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電影《白毛女》編劇楊潤身:一生不舍故鄉情

長城網 發佈 2020-03-26T10:49:51+00:00

晚年仍牽掛家鄉文藝創作前幾年,平山縣河北梆子劇團編輯創排了《白毛女》、《子弟兵的母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色劇目,楊潤身雖然年事已高,但欣然擔任顧問,對家鄉的文藝創作給予了熱情指導。

電影《白毛女》編劇、平山籍作家楊潤身走了!

3月25日上午,天津市作家協會發布訃告稱:著名作家、原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副主席楊潤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24日22時27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7歲。

楊潤身。

從平山縣走出來的著名作家

1923年,楊潤身出生在河北省平山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村裡來了八路軍,只有14歲的楊潤身毅然投身革命隊伍當中。抗日戰爭時期,他領導的平山縣柴莊劇團是晉察冀邊區群眾文藝的一面旗幟。當時,頗有些文藝細胞的楊潤身在柴莊村一邊當教員,一邊組織劇社,一邊創作話劇。

在柴莊村,楊潤身生活、工作、創作達6年之久,為了更好地宣傳教育群眾,他在創作中融入當地口語、俚語,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他曾自豪地說:「老百姓喜歡什麼,我就寫什麼。」

電影《白毛女》。

與電影《白毛女》結緣

提起楊潤身,老百姓熟悉的還是他參與編劇的電影《白毛女》。

天津解放後,楊潤身成為首批進城的專業作家。在這裡,他經名師康濯舉薦,進入電影《白毛女》劇組,與兩位留過學的名導演名編劇水華、王濱相識,共同創作了這部紅色經典。這部電影由東北電影製片廠耗時九個月拍攝,拍攝過程中,在平山縣大量取景。

1950年,電影《白毛女》問世,成為新中國第一部在全國引起轟動的影片。首輪上映時,國內觀眾就達到600多萬,創造了當時中外影片放映的最高紀錄。作為編劇之一的楊潤身,在創作中給電影《白毛女》嵌進了鮮活的愛情元素,讓觀眾看到了藝術形象更加豐滿的喜兒。

電影《白毛女》之後,楊潤身又寫出了電影劇本《探親記》和《姜喜喜》。電影《白毛女》和《探親記》的獎金及稿酬加起來近兩萬元,在當時兩萬元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款項,而他卻全部交了黨費。

一生只為百姓寫作

心中始終想著人民,一生只為百姓寫作,堅持深入生活的執著,賦予了楊潤身不竭的創作動力和靈感。

1978年,為了鍾愛的鄉親,為了鍾愛的文學,楊潤身回到故鄉平山縣,與農民兄弟廝守在一起,從革命老區的生活中汲取了大量鮮活的創作素材,一部又一部作品從筆端流淌出來。他相繼創作出反映農村改革的《風雨柿子嶺》《九莊奇聞》《白毛女和她的兒孫》《天堂里的凡人》《魔鬼的鎖鏈》等7部長篇小說,另外還有中篇小說《失落的「無價之寶」》、《實在王的悲歡》和散文集《每當我走過》等,共計300餘萬字。

總結自己幾十年來的創作,楊潤身曾感慨地說:「文學離開生活,離開現實,就失去了生活的根基,文學脫離人民,人民自然會遠離文學。作為一名黨的文藝戰士,我只要腦子還清楚,身子還能動,就不離開人民,不離開土地,用我的筆,謳歌我們的時代,謳歌我們的祖國和人民。」

楊潤身在故鄉平山縣深入生活。

總是穿最普通的灰色中山裝

在天津這樣的大城市生活期間,楊潤身總是穿最普通的灰色中山裝,從不掩飾自己農民式的喜怒哀樂。上世紀50年代初,他和電影《白毛女》劇組的導演、演員一起受邀去長春電影製片廠參觀。他仍是對襟褂子、挽腰的大褲襠棉褲,粗布襯衣,大光頭,一口冀中農民口音。他的好友、黃世仁的扮演者陳強勸他換換「行頭」,他只是一笑了之。

2013年,石家莊廣播電視台導演劉曉江開始為楊潤身拍攝紀錄片《沃土》。至今,劉曉江也忘不了和老人初見時的情景——他的家很樸素,甚至可以說很清貧。老人穿著一身中山裝,顯然是為迎接客人特意換上的,衣服上長時間存放的褶皺顯示著對客人的尊重。

最愛聽原汁原味的平山話

3月25日,楊潤身逝世的訃告發出後,平山縣老鄉們回憶起楊潤身只用了四個字——可親可敬。

天天要吃平山的小米、山藥;最愛聽原汁原味的平山話,自己也總是一口家鄉話;靈感枯竭時,楊潤身說:「我要到我的故鄉去找回我的筆!」……

楊潤身曾在他的長篇小說《危險火花》的後記中說:「我拋不開故土之情。我的故鄉在革命老區,每一片泥土都灑著受難同胞的血淚,每一片山石都刻著先烈的無私,故土成了我的生命。屬於自己的時日已很短暫,更加眷愛故土,更加離不開故土,更加珍惜鄉親們的深情厚誼。」

河北梆子現代戲《子弟兵的母親》劇照。

晚年仍牽掛家鄉文藝創作

前幾年,平山縣河北梆子劇團編輯創排了《白毛女》、《子弟兵的母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紅色劇目,楊潤身雖然年事已高,但欣然擔任顧問,對家鄉的文藝創作給予了熱情指導。這些劇目也先後榮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在平山縣的文藝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長城網綜合燕趙晚報、中國作家網、今晚報、聖地平山公眾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