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嘴皮子」最利索的人, 雖是亡國之君, 但卻能壽終

湛可愛sun 發佈 2020-05-06T15:18:20+00:00

《晉書》記載:詔曰「昔孟明不替,終顯厥功,豈以一眚而廢才用。其以天錫為散騎常侍、左員外。在雨田看來晉孝武帝這個舉動: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北地那些漢人,主張他們積極反抗前秦,進行一場政治秀。另一方面也是張天賜口才好,會來事這和同樣耽於享樂,沉湎酒色的晉孝武帝臭味相同。晉孝武帝亡國之君的

在亂世的浪潮下,很多人為了在兵荒馬亂中生存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反抗為王,自立山頭的大有人在,當然更多的人也會選擇妥協,苟安於世。妥協也分很多種,運氣的差的沒過幾天就會被猜忌殺掉,如唐後主李煜,有的則是被囚禁,終生不得自由,陳後主陳叔寶和蜀後主劉禪就是此類人物。不過歷史上有一位「嘴皮子」利索的小國國君,雖然也是亡國,但依靠一張嘴,愣是讓他在插科打諢中得以善終。

這位仁兄,就是南北朝時期末代前涼國君——張天賜(聽名字就覺得這位皇帝很傳奇)

說到前涼,其實是在西晉八王之亂後,單獨分離出來的割據政權,在五胡亂華時代,西涼當地士族在張軌(張天賜太爺爺)的帶領下,打敗了入侵的鮮卑人,形成了和前秦對峙的政權,建立了前涼。

前涼地圖

前涼在強盛的時候還甚至成為了「北方士族」的避難地。

張天賜這個人從小就聰明,不過和長大的時候臉皮厚相比,剛開始的時候他也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自己的小名叫獨活(很契合他),字公孫嘏,後來估計是覺得字特立獨行,就改成純嘏,《晉書》記載

天錫字純嘏,駿少子也,小名獨活。初字公純嘏,入朝,人笑其三字,因自改焉

也許是因為打小就聰明,仗著自己的口才很好,經常能「嘴炮」群雄。而且和很多溫室里長大的皇子不用,張天賜經歷了幼年皇位被叔叔奪走,在成年後又被叔叔任命為顧命大臣——輔助自己的侄子張玄靚,面對母弱子幼的新皇,張天賜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取而代之。自立為前涼國王,不過前涼傳到張天錫這一代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前秦王苻堅崛起的時代。面對著東晉和前秦兩座大山。張天賜也是充分發揮了其牆頭草本色。

前涼開國皇帝張軌(張天賜太爺爺)

先降東晉

在他登基不久,首先因為是漢人的關係,他向「東晉」投降,被晉孝武帝封為「涼州刺史」。《晉書》記載

「(晉簡文皇帝)以天錫為大將軍、大都督、督隴右關中諸軍事、護羌校尉、涼州刺史、西平公。」

不過張天賜這雖然聰明,但卻是出了名的懶,經常不管理前涼的國政,頹廢政事。

他的這個舉動讓很多大臣都看不下去了,盪難將軍索商上疏極諫,卻被口齒伶俐的張天賜巧舌如簧地反駁說道「你們都說我在這裡享樂,卻不知道我這是在修煉為君之道,你看我在把玩花草的時候,就想到你們大臣工作這麼辛苦,還有看到這些竹子,我就想到為國效力的那些有氣節的將軍們。所以正好你過來了,你們以後在工作中要多向我靠攏,多聽、多看和多想」

他編排出一套冠冕堂皇理論,愣是讓很多大臣無話可說。

前涼都城涼州

後降前秦

雖然自己昏庸,但是祖上留下的家業也不小,在其執政期間,面對著羌廉岐的叛亂和前秦大將李儼,張天賜御駕親征擊敗兩人。但是當前秦大臣王猛率兵前來支援後,張天賜很快敗下陣來,很快就敗下陣來。《晉書》記載

「時苻堅強盛,每攻之,兵毋寧歲。天賜甚懼……天錫所居安昌門及平章殿無故而崩,旬日而國亡。即位凡十三年。」

一共持續了七十六年的前涼就在張天賜手上丟了,但作為亡國之君的張天錫,卻憑藉著自己的額伶牙俐齒在被苻堅封為了「尚書,封歸義侯」,居然在前秦政權裡面混得優哉游哉,這除了苻堅為了安撫前涼的抵抗意志之外,更多的是這位仁兄太能吹了,把苻堅的說服了,不僅給他封侯,甚至原來原先的涼州兵馬也讓他保留了部分下來,擁有自主權。

這種待遇哪是一個亡國之君,這待遇和割據一方的諸侯也沒什麼差別。

前秦皇帝苻堅

再降東晉

當然了投降的時候苻堅給予他權利,相應的他也要履行和前秦共進退的義務。到了太元八年(383年),前秦攻打東晉,苻堅被派到征南大將軍苻融身邊擔任為征南司馬。雙方在淝水進行大戰,面對著八萬北府軍,前秦兵大敗於淝水。而隨軍遠征的張天錫逃到東晉。按理說他是晉臣,投降了前秦,現在又被抓回來了,應該會被重罰才是,但是口才了得的他,將自己如何被「苻堅」脅迫,如何英勇抵抗「前秦」大說一通,真真假假之言,居然說服了還算是明君的晉孝武帝司馬曜。

淝水之戰

不僅沒有追究他的罪名,反而還封他為官。《晉書》記載:

詔曰「昔孟明不替,終顯厥功,豈以一眚而廢才用。其以天錫為散騎常侍、左員外。

在雨田看來晉孝武帝這個舉動:

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北地那些漢人,主張他們積極反抗前秦,進行一場政治秀(這一點從他追封張天賜祖先張軌為太尉就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也是張天賜口才好,會來事這和同樣耽於享樂,沉湎酒色的晉孝武帝臭味相同。

晉孝武帝

亡國之君的他反而受到寬恕,這讓東晉很多官員都很是眼紅和嘲笑,這些人經常在晉孝武帝前面參張天賜的折。這其中就包括了手握實權的琅琊王司馬道子。一次,司馬道子故意跑到張天賜旁邊問他「你們西涼產啥東西」,意在嘲諷張天賜是鄉巴佬,但張天賜是幹什麼的?靠嘴吃飯於亂世之中的「著名嘴炮」,於是張天賜就說「桑葚甜甘,鴟鴞革響,乳酪養性,人無妒心」就是說我們那邊的又好吃的桑葚和奶酪,大家吃好喝好,都是沒有嫉妒心理。張天賜藉此來嘲諷司馬道子的酸,這把司馬道子氣得直跳腳,但是張天賜畢竟是一個降臣,和皇帝的弟弟、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司馬道子抬槓下場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司馬道子的兒子也經常找機會起弄他。

司馬道子劇照

臉皮厚的張天賜任憑他們的戲弄,就是不動如山,該吃吃該喝喝!無事一身輕,到了晚年大將恆溫甚至來招攬他讓他做涼州刺史。

不過就在他即將赴任的時候病死,這也算是善終。

結語

縱觀張天賜的一生,在前涼、前秦和東晉幾個政權中,能活得逍遙自在,明面上是他嘴巴了得能說,實際上卻是也是一種政治智慧,和劉禪一樣都是勢弱求生存。但劉禪卻沒有他的嘴皮子可以左右逢源,最終也是鬱鬱而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