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B返回艙異常 中國載人航天仍有諸多挑戰

早報網 發佈 2020-05-07T21:29:47+00:00

中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前晚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但火箭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昨天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度受挫。

作者:於澤遠

中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前晚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但火箭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昨天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度受挫。

長征五號B火箭這次搭載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10餘項實驗載荷,主要驗證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的關鍵技術。

5月5日傍晚,首次發射的長征五號B順利將載荷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成功。這次成功為今年連續經歷兩次發射失敗的長征系列火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正式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貨物艙返回過程出現異常專家正對數據進行分析

但新華社昨天引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說,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進行首次試驗驗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6日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長征七號甲和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連續發射失利,中國航天一時陷入了低谷。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前晚在記者會上說,長征系列火箭今年連續兩次失敗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一個多月以來,相關火箭型號隊伍和航天專家夜以繼日、集中會戰,深入開展問題復盤、原因分析、試驗驗證等歸零工作,目前兩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機理已基本明確。

季啟明說,這次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不僅實現了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戰告捷,也為中國航天打了個「翻身仗」。

不料長征五號B火箭剛剛首飛成功,火箭搭載的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回程中又出現了問題,這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仍面臨很多風險和挑戰。

中國1992年制定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有關人士指出,在這三步中,第三步也就是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難度最大,風險也最多,昨天返回艙在回程中出現異常就說明了這一點。但以中國對航天領域的投入和已具備的技術實力,中國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沒有無法逾越的障礙。

何謂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人類飛船返回大氣層時,因與空氣高速摩擦而產生數千度的高溫,所以飛船外層要覆蓋「熱盾」如絕熱瓦或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以降低飛船的溫度,保護裡面的人員與物資。

據網易科技報導,「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通過充氣的外殼,減低太空船進入大氣層的速度,保護飛船不受損害,進而降低成本,重複利用。

美國曾在2012年進行過試驗,不過進展並不順利。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014年提出採用充氣展開技術研製新型空間運輸飛行器。昨天是中國航天當局首次對該新型空間貨物運輸飛行器進行試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