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環腰」之地,一個長期主義者的「街區風水學」

豹哥壹樓 發佈 2020-05-22T09:19:46+00:00

文|豹子哥風水我沒有什麼研究。不過我覺得,它的街區設計會有給武漢人帶來驚喜和意外的一天。所以每到一個新的節點,我都會問他們「下一步會怎麼走」。整體規劃沒打開之前,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

文|豹子哥


風水我沒有什麼研究。不過我覺得,它的街區設計會有給武漢人帶來驚喜和意外的一天。


所以每到一個新的節點,我都會問他們「下一步會怎麼走」。

整體規劃沒打開之前,這顯然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



4月底,武漢市規劃局公示了「武漢漢江新世紀投資有限公司漢江村城中村K3地塊及擴大地塊的規劃方案」。

是時候公布答案了。


這塊地最早為「漢江新世紀」手上的漢江村改造地塊。

2016年初,武漢萬科以45億元收購新世紀,開始對項目全面優化並操盤,更名為萬科新世紀翡翠濱江


K3地塊,就是翡翠濱江的三期。

當我看到它的項目排布和設計全景圖,並和萬科的人聊到它的時候,我找到了那種意料之中的意外


在房圈裡時間長了,天天都能聽到尊重土地、讀懂城市之類的豪言,有些最後淪為一句善意的口號。


萬科這個作品沒有就事論事,而是確有思考。



01.


從龍王廟江段匯入長江之前,漢江在上游8公里處拐了一個彎。

漢陽一側的地塊在此北向凸起,歷年持續沖刷,給了漢陽一大片難得的城市濕地。


濕地一側的知音橋(江漢二橋),是武漢二環線過江漢的要道。

濕地另一側,江漢七橋在建。

雙橋之下就是完整的濕地。即修建中的漢水公園。


這裡坐擁通連全城的陸路快速交通網。



不論是經琴台大道/漢陽大道往東、經長江大橋後直達武昌腹地,還是通過二環線過知音橋後西向進入古田,或東向插入航空路、CBD等鬧市,都能做到便捷可達。

向南、向西的道路也多是龍陽大道等城市級幹道,可快速接入其它環線。

可以說,城市腹地十餘個主要繁華區,和這裡都能互相接駁。


項目所在的二環線漢陽橋頭堡地段,不論是交通還是未來的商業、人氣布局,都有門戶級潛質。


聽起來相當不錯。

不過,當年萬科進場時,很多同行的第一反應是,要讓這裡變得「很萬科」,難度相當大。

因為用樓盤開發前慣用的價值點對標,這地方的先天條件不算上佳。


1、看了琴台大道在項目周邊的城市品相,客戶容易產生抗性。

2、地鐵也有點尷尬,離王家灣站、玉龍路站直線距離都有約1.1千米。


起到這樣一手牌,相信多數開發商破題的方式,應該是接地氣、做性價比,中規中矩地賣出去。

以萬科的品牌溢價,肯定能賺錢。

但也就僅此而已。


萬科當然不想做那種「多數」。

它從一開始就看到了這裡的價值,而且沒給自己留下搖擺的可能。


02.


他們去了二子玉川。


東京最年輕的街區之一。

位於日本東京世田谷地區。但在旅遊地圖上並不常見。


它的出名主要不是因為旅遊,而是宜居。

在東京「2019年家族最想居住的街區排行榜「中,它位列第三。「一個很適合育兒,有自然和河流,面向家庭的設施豐富又很有時尚感的地方」。


流經都市的河流邊上保有大片的公園綠地。秋日的午後,大家坐在草地上聊天;早晚還能欣賞到美麗的日出日落。


不遠處,就是繁盛的都市場景。片區住戶中,有兒童的年輕家庭占比較高。主婦們喜歡在那些與河川相鄰的商業街區坐下,購物親子一條龍。




日本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比我們早。


二子玉川曾是一個采沙場。1982年,東京開始計劃實施二子玉川RISE綜合開發項目,在這個看起來很LOW的地方,融合公園、商業、住宅、寫字樓等功能

現代與傳統和諧,繁華與恬靜同在。


翡翠濱江與二子玉川所在的板塊,實在太神似了。有些方面前者甚至占優。


除了陸路交通條件相似,就連地貌和城市區位也相仿。




翡翠濱江北側與漢江之間,是武漢二環唯一的大面積濱江濕地,據守漢江最美一公里。

武漢已將其規劃為60萬方的城市濕地公園(已建成約10萬方),比中山公園、解放公園都大。




二子玉川和翡翠濱江都處在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城市起步時板塊的人居價值被忽視,都面臨舊城「翻新」的課題


周邊現有開發密度相對較小,外部環境有可塑性。且適合規模開發。


設計團隊最終從二子玉川找到了靈感和模本,進而形成了自己的規劃思路:


1、打通翡翠濱江住區、商業與自然濕地及公園的邊界,營造出生態區域裡獨特的城市美,並讓其與城市各板塊便利、友好對接。


2、用豐富的交通流線特別是步行系統,串起各板塊的體驗式商業街區。讓這裡成為市民「最想逛的住區、最想住的街區」。


03.


