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年,除了迷霧就是迷茫!

柴狗夫斯基 發佈 2020-05-06T20:16:56+00:00

下一個十年,小米仍然在艱難前行。END主筆| 小陸編輯 | 四少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大家好,我是柴妹。

前幾天的4月6日,是小米十周年的生日。

雷軍準時發微博慶祝,並和曾經的小夥伴們一起重走了小米的創業路。

從中關村的銀谷大廈,到望京的卷石天地,再到清河的五彩城,最後回到小米科技園。

這一路走來,是小米的十年、是雷軍的十年、也是網際網路的十年。

1

十年前的4月6日,十三個半大不小的男人,在中關村的銀谷大廈,一人幹了碗小米粥,便開始踏上創業之路。

那時候的他們,沒有硬體研發,也沒有製造經驗,卻相約要做出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

當時恰逢功能機時代往智能機時代過渡,眾多廠商紛紛瞅准機會,在智慧型手機的賽道上並駕齊驅。

國際上有蘋果、三星等大牌,國內有聯想、酷派、魅族、中興等。

在這種大環境下,雖然他們的口號就跟柴妹要當太空人一樣不可思議...

但還是有人投資了他們十萬塊,給了他們創業的希望。

公司開門那天,投資人還派了一個代表去觀禮,不過,也就只有這一個來賓。

那時候,沒有人會想到,這裡未來能走出一家形態前所未見的公司。

2

說起雷軍創建小米的初期,就不得不提雷軍和黃章那數十年都過不去的翻臉恩怨。

在決定另起爐灶進軍智慧型手機行業之前,雷軍剛離開金山,以投資人的身份先後投資了多家企業,小有名氣。

恰逢當時國內手機企業中,魅族正風頭無兩,是被公認最有實力與蘋果對戰的手機企業。

所以雷軍通過人脈找到魅族的創始人黃章,希望以投資人的身份出任魅族的董事長,並投30%的股份。


為了促進合作,雷軍還特意拉攏了時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的林斌一起跳槽到魅族,讓黃章出示5%的股份來留下林斌。

對此,黃章猶豫多時,等到他終於決定讓雷軍入股時,雷軍已經打算自己做一家軟體公司。

那段時間雷軍經常出入魅族總部,與黃章喝可樂,共同探討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

倆人的感情好到什麼程度呢?

雷軍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對魅族和黃章的欣賞,稱其為真正用心做手機的人;而黃章也對雷軍傾心相待,最新魅族手機的設計圖與手稿都拿出來和雷軍探討。

直到2010年,黃章得知雷軍要創業的公司居然是做手機的,覺得雷軍騙了他,倆人徹底鬧翻。

時隔多年,黃章與雷軍究竟誰騙了誰、誰教了誰,或許連本人都記不太清了,而我們自然也窺不見事實真相,無權對此發表結論。

但雷軍對手機行業的勢在必得,卻很明顯。

小米在成立之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造手機,而是MIUI系統,同年八月,MIUI系統第一次內測,那時候負責開發系統的工作組已經達到了100餘人。

可見雷軍對手機承載的系統有多重視。

MIUI系統成功了,但手機方面卻走得並不順利。

小米聯合創始人周光平對此就深有感觸,很多年後提及此事還感慨稱「當初找供應商時處處碰壁」。

儘管大家基本上都認識,但只要涉及到合作,「他們就會很熱情的把你迎進門,然後繞著彎子請你走」。

3

但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止小米的崛起。

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798藝術區,小米舉辦了首場發布會。

當雷軍穿著那身標誌性的黑色T恤走上台去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沸騰了。

人們總說,雷軍結束了中國的山寨機時代,這一點的確是毋庸置疑。

2010年前後,由於研發成本等問題,所有的手機企業都是由高端機起家,市面上的手機不是四千就是三千。

這個價格在現在看來似乎沒什麼,但在十年前,卻讓有換機需求的人望而卻步。

也因此,在那個年代,山寨機發展的非常迅猛。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小米的出世,作為國內首款雙核1.5G的手機,小米1卻只賣1999元,當雷軍站在發布會台上公布價格後,現場的掌聲久久不息。

