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山東高速交警城陽大隊 發佈 2020-05-06T11:25:55+00:00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許錫良記得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無論就男性或女性來說,我認為實際上只能劃分為兩類人:有思想的人和沒有思想的人,其所以有這種區別,差不多完全要歸因於教育。」人有許多劃分的方法,這裡將人分為有思想的與無思想的,實在是抓住了人之為人的要害。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許錫良

記得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無論就男性或女性來說,我認為實際上只能劃分為兩類人:有思想的人和沒有思想的人,其所以有這種區別,差不多完全要歸因於教育。

人有許多劃分的方法,這裡將人分為有思想的與無思想的,實在是抓住了人之為人的要害。只是有沒有思想是不是完全歸因於教育,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但是,無論如何,教育肯定是影響思想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

那麼什麼是有思想的人呢?

通俗地說就是「這個人有自己的腦子。」有腦子的說法是比較形象的,其實就是說,一個人面對人生、社會與世界有自己獨到而系統的看法。其世界觀與人生觀的支持系統嚴密而強大。

因此,有思想的人,內心一般都比較強大。一個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支持經系統,就不容易輕易改變。但是,這不會是先天自然就有的,而是要伴隨漫長的人生閱歷,同時像盧梭所說的那樣,要歸因於教育。

好的教育,讓人學會獨立思考,從而變得有思想;壞的教育,給人洗腦,從而變得沒有思想,只會一個傳聲筒,或者鸚鵡學舌,人云亦云。

讓人學會獨立思考的教育,不會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供材料,提供不同的思想觀點,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選擇。弄到最後也沒有一個是標準答案,只要你能夠說出自己的理由,只要你遵循邏輯與事實的原則,那麼怎樣看都是可以的。

有思想的人,就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那個獨特而有靈性的生命。你的感受就是出自你的腦袋與你的獨特感受,怎麼可能讓別人輕易代替?

人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其實很渺小、很脆弱。但是,如果你有了思想,你就會很堅強,很強大,而且會充滿自信。不再會在乎外在的力量給你貼了多少標籤。

只要你內心裡認定了的,即使千萬人,也會發出「吾往矣」的氣概。

因此,一個有思想的人,其實也就是已經覺醒的人。

佛教里稱為已經覺悟的人。覺悟,就是要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生命,來自哪裡,現在如何,將要去哪裡。

康德在其名著《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到過人類理性的三個永久性問題(康德著,鄧曉芒譯,《純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612頁。),他認為這是我們理性興趣集中所在。這三個問題就是:

1、我能夠知道什麼?

2、我應當做什麼?

3、我可以希望什麼?

人一生中,其實也一直在這三個問題中掙扎。一個人活得明白還是糊塗,就要對這三個問題進行審察,然後作出自己的回答。康德說,第一個問題是單純思辨的。第二個問題是單純實踐的。第三個問題,既是實踐的,又是理論的。

一個有思想的人,一定是喜歡與有思想的人打交道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如牛頓所說的那樣:與柏拉圖為伍,與亞里斯多德為伍,更要與真理為伍。這也成為後來哈佛大學的校訓。

人活著只是一張臭皮囊,如果除卻了思想靈魂,其實什麼也不剩下。因此,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區分,就是他們蘊藏在軀體里的思想靈魂。因此真正的朋友,也就是心靈伴侶。

一個人有學問不同於有思想。有學問的人不一定有思想,但是,有思想的人必定是有學問的人。因為思想必定要藉助學問所寄寓與附著。否則,就成為無根之木,無苗之本。

有思想的人,是天賦與教育的共同產物。人們在無限複雜多樣的世界裡,當然可以自由選擇。

這裡又回到一個老問題:是做一個不滿的蘇格拉底還是做一頭滿足的豬更為幸福?有思想的人自然而然會得出他自己的答案。

不過,有一點是必須強調的,人與一般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比一般動物多了一層思維的樂趣,發現與創造,有思想的人總是樂此不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