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50年共有38萬志願軍王牌主力入朝,包括哪些部隊?

玉覺醒 發佈 2020-05-07T18:46:58+00:00

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累計派赴前線的軍隊兵員總數超過百萬人。由於主要交戰國中美兩軍在軍事裝備水平上差距較大,我軍為了取勝,在開戰之初必須把戰鬥力最強、經驗最豐富的主力部隊派入朝鮮作戰。在1950年內,志願軍入朝主力共38萬人,也就是戰爭初期的王牌部隊。

上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國軍隊累計派赴前線的軍隊兵員總數超過百萬人。由於主要交戰國中美兩軍在軍事裝備水平上差距較大,我軍為了取勝,在開戰之初必須把戰鬥力最強、經驗最豐富的主力部隊派入朝鮮作戰。在1950年內,志願軍入朝主力共38萬人,也就是戰爭初期的王牌部隊。這38萬人包括什麼部隊呢?



在韓戰爆發前,我國剛剛結束了解放戰爭,所以志願軍入朝部隊全部是由我軍原五大野戰軍部隊組成。其中1950年進軍朝鮮的志願軍,可以分成前後兩批,第一批以原第四野戰軍主力為主,第二批則是原第三野戰軍部隊。具體來看一下。首批部隊入朝時間在南北方開戰後4個月,也就是50年10月。志願軍派出了6支王牌部隊入朝,原四野的第38、第39、第40、第42和第50軍悉數在列(另有一支第66軍)。四野最強的部隊有4支,也就是東北野戰軍時期的一二三六縱隊,解放戰爭後期分別對應38、39、40和43軍,屬於頭等王牌。四大王牌一下子就派出去3個,可見我國在抗美援朝初期盡遣精銳出戰。42軍是原東野五縱,50軍則是改造的原滇軍60軍,這兩支部隊戰力比上面的三大王牌稍遜。總體來看,當時四野一個軍平均在5萬人以上,實力處在全軍頂尖水平,日械美械普遍裝備。首批僅有的非四野部隊是來自第20兵團的66軍,也是原華北軍區的老牌隊伍,實力不俗。



解放戰爭時起到最關鍵作用的兩支野戰軍,一個是四野,另一個就是三野。國民黨軍大量王牌軍和主力兵團都是葬身三野之手(如張靈甫整74師、黃維兵團、邱清泉兵團等)。由於當時三野還有渡海赴台作戰的重大任務,所以整個野戰軍的備戰狀態明顯好於全軍的平均水平。然而50年朝鮮戰端一開,攻台作戰計劃只能延後。但三野的兵可不是白練的,建國後很多部隊解甲歸田,從事生產,三野卻一直在艱苦訓練準備渡海。儘管距離上跟朝鮮半島相隔數千公里,但軍委還是決定把備戰狀態最好的三野部隊抽出一部分用來入朝作戰,也確保朝鮮戰事順利。就這樣,1950年11月的第二批入朝志願軍,就由三野來挑大樑了。第20、第26和第27軍,接近16萬作戰部隊,都是全軍的一等王牌,浩浩蕩蕩開赴朝鮮與首批部隊匯合。



1950年入朝的這9支王牌軍,再加上後勤、通信、炮兵等部隊,總數達到了38萬人。事實證明我軍在開戰初期盡遣頭等主力赴朝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開局便利用美軍不熟悉我軍運動戰法的優勢,打痛了不可一世的敵人,使得陣線迅速南移,也為後期雙方主要在三八線附近對峙的戰爭局面奠定了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