這一場發布會,成功的為小米打開了手機市場,成為當時市面上最具性價比的手機,沒有之一。

小米1第一輪開售,十萬台手機在三小時內被一搶而空,從這就能看出,當年小米的第一戰,贏得很是漂亮。

做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小米創立之初的口號,似乎已經實現。

在小米憑藉性價比強勢殺入手機行業之時,依靠模仿起家的諸多山寨手機也逐漸沒了身影。

畢竟,有了小米這種好用又便宜的智能機,誰腦子有坑還去買山寨機呢?

隨後,小米在三年里高速發展,每年八月都要發布旗艦機。

從2012年的712萬台出貨量,到2014年的6112萬台,小米成為國內出貨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在2013年的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對小米的未來信心滿滿,甚至毫不猶豫的和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定下一個10億賭約,賭五年後小米的盈利收入能否超過格力

無數人期待著五年後賭約結果出現的那一刻。

4

可是隨著小米逐漸發展,雷軍開始意識到自家手機的勢頭開始疲軟。

2015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

上市當天,股價破發,此後更是「跌跌不休」。

看著不斷下跌的股價,雷軍曾坦言「心都碎了」。

但這還只是小米盛極必衰後的開始。

同年,小米新發布的手機沒有達到預期的8000萬部出貨量,據小米招股書透露,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不到6655萬台,慘澹離場。


2016年,小米遭遇供應鏈困境,全年銷量大跌,從中國市場的第一,猛然跌到了第五。

此後,在OPPO、vivo等手機廠商無孔不入的攻勢下,小米的市場份額與出貨量紛紛下滑。

嚇得雷軍趕緊回公司主持大局。

但此時,即使千百個雷軍出現,也無法立刻將小米拯救於水火。

商業,從來都是要賺錢的,大部分行業,一昧講性價比,只會導致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這樣就會無法擴大生產。

蘋果與小米的毛利率對比,就可以窺見一二。

此時此刻,意識到困境的雷軍,腦海里萌生了兩個念頭。

一個是走高端機路線,另一個,就是打造「小米生態鏈」。

5

雷軍的目標,是投資100家生態企業,形成以小米公司為核心的「小米生態」。

而前期因為性價比一戰成名的品牌號召力,就是雷軍建立「生態鏈」最重要的本錢。

比起單獨的智慧型手機業務,「生態鏈」無疑會將小米積累的品牌價值在多個領域釋放並擴大,並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

截至2016年底,小米投資了77家生態鏈企業,其中有四家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

2016年,小米生態鏈的總銷售額達到150億。

雷軍簡直就是深諳世人心理的專家,他清楚的知道,那些叫嚷著便宜沒好貨的人,並不是不喜歡便宜的產品,而是不喜歡便宜的爛產品。

所以小米的產品從外觀到內在,都信奉著極簡主義,去掉一切可有可無的功能,實現成本最低。

那時候無論是小米,還是小米生態鏈,從頭到尾都貫徹著三個字——性價比。

為此,原本只在線上出售的小米,特意把原本只作為售後服務店的小米之家轉為線下的零售體驗店。

以低毛利的硬體產品獲得用戶和流量,再以生態鏈的產品利潤來補貼,小米一度成為明星企業,風光無限。

從建立生態鏈開始,雷軍就不再把手機業務當成小米的重中之重,每逢人問起,都自詡小米為一家以手機、智能硬體和IOT平台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

只是在眾人看來,這更像是雷軍的「掩耳盜鈴」。

小米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底,小米來自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37.15億元、487.64億元和805.6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0.40%、71.26%和70.28%。

而來自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業務只占總收入的4.85%、9.55%以及8.63%。

這偌大的差距,大概除了雷軍,沒人會認同小米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

從手機達到天花板後,各種轟轟烈烈的生態概念造勢,以及不惜承擔更高風險的資金鍊代價,換取市場擴張,以提高企業估值,讓小米看起來不像一個悶聲發大財的商人,反而像一個急於套現的小販。

