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五代機的真正能力,隱身只是一部分,高度自動化解放飛行員

馮善智觀察 發佈 2020-03-04T07:31:57+00:00

這是未來兩個大趨勢決定的:首先飛機無人化是未來趨勢,現在無人機已經具備對地偵察和對地攻擊的能力,未來具備空戰能力是必然的,這些自動功能其實就是在為以後的無人戰鬥機準備;最後,如果無人戰鬥機進入高度智能化時代,也需要有人戰鬥機指揮。

對於蘇57的飛行員來說,他們不再是傳統意義的飛行員。因為蘇57的幾項高度自動化功能,讓飛行員擺脫了常規模式,不用去想飛機如何飛,而是需要思考飛機如何作戰。

那麼這解放了飛行員雙手和大腦的自動系統是什麼呢?

一、自動空戰功能

根據權威部門的實際測算,五代戰機對決很少會出現超視距擊殺。由於大家互相看不見,一般都處於20公里的自衛射程才會進行短兵相接。

如果大家在操作上出現些失誤或延誤,那麼憑藉著戰機的高速很容易就進入機炮的射程之內。所以機炮反而成為了五代機的重要配置。

蘇57戰機的機炮便裝備了自動空戰功能,當雙方處於「白刃相見」的時候,飛行員只需要將機炮的瞄準鏡套准對手就可以了,至於怎麼飛完全由飛機的「自動空戰」系統操作。

目前,蘇57官方對「自動空戰」系統只是進行了簡介,沒有具體參數和系統說明,所以只能淺嘗輒止。

二、自動飛行分析系統

「自動飛行」與特斯拉電動轎車上的「自動駕駛」是兩個概念,有人戰機的「自動飛行」更多的是問題應急處理。

這套系統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著名的「黑匣子」;一個是將飛機上的飛行參數與航電設備信息,回傳給地面控制站的資料整理系統。

「黑匣子」的作用更多為「後知後覺」,只有飛機失事後人們才會第一時間想起它並找到它。它裡面存儲著飛機出事前所有的性能參數和通話記錄,這為工程師提供了資料參考,可以避免以後有其他飛機於相同問題上再出事故。

可「黑匣子」畢竟是飛機發生事故後才能體現價值,那麼有沒有即時解決問題的方法呢?這便是五代戰機的「自動飛行」系統。

它的工作流程是在將飛機所有數據存儲到「黑匣子」的同時,還會通過網絡同步傳送給地面控制塔台。這樣飛機或飛行員一旦發生狀況,地面控制站可以即時發現問題,為飛行員提供操作建議,規划行動路線等。

如果飛行員無法操作飛機,地面控制站還能夠遠程介入,操作飛機進行緊急降落,避免發生機毀人亡的事故。

當然,這種傳輸不是單向的。地面控制站也可以通過這套系統隨時查看飛機的狀況和航電系統,這樣避免了飛機出現故障時飛行員來不及報告甚至都沒有發覺故障的情況。

這套叫「Karat」的資料分析記錄系統已經衍生出多個型號,並在米格、蘇霍伊、雅克、圖波列夫生產的飛機上進行了廣泛安裝。尤其從2016年到現在,俄羅斯發生了多架航母艦載機墜毀的事件。因此海軍艦載機上還專門擴展了一項彈射座椅附件,這是其他空軍戰機所不具備的。

不過目前俄羅斯的自動飛行分析系統已經發展到了「AIST30」,新一代系統擁有兩個子系統,除了地面控制塔台可以給予飛行員操作建議之外;飛機自己也有了「思考」的能力,和給予飛行員操作建議的權力。

三、自動著陸功能

1996年,俄羅斯的格洛莫夫試飛院研發了「衛星—無線電導航系統」,這是一種以衛星、無線電兩種不同方式共同進行精準定位的系統。

這套系統最初是為了滿足空中加油需求研發的,戰鬥機依靠這套系統可以在大空域範圍內搜索加油機,並且在加油時精準定位。系統要求相對誤差在2米之內,速度誤差不能超過每秒0.01米。

經過不斷的改進,這套系統升級到相對誤差在0.7到0.5米之間,速度誤差在每秒鐘0.07米以下。這樣的精度完全擁有自動著陸的資格。

這套系統是否應用到蘇57身上,俄羅斯人並沒有明確說明。最佳的佐證有兩點:一則是美、德聯合研製的X31。這款驗證機開發出了自動著陸功能,工作原理與俄羅斯的自動加油系統完全一致。而且X31的精度要求是「厘米級」,遠低於「衛星—無線電導航系統」的參數。

另一則是在2007年的莫斯科航展上,梁贊儀器廠展示過一套名為「著陸衛星系統」的相對定位系統。以俄羅斯的做事風格來說,有技術有系統沒有理由不安裝到蘇57的身上。

四、最後的最後

在短兵相接的時候飛機自動飛行、出現問題的時候飛機自動協助、在返航時候飛機自動降落。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事情飛機自己都做了,要飛行員幹嘛呢?

這是未來兩個大趨勢決定的:首先飛機無人化是未來趨勢,現在無人機已經具備對地偵察和對地攻擊的能力,未來具備空戰能力是必然的,這些自動功能其實就是在為以後的無人戰鬥機準備;

最後,如果無人戰鬥機進入高度智能化時代,也需要有人戰鬥機指揮。因為戰場瞬息萬變,有些臨戰對策都是神來之筆,單純依靠電腦程式是行不通的。那麼飛行員就成為了編隊指揮官,他的主要時間要考慮指揮作戰,那麼繁瑣的操作就可以交給飛機自己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