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特殊的廚房「煤黑子」的礦工班中餐

山西視覺志 發佈 2020-03-13T13:39:26+00:00

山西陽煤集團二礦班中餐隊屬於二礦綜合人力部下設的一個後勤隊組,共有員工73人,他們擔負著全礦每一天八點、四點兩個班,900多份井下礦工班中餐的製作及發放工作。為確保食品衛生安全,保障職工的身心健康,嚴格對井下一線採掘生產工人的班中餐的管理,班中餐隊的員工們通過科學搭配,精心調劑,實施綠色食品工程,為職工提供了健康、豐盛而又免費的班中餐。|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王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杜愛清

飯菜問題最能反映百姓的生活水平,而在煤礦,井下工人班中餐則是反映礦工福利變化的一個重要側面。

為了節省礦工們的時間,員工們提前將飯菜一一打入食盒。

礦工們剛從井下出來,他們戰鬥在艱苦且黑暗的地方,不知疲倦地工作著,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著。

煤礦工人,他們被人們稱為「煤黑子」,臉黑、手黑、衣服黑、工作環境黑,然而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黑煤子」,才讓世界如此光明燦爛。

工人們有時來不及洗漱,先到食堂去打飯。

餐盒裡的飯菜每天都有新花樣,三餐不重樣。

下午4點班的班組工人需要在井下就餐,專門送餐的工人會把裝20多盒飯的飯包送到井下。

「飯菜每天都有新花樣,一日三餐不重樣,專人精心製作,那味道就跟家裡的一樣,讓工人們吃著心裡熱乎乎的!」在班中餐工作間,正在炒菜的李師傅高興地說。

班中餐隊里有時也會依據要求,進行桌餐的烹飪。

廚師班還別出心裁地建立起後廚微信群,並取名為「礦工微廚房」,要求每一道菜餚在裝進礦工飯盒前,必須先將其整個加工過程上傳至「微廚房」,讓廚師班每一位掌勺大廚都能跟蹤監督班中餐加工方法與烹飪廚藝。

「班中餐的味道和家裡做的一模一樣。」採礦技術員小劉在品嘗著香噴噴的班中餐飯菜時,由衷地說道。

說到班中餐的食品安全,班中餐隊劉書記說,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力度,嚴把原料採購、食品儲存、烹飪加工等關口的同時,注重餐廳廚房衛生與食材保鮮工作,從洗菜、切菜、加工、配送每道程序都明確專人負責。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工人吃的放心,吃的安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