並且小米在網際網路和IOT方面的增速在其後幾年並沒有證明自己。

2018年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的收入為人民幣438億元,同比增長87%。

2019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收入621億元同比只增長了42%。

2018年,網際網路服務分部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61.2%。

2019年,網際網路服務分部收入198億元,同比增長24.4%。

對於一向依賴增長維持估值的小米而言,手機、網際網路和LOT三方面的增速全部下降無疑是為自己敲響了警鐘。

就在這時,雷軍想到了曾經的紅米生產線,在2019年,他決定將小米和紅米徹底分開,紅米繼續占據千元機市場,而小米則正式衝擊高端機。

6

另一方面,雷軍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停的投資企業,打造自己的小米生態鏈。

柴妹不知道小米內部對生態鏈企業的標準是什麼,只是從這些年不斷曝出的「抄襲風波」來看,似乎並沒有很嚴格。

2016年,小米藍牙音箱被人公開質疑,稱其抄襲了Jawbone Mini Jambox音箱的設計。

2017年,小米生態鏈旗下的雲米家電相繼推出了冰箱、油煙機等家電,但冰箱卻與海爾的冰箱非常相似,而油煙機等又與方太旗下的產品「撞衫」。

2018年,雲米科技再次因為洗碗機侵權而被有關部門調查;

除此之外,小米筆記本、小米電飯煲、小米檯燈等數不勝數的產品統統被曝抄襲。

雖然小米生態鏈並不等於小米,但同為頂著小米名號銷售的產品,產生任何問題,都會對小米的口碑造成巨大的傷害。

再則,身為小米生態鏈中的一員,如果小米不能對生態鏈企業嚴格把控,那麼就可以看看樂視生態的下場了。

在小米生態鏈陷入風雨飄搖、小米手機苦尋高端市場突破口而不得的時候,雷軍與董明珠的十億賭約也到了揭曉結果的時候。

2019年,隨著小米2018年年報的揭曉,小米營收不敵格力,雷軍輸了。


7

時過境遷。

當人們不再一昧追求便宜低廉的產品,喊著高消費口號的時候,小米的危機就已然來臨。

如今國內的四大手機:華為、OPPO、vivo、小米,除了小米,其他三家的主體手機全是走的高端路線。

而只有小米,始終無法逃脫性價比的魔咒,真乃成也蕭何敗蕭何的典型。

再則,隨著人們開始關注手機除了價格之外的東西,小米為了壓縮成本的硬體就成了相悖之處。

想要更好的硬體,就要提高成本,當然,雷軍對此肯定是非常願意,但奈何消費者不買帳。

當一個小米手機提高成本,那麼價格就會上漲,大家只會拿著這些錢去買其他手機,而不會繼續選擇小米。

很現實,所以小米很無奈。

小米身為世界500強裡面最年輕的企業,無疑是成功的,但不可否認,小米的爭議也是巨大的。

畢竟短期中偶然發作的問題可能是戰略錯誤導致,但長期無法扭轉的問題,需要調整的就是雷軍和公司自己了。

雷軍一直想做中國的賈伯斯,但他再怎麼都只能讓人戲謔的稱為「雷布斯」。

從前雷軍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而現在,卻變成了「感動人心,價格厚道」,這背後雷布斯的無奈,一言難盡。

小米這些年來,曾一路高歌猛進、也曾跌入谷底、曾陷入過「抄襲魅族」、「抄襲蘋果」的風波中、也曾無數次被詬病「沒有核心技術」。

柴妹無意中看到過某網友對小米的評價,這大概就是小米十年來,唯一留給大家的印象了。

讓人明白的說出小米到底是做什麼的,是做手機的、還是網際網路?是投資的、還是做物聯網的?

沒人能說得出來,最後只能說一句,這是小米模式,而這恰恰給了資本家一種不確定性。

小米這些年來不停的講要做高端機,但做來做去,最後還是逃脫不了性價比。

下一個十年,小米仍然在艱難前行。

END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公眾號: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