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為何會被教科書移除,取消「民族英雄」稱號?您怎麼看

楓葉灑錢江 發佈 2020-02-03T15:16:58+00:00

但是隨著岳飛勞苦功高,功高震主,君臣之間開始生出嫌隙,同時君王旁邊還有奸臣進行污衊,再者岳飛一直一力主張北伐,收復失地,但是皇帝一直想著議和,最終使得岳飛的十年努力一夕之間白費。

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可以稱得上是最有名的忠貞將領之一。他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但是因為奸臣的陷害,最終的被皇帝殺害。

岳飛因為武藝高強,於是在朝廷在河北召集士兵抵禦遼兵時,報名從軍,在軍中表現出色。後來又因為父親病逝,幾度進出軍營。

等到金滅遼,大舉進攻,侵犯宋朝的領土,而宋徽宗的兒子經過他的禪位,登上皇位成為了宋欽宗,宋欽宗割地換取了短暫的和平,向金求和,並且貢獻了大量的金銀。

在親眼見證了金人的燒殺搶掠之後,岳飛再次萌生了投軍的念頭,但是又放心不下家中年邁的母親和弱質的妻子,因此猶豫不決,而岳飛的母親是一位堅強的女子,她在岳飛的背上刻上了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岳飛忍痛告別了母親,前往戰場抗金。

岳飛第三次投軍,這次的他展露頭角,在抗金中開始展現出他的才能,但是這些並不能阻止金軍的擄掠。

在靖康二年四月,金軍終於從汴梁撤軍了,但是他們帶走了宋徽宗、宋欽宗和其他重要大臣以及大批的金銀珠寶,這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變。

在這樣的動亂之後,康王趙構登位,史稱宋高宗,為了避金人的鋒芒,於是宋高宗決定南遷。

當時還是一員小將的岳飛上書,竭力地勸告宋高宗,應該趁著現在金人懈怠的時候出兵,這樣才能奪回自己的土地。但是岳飛的建議被打回來,並且恥笑他異想天開,撤銷了他的職務。

但是岳飛並沒有放棄,他渡河北上,來到抗金前線,並且找到當時接納各種抗金人士的將領張所。張所十分賞識岳飛,於是他在這裡得到了重用。

但是好景不長,很快因為宋高宗和一派的大臣是支持和金人議和的,因此抗金的張所被貶到了嶺南,在途中不幸過世,而支持抗金丞相李綱被罷免,於是抗金團隊再次土崩瓦解。

岳飛這次投奔了東京開封府留守的宗澤將軍,第三次加入抗金隊伍,同樣他也得到了宗澤將軍的信任,宗澤將軍也常常指點他的作戰方案。

建炎二年,宗澤決定北伐,但是他向皇帝遞了二十四道奏摺,但是卻都沒有被採納。當時年邁的宗澤將軍因為又氣又恨,引發了舊疾,於是在連喊三聲「過河!過河!過河!」之後才遺憾離世。

這一年的八月,金人再次南下,但是被岳飛打敗。但是後來留守的將領杜充是一個沒有什麼本領的人,並且喜歡排除異己,因此針對岳飛。

岳飛在被杜充派出開封之後,金人再次入侵南方,宋高宗在聽說金人打敗了現在安徽地區的長天軍之後,再次倉皇逃竄,南下來到杭州。

而杜充也決定南撤,雖然此時回來的岳飛極力地勸告杜充,但是他並沒有聽取岳飛的意見,最終放棄的開封。

因為杜充的不作為,於是岳飛約定不再跟隨他,自己獨自領軍轉戰敵後方,沿途不斷收入抗金義士,逐漸形成了岳家軍,並且在靖康之戰中,取得了岳家軍的首次勝利,最終奪回了建康。

此後岳飛不斷果斷出兵,最終收復了六個郡縣,這是南宋第一次收復如此大的失地,因此震驚了朝野。在洞庭湖地區,岳飛不斷招降義軍同時也攻打山寨,最終全部人都歸順了岳飛,為南宋增添了許多兵力,並且岳飛在兩次北伐中也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隨著岳飛勞苦功高,功高震主,君臣之間開始生出嫌隙,同時君王旁邊還有奸臣進行污衊,再者岳飛一直一力主張北伐,收復失地,但是皇帝一直想著議和,最終使得岳飛的十年努力一夕之間白費。

後來在金國已經無力攻打南宋的情況下,準備和南宋議和,宋朝朝廷開始打壓那些一力主戰的將領,其中就包括岳飛。

而那些奸臣就抓住了這個機會,不停地誣陷當時已經辭官的岳飛,最終岳飛在獄中含冤而死。

擁有這些赫赫戰功的岳飛自然可以稱之為英雄,那為什麼移除了岳飛民族英雄的稱號,並且移出了課本?

這是因為現在的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當時的金早已經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因此當時抗金不過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自然稱不上民族英雄。

同樣的,雖然岳飛的精神很可貴,但是如何讚揚他的品格而不影響民族情感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當時這個度是十分難以把握的,因此乾脆直接把岳飛移出了課本。但是這種做法未免簡單粗暴了一點,因為這樣課本中就失去了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英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