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有多好?李白對他的情誼有多深?李白用短短40字名作告訴你

聽雪話詩詞 發佈 2020-05-07T07:27:23+00:00

李白一生中寫給友人的贈詩並不太多,但是對孟浩然,李白則是不惜筆墨,雖不能說以數首寄情,然而對比之下,從其詩作中見證他們之間的情誼已是足夠了。其中一首《贈孟浩然》,是知音之遇最好的佐證,一句「吾愛孟夫子」,是對至交之緣最真的心意。《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李白一生中寫給友人的贈詩並不太多,但是對孟浩然,李白則是不惜筆墨,雖不能說以數首寄情,然而對比之下,從其詩作中見證他們之間的情誼已是足夠了。其中一首《贈孟浩然》,是知音之遇最好的佐證,一句「吾愛孟夫子」,是對至交之緣最真的心意。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在游途中結識了孟浩然,唐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其中兩個詩人相遇了。自此,二人無論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此中真意將伴隨二人的一生。

這首詩的具體寫成時間並沒有定論,人們猜測是李白與孟浩然相聚之時,亦或李白專程拜訪孟浩然,卻遇好友孟浩然不巧外游,故賦詩寄情而寫。不過這都是不重要的,早或者晚,並不會對詩中所表達的主旨意味有任何的影響。

李白的曠逸浪漫的確是非常人所有,首聯這句「吾愛孟夫子」可見一般,沒有絲毫的造作矯柔:我李白喜愛敬慕於他,就這樣說出來,便覺很好。孟夫子瀟洒倜儻,品性高潔,在這世間也是超群卓然之人。所以李白以一句「風流天下聞」,概括了孟浩然在他心中的評價及地位。此處的」風流「並不是我們現今所說的輕浮不專的風流,而是說一個人的才氣風度都瀟洒超然的風流。在李白心中,孟浩然就是那個他放眼望去,在這雲水天地之間落落不群之人。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他在年少時不愛官爵利祿,到白首之期就歸於山林而去。這是孟浩然一生的寫照,當然其中有頗多無奈的情緒,我們說一個人的仕途是否順利,功名能否成就是一回事,然而一個人的內心是否只在乎個人的功利得失又是一回事。頷聯中這兩句正是意指孟浩然心隨山水,霽月清風的一派氣節格調,外世繁華,從來不會是孟浩然低首逐名的理由。

身在雲水間的孟浩然是如何度過山中歲月呢?「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中聖」意為飲清酒而醉,他在月下飲清酒而醉,在繁花叢中流連,不想那廟堂事君的塵世繁瑣。在李白看來,孟浩然是享受這種遁于山間的生活的,雖只是月下清酒、繁花搖曳的片段,但是通過這樣的寫意,能給人傳達他身在山水間遠離塵囂,清明淡雅的生活樂趣。

這樣令天下聞之的風流人才,令人敬仰自是無可厚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如高山的操守品節已無法令人仰望,只有在這裡向他那高潔清明的品格拜揖了。李白對孟浩然的一番赤誠敬慕到此已經表達完成了,詩意雖結,但真情未了。

李白賦了這一首《贈孟浩然》,無論了解,亦或不了解孟浩然,若是讀了此詩,想必也是會生出幾分認同和敬慕的。沒有遮攔和含蓄的表達,連詩都這樣令人覺得暢快。

清風白月下,松林風過,花間有人淺醉,煙花可冷,燈火尚歇,孟夫子那喧囂之外的心卻不曾荒涼。

讀一首古詩詞寥寥數字可盡,留下的意味總是悠長不盡的,「飛花令里讀詩詞」就是一種品詩讀詞更為有意趣的方式。這套《飛花令里讀詩詞》(第二輯)是喜愛古詩詞的讀者朋友們很好的選擇哦。

這套書共有《風暖鳥聲碎》、《花柳遇時春》、《雪晴松葉翠》、《月是故鄉明》四本,由北大才女琬如傾心編著。從《楚辭》到《詩經》,再到唐詩宋詞,至明清經典詩句,選取了其中的常見字進行詩詞編排,並配以精彩的賞析解析。

這套書共有150多位古詩詞人的近500首經典詩詞,詩意優美的解析文字,精美的古風插畫,精緻的詩詞字帖,都將詩詞獨有的古韻意境更多更近地帶入到了讀者的眼前。喜歡的讀者朋友點擊下方橫條就可以購買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