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讀遍所有帝王將相,這些至聖帝王更讓人敬佩

薦書三姐妹 發佈 2020-01-31T02:46:48+00:00

全書130篇,其中「紀」是帝王本紀,共有十二篇,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依次記錄了他們的言行政績、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總體來說,按照年代次序編寫的帝王簡史或系統的編年大事記,對後人了解歷史年代發展順序有重要的價值。因此,無論你是否完整讀過《史記》,或是想要

《史記》是我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司馬遷著述。全書130篇,其中「紀」是帝王本紀,共有十二篇,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依次記錄了他們的言行政績、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總體來說,按照年代次序編寫的帝王簡史或系統的編年大事記,對後人了解歷史年代發展順序有重要的價值。

因此,無論你是否完整讀過《史記》,或是想要讀《史記》,都要以本紀作為重點,而本紀中最重要的是《五帝本紀》,下面將詳細解讀《史記》中記載的十二帝王首篇《五帝本紀》的內容。

《五帝本紀》是記載了遠古傳說中相繼為帝的五個部落首領。這部分主要取材於《世本》、《大戴禮記·五帝德》和《尚書》,確立了歷史發展的根基,為以後各篇打下基礎。

1.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黃帝是少典部落的子孫,姓公孫名軒轅。生來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聰明機敏,長大後誠實勤奮,成年後見聞廣博,對事物看的很清楚。黃帝與蚩尤大戰後勝利,取代神農氏炎帝做了天子。

他居住在軒轅山,有25個兒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14人。正妃是西陵國女兒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即青陽,青陽封侯,降居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也被封為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仆,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黃帝死後,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顓頊帝。



2.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

顓頊帝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沉靜穩練而有機謀,通達而知事理。

「他養殖各種莊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時節令以順應自然,依順鬼神以制定禮義,理順四時五行之氣以教化萬民,潔凈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過幽陵,往南到過交阯,往西到過流沙,往東到過蟠木。各種動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沒有不歸服的。」

顓頊帝生的兒子叫窮蟬。顓頊死後,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



3.帝嚳:聰以知遠,明以察微

帝嚳高辛是黃帝的曾孫,是顓頊的侄子。他耳聰目明,仁德而且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修養自身,天下歸服。他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

「帝嚳治民,像雨水澆灌農田一樣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沒有人不順從歸服。」

帝嚳娶了陳鋒氏的女兒,生下放勛。娶娵訾氏的女兒,生下摯。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帝摯登位後,沒有干出什麼政績,於是弟弟放勛登位。這就是帝堯。



4.堯: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出沒、星辰位次,制定曆法謹慎交給民眾生產的節令。命令羲仲,住在郁夷,即暘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兒,謹慎地干好。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即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穫。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即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

堯帝在位七十年,想要尋找能夠接替他帝王之位的人。

堯說:「誰可以繼承我的這個事業?」

放齊說:「你的兒子丹朱通達事理。」

堯說:「哼!丹朱麼,他這個人愚頑、兇惡,不能用。」

堯又問道:「那麼還有誰可以?」

驩兜說:「共工廣泛地聚集民眾,做出了業績,可以用。」

堯說;「共工好講漂亮話,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騙上天,不能用。」

堯又問:「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眾萬分愁苦,誰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說鯀可以。

堯說:「鯀違背天命,毀敗同族,不能用。」

四岳都說:「就任用他吧,試試不行,再把他撤掉。」堯因此聽從了四岳的建議,任用了鯀。鯀治水九年,也沒有取得成效。

堯說:「唉!四岳,我在位已經七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接替我的帝位?」

四岳回答說;「我們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

堯說:「那就從所有同姓異姓遠近大臣及隱居者當中推舉吧。」

大家都對堯說:「有一個單身漢流寓在民間,叫虞舜。」

堯說:「對,我聽說過,他這個人怎麼樣?」

四岳回答說;「他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而舜卻能與他們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於走向邪惡。」

堯說:「那我就試試他吧。」

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兩個女兒身上觀察他的德行。舜讓她們降下尊貴之心住到媯河邊的家中去,遵守為婦之道。堯認為這樣做很好,就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謹慎地理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人民都遵從不違。

堯又讓他參與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變得有條不紊。讓他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四門處處和睦,從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恭恭敬敬。堯又派舜進入山野叢林大川草澤,遇上暴風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更認為他十分聰明,很有道德,把他叫來說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密,說了的話就能做到。現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

舜推讓說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願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的禪讓。文祖也就是堯的太祖。這時,堯年事已高,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藉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

堯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過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向上天推薦。堯讓出帝位二十八年後逝世。百姓悲傷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四方各地沒有人奏樂,為的是悼念帝堯。堯了解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不配傳給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試著讓給舜。

讓給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對丹朱一人不利;傳給丹朱,天下人就會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處。

堯說:「我畢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讓一人得利」,所以最終還是把天下傳給了舜。堯逝世後,三年服喪完畢,舜把帝位讓給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諸侯前來朝覲的不到丹朱那裡去卻到舜這裡來,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卻來找舜,歌頌功德的,不去歌頌丹朱卻來歌頌舜。

舜說「這是天意呀」,然後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這就是舜帝。



5.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

虞舜,名叫重華。他的祖宗可以追溯到窮蟬。

重華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這就是說,從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從窮蟬為帝之後一直到舜帝,中間幾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家庭並不幸福,但是他依舊寬厚待人,極為孝順。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瞎子,舜的生母死後,瞽叟又續娶了一個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歡後妻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舜都躲過了;趕上有點小錯兒,就會遭到重罰。舜很恭順地侍奉父親、後母及後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誠謹慎,沒有一點懈怠。


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舜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薦虞舜,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

父親瞽叟仍然想殺他,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卻從下面放火焚燒。舜用兩個斗笠保護著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象說:「最初出這個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財產,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父母吧。」象於是住在舜的屋裡,彈著舜的琴。舜回來後去看望他。象非常驚愕,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悶啊!」舜說:「是啊,你可真夠兄弟呀!」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掩蔽仁義,包庇殘賊,好行兇作惡,天下人稱他為混沌。少皞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後代,毀棄信義,厭惡忠直,喜歡邪惡的言語,天下人稱他為窮奇,意思是說他怪異無比。顓頊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不可調教,不懂得好話壞話,天下人稱他為檮杌,意思是說他凶頑絕倫。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堯的時候,堯沒有把他們除掉。縉雲氏有個不成材的後代,貪於飲食,圖於財貨,天下人稱之為饕餮,意思是說他貪得無厭。並列在一起稱為四凶。舜在四門接待四方賓客時,流放了這四個兇惡的家族,把他們趕到了邊遠地區,去抵禦害人的妖魔,從此開放了四門,大家都說沒有惡人了。

堯年紀大了,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舉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堯讓他代行天子的政務。代行政務八年,堯逝世了。服喪三年完畢,舜讓位給丹朱,可是天下人都來歸服舜。

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舜登臨帝位之後,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帝。十七年後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跟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


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家族的服飾,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

所以,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號為夏後,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


五帝是司馬遷考證後彙編而成,鑒於是帝王本紀,很多描述終究是傳說,頗有神話色彩,以此可以凸顯帝王地位的合理性,但是其中描寫或誇大帝王的品質,都是至聖的有崇高道德之人。

讀史記,不僅是了解基本的歷史史實和資料,更是要學習司馬遷唯物主義史學觀和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讀史記,不僅要不已個人好惡評價英雄的成敗和朝代的興衰,更是要以史明鑑、反思自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