後面的各種細節和過往,就是按這個走向。


如果拿這一片區的地貌做「範本」,從一開始的整體規划上來看就很符合萬科的喜好:


邊界模糊後空間便關聯起來了,並整體更有功能性和張力。

除了建築/景觀等常規維度,思考務必延伸到片區、進而延伸到城市。


他們找來了國際三大巨頭之一----RTKL商業設計顧問公司


設計方實地調研後提出,社區商業不需要太過龐大的體量,但要懂得如何與居民共生共榮。


設計團隊的眼光沒有僅限於這個百萬方項目的住戶和商戶。而是考慮了半徑1公里範圍內恆富苑等數十個老社區10多萬潛在客群需求,以及周邊眾多中小學校的親子教育及娛樂需求釋放。




萬科覺得,只要能把這些區域潛力引導並激發出來,既可以自成一體形成「人-社區-商業」的良性生態,進而提升片區和城市的影響。


翡翠濱江的商業,最終要比周邊「盒子」似的綜合性購物中心親切便利,也要比那些臨街老舊街鋪時尚舒適。


無論是商業建築形態,還是業態服務功能都能夠與城市其他區域形成錯位互補。

從而給市民提供不同的選項。


實現的方式,萬科和二子玉川一樣,都用了類似魚類「洄遊」的內外動線邏輯。

注入的第一個元素就是便利曲折的天橋或連廊


從K2地塊開始,每一層街區都有連廊連結,一直連通至建築體量比K1+K2更大的K3板塊。

互相孤立的個體,因為這個天橋有機串聯。所有的單體樓宇不再孤立。


用戶肉眼可以感知的第一個變化是:

社區內外,到處都不單調。除了便利通達,還很有層次感。


地面架空層、連廊內、商業體外側,因為純人行的交通動線,讓整體的步行場景有了更多可能。


這都是規劃給到居住氛圍的力量

「玉帶環腰」是老天所賜,「街區風水」是自己營造的。



04.


從三期開始我們才能完整地看到,整個建築排布因為萬科規劃邏輯的注入,活了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三期的規劃公示後,萬科才願意對外講,它為了強調住戶與周圍的互動,會在翡翠濱江的建築空間注入大量交互式元素。


其實,在已呈現的K2地塊就有了規模實踐,只不過更多在社區內部可感。

比如,利用架空層形成的社區慢道體系,對空間功能多樣性的構思其實是一體的。


核心規劃都不是房子,而是人的便利和需要。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是全面而深刻的。

其中之一是,居民對社區商業的依賴和認可度會提升,社區商業會被他們作為除家裡、住宅公區之外的「第三客廳」。消費黏性會越來越強。


社區商業的價值一定會由此得到拔高。




這不是全部。

萬科翡翠濱江獨攬漢江一公里。前面說過,上天賜給漢陽那900畝城市濕地,在日益注重城市生態多樣性的時代,不會永遠是現在這個樣子。就像二子玉川不可能永遠是個采沙場一樣。


所以,萬科在教育配套、景觀融入感、建築朝向、交通連接上,都打了一些提前量。

如果萬科只是站在賣完房子就OK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麼隨著未來周邊的規劃兌現,如道路、濕地公園日益完善,承接起來的便利性和時效性都會差很多。有的甚至很難實現。


位於大型濕地邊上的情境式商業街區,在繁榮和自然之間嵌入了便利的通達接口後,未來住戶在這裡最大的體驗可能是,比他們印象中的同類片區要「豐富」太多。


萬科的底氣在於,很多開發商沒做過的東西,在它的體系內都有應用範本。只是因為它有習慣性創新,你看到的都是在地化的解決方案。


05.


這就是萬科希望給我們的意外。

在一個乍看起來普通的建築群落,用自己的思考,完成對城市功能的提升。


翡翠濱江約25萬方商辦樓宇、約68萬方住宅,在這片濕地旁邊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活片場。

場景和道具給了你,你是未來生活的導演。


你一定想問,這些「生活樣本」未來真會全部落地麼?

和你說一個聽起來很虛的詞,叫萬科精神


十多年前,萬科輸出過情景TOWNHOUSE、輸出過紅郡。

行內不僅第一次看到了南加州風格、看到了花園洋房,也看到了什麼叫對外開放,對內寧靜優雅的社區構架。

後來萬科輸出第五園,又是新中式產品的探路者。




順著這種思路去想,邏輯很容易通。

一間房子本身難以有持久的記憶度。無外乎戶型、裝修、外立面等,在時間的沖刷下,留下的行業記憶其實不多。


房地產開發能留下什麼?

是標誌性的產品,是能夠一點點影響行業未來的思考和實踐。


這些產品不一定都勁爆和顛覆,有時甚至只是微創新,但只要讓它在體系內高頻地發生,每處項目都會有它的綻放。


就像翡翠濱江、二子玉川這類地方,首先要有人發現它的價值底色

然後,再用時間一步步去實現。


06.【後記】


時常碰到剛需和剛改同學詢問。

說手上已有七八處目標備選,感覺各有千秋,很糾結。


我的答案往往是,你選不了項目的話,就選房企,選那些「長期主義者」的產品。


長期主義者的魅力大概就在於,時間的流逝會讓一些事顯出它的意義。

僅他們的內部自驅力,就決定了必然全力以赴,而且輸出非常穩定。


在市面上,我們常常能聽到很多聲音,但卻極少有聽到吐槽萬科這不好那不好。

這就是長期主義的效應。


期待翡翠濱江這個大盤,一步步成為典型的「萬科造」


/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