和何炅、趙薇和蘇有朋等等,他們都是多年友情,花花對張歆藝一家的依賴,卻已經和親情毫無差別。

這個淵源大概要追溯到《花樣姐姐》的節目中。

花花的靦腆性格,很受姐姐們的呵護,但最終把節目中培養出來的友情維護長久的,只有張歆藝。

這也許和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張歆藝大大咧咧,和袁弘有一個感情穩定的家庭、會做美食、生的寶寶乖巧伶俐,在花花眼中這就是他「嚮往的生活」。

很樸素平凡的煙火日子,對於花花來說卻是童年缺失的一環。

張歆藝在他的人生里,扮演的是一個母親的角色

不要急著反駁我,在這期《王牌對王牌》里,張歆藝所透露出來的細節,無不說明,花花在情感上相當依賴他們。

花花對理想對象的構想,其中有一條是必須喜歡張歆藝,足以說明了:長姐如母。

他對張歆藝的依賴,像不像某男士找女朋友時,要求對方必須接納自己的家人

這種親密關係,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以為張歆藝和華晨宇真的是親戚關係。

花花的原生家庭,是不幸福的。

兩三歲時父母離婚,父親長期不在身邊,只能僱請保姆來照顧他。

但他三番五次的驅趕保姆,認為「她畢竟不是我的親人」。

父愛和母愛的缺失,讓他幾乎是獨自長大,根植在骨子裡的不自信,讓他產生了交流障礙。

在學校他自願坐在最後一排,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與其他人說話。音樂是陪伴他的唯一密友。

原生家庭如同貧瘠的土壤,他在岩縫中掙扎著長大。

儘管後來與原生家庭和解,這些扭曲的根已經很難改變。

張歆藝的出現,填補了他生命里所缺失的親情之愛。

不需要說什麼,他們都懂你。

正如沈騰所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很難再找到知心朋友,尤其在演藝圈,礙於咖位的阻擋,更是難以交心。

華晨宇能夠通過綜藝節目找到真正的知心朋友,甚至發展成親情一般的關係,實在是太難得。

這份感情也就格外讓人動容。

一首歌的故事:他差點真的「離開」這世界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是華晨宇在《2019火星演唱會》上唱的歌。

創作這首歌曲的時候,張歆藝剛生完孩子,還處於哺乳期,華晨宇就有兩三周的時間沒有聯繫她,怕打擾到。

後來張歆藝就給了個電話過來問花花餓不餓,想吃點什麼。接著和老袁一起拎著大閘蟹帶著醋和姜去了他家。

花花家裡裝修風格特別硬,只有一張軟沙發還是單人的,完全不是溫馨居室的類型。

見到夫妻倆,他很興奮的說自己創作了一首歌,他們是第一個聽眾。

袁弘就從歌詞里聽出了問題,偷偷戳二姐:「這歌詞啥意思,不大對勁啊」。

《好像愛這個世界啊》在明面上是華晨宇創作給抑鬱症患者的歌,希望大家理解這個特殊群體。暗地裡,卻是華晨宇情緒崩潰的一個節點

在袁弘的關心詢問下,他承認,自己那天一個人站在陽台上,差點跳了下去。

因為不想打擾到夫妻倆,他就自己硬生生的扛了過來。提到這件事,二姐都忍不住落淚:「特別心疼這個小孩」。

很多人知道這是寫給抑鬱症患者的歌,但有很多網友在聽完演唱會後,懷疑花花曾經有抑鬱症傾向。

如今通過《王牌》透露出他果真有過這樣的情緒低潮。

他沒有畏懼自己的脆弱。通過創作把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不失為一種適合他的開解方式。

身邊有了解他內心的親密朋友,他也願意說出來,這是他對抗精神壓力的另一種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把所有壓力都紓解在創作上,然後對身邊人什麼都不肯說了,這才是真的可怕。

其實之前在這個節目裡,他自己就說過2018年底精神狀態不好,整個人差點出問題的話。

能在節目上輕鬆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脆弱階段,說明他已經從低潮走了出來。

在《王牌》最後的一個回憶片段里,有對比華晨宇起初上節目的那種靦腆和拘束,那時候,他說話都小小聲,笑起來也害羞得低下頭。

在幾個喜劇大咖的帶領下,他逐漸變得開朗,最新一期和賈玲智斗的時候,竟然還罕見的拍桌子大喊:「人還不會成長嗎 」。

無論是不是節目預設的效果,他可是肉眼可見的放開了。

如果說《王牌》曾在懷舊主題上犯了點錯,但至少對於華晨宇來說,是真的幫助到了他,言談間見他情緒低落了,沈騰會適時的逗他笑,賈玲的笑鬧也感染了他的情緒,大張偉肯定他的才華希望堅持自己的風格……

每個人對他的幫助都是真摯的,誰都不忍這個有才華的孩子被自己的情緒淹沒掉。

像花花這樣的人,業內其他人可能會因為惜才而對他溫柔以待。

卻只有張歆藝一家,對他如同自家的弟弟一樣,無關才華只愛惜他本人,無論他的才華多好,他們只在意弟弟快不快樂,最近是不是又沒好好吃飯……

希望將來你的創作靈感是在平靜又喜悅當中出現的,我們一家人永遠都是你的底線

有這樣的一個港灣做後盾,又有什麼波瀾過不去。

雖然很多藝術是在不安中迸發,但關心你的人更願意你平安喜樂,在藝術與健康中找到平衡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