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武林為何越來越衰敗?有段故事他沒敢寫,答案就在其中

蠢哥哥聊歷史 發佈 2020-04-13T05:50:41+00:00

武俠的故事總是逃不出那些俗套的規律,比如主角本是一個無名小卒,後來因為得到高人指點或者是意外得到某種武功秘籍之後瞬間武藝大增,繼而在武林中揚名立萬,擊敗大反派,成為武林神話,帶著美人退隱江湖,事實上金庸筆下也不乏這般俗套的劇情,但金庸的故事強就強在他創作了多部作品,並且這些作品之

武俠的故事總是逃不出那些俗套的規律,比如主角本是一個無名小卒,後來因為得到高人指點或者是意外得到某種武功秘籍之後瞬間武藝大增,繼而在武林中揚名立萬,擊敗大反派,成為武林神話,帶著美人退隱江湖,事實上金庸筆下也不乏這般俗套的劇情,但金庸的故事強就強在他創作了多部作品,並且這些作品之間還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關聯,如此一來便是形成了自己的武林體系,再加上歷史背景的設定,便讓武俠的故事又多了幾分歷史的史詩感,這才成就了經典的金庸作品。


也正因為這樣的創作方式,根據各部作品中不同的時代背景來看,金庸筆下各個時代的武林整體水平是不一樣的,並且多數人都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時代越往後,武林整體水平就越弱,那麼金庸筆下的武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規模衰敗的呢?答案就藏在一段他沒敢寫的故事中。

一、武林的衰敗過程

金庸筆下的武林整體水平在退化是一個肉眼可見的事實,比如《越女劍》的故事設定在春秋時期,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時代最早的,而書中的越女阿青憑藉一套越女劍法就能夠一人力挫一千劍士和一千甲士,這在後世的武林中是沒有人能夠達到的高度,當然,《越女劍》的故事太短,並且書中的武俠味也不夠濃,所以此作也常常被讀者排除在金庸的武林體系之外,那麼在往下就是《天龍八部》了。


​《天龍八部》中有不少化氣為形的武功,比如六脈神劍、火焰刀等,而金庸在新修版的第十回的註解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原著道:「『六脈神劍』、『火焰刀』、少林派指法等將內勁凝聚集中,發出而化為毀物傷人的無形刀劍,僅為小說家誇大之言,並非真有其事,讀者當作『寓言誇張』可也,在小說中僅為增添性味,不能作物理學、動力學之科學推究,尤其小讀者不可信以為真……本書敘事,多有虛妄想像、誇張之處,蓋以『天龍八部』為名,多有象徵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可見故事背景設定在北宋哲宗時代的《天龍八部》就是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代了,畢竟其他作品中並沒有提到「魔幻」這樣的字眼。

而後續的「射鵰三部曲」中的武功也算得上精妙絕倫,可到了再往後的《笑傲江湖》、《碧血劍》中武林整體水平就不夠看了,最後到清朝康熙年間《鹿鼎記》中武林高手已是寥寥無幾,這是為何?

二、主角太自私?

不難發現,金庸筆下各部作品中都有不少絕世武功基本上是可以貼上「主角特供」的標籤的,比如《天龍八部》中段譽學去的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六脈神劍,虛竹學去的逍遙派的各種神奇武學,又如張無忌練成的九陽神功、聖火令武功、乾坤大挪移,還有狄雲練成的《神照經》,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基本上大部分主角修煉的武功最終都失傳了。


所以武林整體衰敗的原因還要怪罪在各部作品的主角頭上?答案恐怕並非如此,那些主角在龐大的武林中固然占有一席之地,但也談不上影響整個武林,即便他們帶著一兩門武功退隱江湖也不至於讓整體衰敗。

三、一段金庸沒敢寫的故事

將「射鵰三部曲」連續不斷的讀下來一定會讓人有一個巨大的疑問,不同於《神鵰俠侶》與《射鵰英雄傳》的緊密關聯,那《倚天屠龍記》與《神鵰俠侶》之間是有幾十年的故事沒被寫出,其實按金庸的設定來看,這段時間原本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比如張三丰是如何成長為一代宗師的?郭靖戰死在襄陽城的過程是怎樣的?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去了哪裡?楊過又是什麼時候把玄鐵重劍送給郭靖一家的?還有太多太多的細節沒有交代清楚,留給讀者太多疑惑。


金庸為何不敢寫這段故事?原因很簡單,在元朝的統治下,武林人士哪有什麼發揮空間?若是敢大張旗鼓的與大元作對,指不定會整個門派都給滅了,所以這壓抑的幾十年才是武林整體衰敗的原因,直到《倚天屠龍記》正篇故事發生的元末時期各大門派才重新崛起,但這數十年間且不知又有多少武林高手死去,武功絕學失傳,所以《倚天屠龍記》往後的時代武林才會退化的更加明顯,儘管有張三丰和張無忌兩座大山也無法掩蓋武林整體衰敗的事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