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牽頭,7大國產手機成立聯盟,為何又沒有華為?

侃見科技 發佈 2020-05-22T20:57:41+00:00

最近華為因為「晶片危機」一直處在風口之上,很多用戶都呼籲國產手機應該團結,共同渡過難關。但是現在以小米、OPPO和VIVO為首的國產廠商卻搞出了一個互傳聯盟,並且還拉上了一加、Realme、黑鯊和魅族。

最近華為因為「晶片危機」一直處在風口之上,很多用戶都呼籲國產手機應該團結,共同渡過難關。但是現在以小米、OPPO和VIVO為首的國產廠商卻搞出了一個互傳聯盟,並且還拉上了一加、Realme、黑鯊和魅族。很多人都以為它們要和華為搞「對立」,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的,事實是華為不想加入這個聯盟而已。

互傳聯盟到底是什麼?加入協議聯盟的兩台安卓手機,不用再下載第三方傳輸軟體,也不用耗費流量,可以非常方便地分享文件,操作快捷安全,特別是對於秘密文件來說,更好地避開了第三方軟體公司。

另外,用戶換了新手機後,也可以通過互傳功能很方便地、完整地把整部手機的內容傳到新手機上,沒有了手機品牌的障礙,這對用戶來說是比較實用的功能。

其實,這個互傳聯盟本應該是安卓系統要搞的,在國外,安卓是推出過這樣的功能的,例如「fast share」功能就是,不過面向的只是海外是安卓手機而已。但是國內的手機廠商各有各的UI操作介面,我們也用不到原生態的安卓系統,所以這個方便的功能就一直被擱置了這麼長時間。

後來,小米、OPPO和VIVO就聯合成立這個互傳聯盟,對所有的安卓手機開放,到今年5月21日,隨著魅族的加入,互傳聯盟發展壯大到七個成員了,用戶數也達到了4億。但是華為一直都沒有主動加入進來,並不是這些廠商要和華為搞「對立」。之所以華為不加入這個聯盟,是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而做出的決定的。

首先,華為手機和這個聯盟的手機有一種競爭關係,在線上華為主要和小米競爭,在線下主要和OPPO、VIVO競爭,華為需要守住自己的存量用戶。如果華為加入了這個互傳聯盟,華為的用戶很容易地流失到其它品牌上去。

其實華為也有類似的功能,就是華為手機和華為筆記本有「一碰傳」功能,可以快速實現兩種終端的文件傳輸問題。相信這個功能也很快會開發到手機和手機之間,所以華為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案的。

剛才也說了,這個互傳聯盟是安卓手機的基本功能,華為不加入這個聯盟,很可能華為以後會在自己的手機上搭載鴻蒙系統,這才是華為不著急加入互傳聯盟的根本原因。

華為現在已經在努力建設華為服務HMS,這個生態也越來越完善,用戶量和開發者都在不斷增加。5月18日,華為方面透露HMS上的應用數量已經超過了6萬個,開發者超過140萬(此前公布的數字是65萬,可見增長迅速),月活躍用戶超過4.2億!已經是實打實的第三大生態服務了。

華為服務HMS的成熟,必定會加速鴻蒙系統在手機端和電腦端的應用。華為以後的目標肯定是用自己的鴻蒙系統替代掉現在的安卓系統,真正實現作業系統的完全國產化,所以說現在是否加入這個安卓互傳聯盟對華為的意義不是很大了。

另外,華為還有自己的自研晶片麒麟系列SOC,華為的發展路線是封閉的,這和蘋果的定位一樣。華為的「全家桶」成員不斷增多,例如手機、手錶、筆記本、平板、智慧屏等等,就拿目前的蘋果生態和谷歌生態來說,封閉的蘋果生態還是比谷歌的生態要安全好用很多,用戶黏性也更高,這也是華為的發展目標。

所以說,華為不加入這個互傳聯盟都是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並不是互傳聯盟排斥了華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