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諜戰劇很多,如果弄一個榜單,《風箏》排第幾名?

極新鮮 發佈 2020-05-06T10:56:27+00:00

#冷絲說諜戰劇#文|冷絲欄目|諜戰劇冷絲一直覺得,好看的諜戰劇確實很多,多年之前,代表作品有《暗算》《潛伏》《黎明之前》,後來有《解密》《偽裝者》《麻雀》,再到後來,有《懸崖》《和平飯店》《天衣無縫》和《天衣無縫》。

#冷絲說諜戰劇#

文|冷絲

欄目|諜戰劇

冷絲一直覺得,好看的諜戰劇確實很多,多年之前,代表作品有《暗算》《潛伏》《黎明之前》,後來有《解密》《偽裝者》《麻雀》,再到後來,有《懸崖》《和平飯店》《天衣無縫》和《天衣無縫》。

但是,很多諜戰劇愛好者堅持認為,如果非要弄一個排行榜,《風箏》無疑要排到第一名的位置,這是為何?

《風箏》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三層人物形象,正面人物有陳國華、錢重文、袁農、陸漢卿、馬小五、冷眉珊等等;反面人物有以戴笠、高占龍、徐百川、田湖、毛人鳳、趙簡之、宮庶等等;兩面人物有鄭耀先、程真兒、曾墨怡、堅冰、韓冰、蔣萬潮、林桃、延娥等等。

這些人物形象極為鮮明並且顯得立體化,不再是傳統模式中的扁平人物,而是更具立體的圓形人物。每個人物不再具有善惡之分,他們都為各的信仰堅守、奮鬥,彰顯著他們職業的崇高,構建出了英雄群像,讓主題和格局顯得更加深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在人物塑造方面為其他諜戰劇提供了可借鑑的範本。

風箏》對於人性的挖掘,超越了以往絕大部分諜戰劇。

該劇沒有迴避諜戰職業信仰與人性之間的矛盾,真實地還原了鄭耀先的一生,從而將故事格局上升到哲學的審視高度,刻畫了一個偉大的人格。《風箏》最觸動觀者的,不是你死我活、刀光劍影的諜報戰,而是這背後真切的人性掙扎,是萬死不辭的信仰力量。

很多觀眾對《風箏》有關鄭耀先的三段愛情感興趣,分別是程真兒(張檬主演)、林桃(李小冉主演)和韓冰(羅海瓊主演),鄭耀先與她們的每次邂逅、每次離別,都演繹出了區別於其他任何諜戰題材作品的獨特風格,將男女情愛與時代變遷、信仰成長的表達融為一體,開創了諜戰劇展現愛情的新模式。

風箏》對人物的塑造,尤其是對英雄人物的塑造,顯得更加複雜立體,每一個人物都擁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七情六慾,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現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該劇審視了人物不同身份之間的相互矛盾,體現出人物的宿命感,展現了更充實深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感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為諜戰劇在商業運作和藝術內涵上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樣本。

近幾年,一些諜戰劇出現過度娛樂化傾向,消解了諜戰劇作為嚴肅題材和精英敘事的應有屬性,致使一部分諜戰劇似乎僅僅成了偶像劇,失去了諜戰劇應有的風格。

目前,觀眾看到比較多的一些諜戰劇,它們大多突出青春化和偶像化色彩,「諜戰」往往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標籤,甚至是一個空殼,而成為其宣傳的噱頭,這些「泛諜戰劇」作品打著諜戰劇的旗號,實則未能深入挖掘題材內涵和對人物內心的窺視與探究,不僅無法使觀眾受到「真善美」的薰陶,還打擊了觀眾對於該題材電視劇的信心。

如果這種片面追求娛樂而忽略劇作質量、追求市場效應而輕視社會效益的做法,得不到有效及時地糾正,諜戰劇必將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不可否認,當下的諜戰劇應力求在消費社會做到價值引領,以家國情懷縫合個體敘事,繼續樹立英雄的形象,堅持對信仰的弘揚。

具體而言,冷絲認為,諜戰劇要堅持驚險美學、家國敘事、悲劇美學的美學傳統,要不斷尋求商業化語境下的類型創新,在保證作品的精英敘事和主題人物的崇高感的基礎上,適當融入平民視角,增添商業元素,又必須警惕作品放棄對思想深度的追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