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穎兒告訴你:有種「整容」叫減肥!你的「胖」適合吸脂嗎?

醫知袋鼠 發佈 2020-02-11T11:19:43+00:00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每天必掛在嘴邊的兩個字,那一定是:減肥。對多數胖紙來說,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來減肥實在太難了,稍不注意體重就噌噌噌反彈。

都說減肥是最好的整容方式

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娛樂圈就有很多減肥瘦身逆襲的帥哥美女

彭于晏是不少人心中的男神

但他最重的時候達到了160斤

瘦下來的彭于晏

不僅五官更加分明

還增加了更多的男子味

活躍在各個綜藝節目裡的魏大勛

是一個長腿歐巴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

他之前是一個「大胖子」

體重最高的時候有200多斤

後來通過堅持自己的飲食計劃

和長期的運動訓練

成功甩掉50公斤肥肉

帥氣逆襲

在《親愛的熱愛的》里飾演霸氣韓商言

而圈粉無數的李現

初中的時候

也是一個非常胖的男孩子

他還有一個外號叫「荊州小胖」

後來通過不斷的鍛鍊

變成了現在的「現男友」

出演《陳情令》爆火的肖戰

大學時期的舊照和現在對比

簡直判若兩人

瘦了之後更能顯出一米八幾的高個子

以及他稜角分明的精緻臉型

穎兒之前在電視劇《千山暮雪》中的造型

顯得膀大腰圓毫無氣質

被吐槽的「體無完膚」

後來努力減肥

氣質也上去了

有顏有才還會說一口流利「東北話」的吉娜

圈粉無數

小蠻腰大長腿又豐滿

好身材讓人羨慕不已

吉娜的一張舊照流出讓人不由得感慨

「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啊」

那時吉娜還很青澀

身材雖然也只能算是「微胖」

但是和現在的她相比氣質差了太多

看了這些明星減肥前後的對比照,真的想說:千萬不能嘲笑一個胖子,說不定他們將來就是心目中的男神/女神!

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人每天必掛在嘴邊的兩個字,那一定是:減肥。

可減肥的那麼多,瘦下來的卻真心沒有幾個。不少人都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

對多數胖紙來說,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來減肥實在太難了,稍不注意體重就噌噌噌反彈。於是有人將目光投向了吸脂這一捷徑,聽說吸哪瘦哪,效果槓槓的。吸脂手術真的能減肥嗎?

今天醫知袋鼠特邀北京協和醫院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白明,跟大家聊聊一些關於吸脂的知識。

一、什麼是吸脂?

吸脂,就是通過一個較小的皮膚切口或者穿刺孔,將吸脂針管插入皮下脂肪層,利用負壓、超聲等物理手段,將局部堆積的脂肪組織吸出,以達到改善局部輪廓的目的。

經典的吸脂術一般由以下4個步驟組成:

1. 標記脂肪沉積等高線、手術範圍。

2. 局部注射腫脹麻醉液。

3. 抽吸脂肪。

4. 吸脂部位加壓包紮。使皮膚緊貼於基底,減輕腫脹、減少出血和滲出,有利於皮膚回縮塑形。

這裡要明確一點,吸脂手術的目的是在於塑形,而不是減輕體重

想通過吸脂,把體重200斤的人,變成100近的瘦子,是不可能的。

因為脂肪整體偏輕,而肌肉比較重,一斤肌肉和一斤脂肪的體積明顯脂肪更大。

且單次吸脂不宜超過3000毫升,因此實際體重不會明顯下降。

成年人的脂肪細胞數量基本恆定,影響胖瘦的其實是細胞體積的大小。吸脂直接減少細胞數量,瘦身塑形效果確實立竿見影。而且術後只要把控好飲食,搭配適當運動,就可保持體形。

二、吸脂手術適用於哪些部位?

吸脂術適用於微胖或者局部肥胖的人,常做的吸脂部位有:腹部、腰部、臀部、大腿、上臂、面部、下頜以及小腿等。

有的人問:面部吸脂後腫脹正常嗎?會不會反彈?

吸脂有一個腫脹期,基本在24~72小時,其實前三天是面部最腫的,醫生會用一個彈力套進行加壓,恢復期可能要持續兩周左右的時間。如果說在短期之內,還有一些麻木,和一些皮膚感覺的異常,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因為脂肪去除之後是不可能再生了,一般不會反彈,但是皮膚的鬆弛和松垮,隨著時間的推移,是不可抗拒的一個自然規律。

手術後,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嚴格執行,進行合理的自我護理、調節,切忌暴飲暴食。

提醒一下:全身重度肥胖(BMI高於35%)的人並不適合吸脂,因為吸脂只針對皮下脂肪層,這種內臟型肥胖靠吸脂是無法解決的。

兒童、心臟病、高血壓、肺心病、肝病和腎病患者也不宜做吸脂手術。

三、吸脂手術有風險嗎?

吸脂手術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隨著醫美技術的進步,這已經是一項相當成熟的醫美項目了。但任何手術都會存在風險,吸脂手術也不例外。

吸脂手術看似簡單,實際上它不僅需要手術醫生有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還需要術後的精心護理和隨訪。

否則很容易出現術後皮膚凹凸不平、感染、脂肪栓塞等併發症,導致手術效果不佳,甚至有生命危險。

很多情況下,造成悲劇結果的原因往往不是「吸脂手術」本身,而是相關機構或醫生不靠譜。要知道,比手術風險更可怕的是那些違規操作的機構和「三天上崗」的醫生!

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吸脂手術,不要盲目從眾。如果打算做吸脂手術,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專業的醫生,預約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諮詢(最好是一對一面診),在術前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達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