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頂級瑪麗蘇和她的珠寶

周六福珠寶 發佈 2020-05-07T08:45:57+00:00

芭芭拉的外祖父是橫跨歐美的連鎖百貨巨頭伍爾沃斯創始人Frank Winfield Woolworth,芭芭拉出生的時候,伍爾沃斯的分店達到600餘家,外祖父弗蘭克花1.35美億建造的伍爾沃斯總部摩天大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言情師太曾在《喜寶》里說:

「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要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20世紀初,有位女性的人生軌跡完整復刻了亦舒的這句話。

她曾是美國頂級名媛,一出生就擁有數不盡的豪宅,戴不完的華麗珠寶。

別人窮盡一生都夠不到的財富,於她而言只是滄海一粟。

有頂級財富和好萊塢明星般美貌的她,確實有著翻手為雲的底氣。

但上天給了她開掛的頂級配置,卻忘了賦予她駕馭這些條件的能力,以至於她的一生比常人更不幸,更孤獨。

01

芭芭拉·霍頓,1912年11月出生於紐約,是富三代,父親和母親的家族皆有名氣。

芭芭拉的外祖父是橫跨歐美的連鎖百貨巨頭伍爾沃斯創始人Frank Winfield Woolworth,芭芭拉出生的時候,伍爾沃斯的分店達到600餘家,外祖父弗蘭克花1.35美億建造的伍爾沃斯總部摩天大樓,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母親埃德娜是外祖父的二女兒,父親弗蘭克林·霍頓是紐約銀行霍頓家族的創始人之一。

這樣權錢結合的頂級家庭,卻並沒有為芭芭拉的童年帶來多少光亮,反而是無止盡的消耗。

芭芭拉的父親風流成性,在芭芭拉4歲那年,母親選擇上吊自殺結束這種無望又屈辱的生活。

當時第一個發現母親屍體的,是年幼的芭芭拉。

這個結局倒是如了父親的願,從此以後,他公開和情婦居住在一起,為了滿足自己的放蕩生活,父親讓年幼的芭芭拉寄住在親戚家,徹底放逐了芭芭拉的生活。

02

青少年時代的芭芭拉輾轉於寄宿學校和親戚家生活,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想必也不是很愉快的記憶。

因為沒有大人教導她如何交際,什麼是真正的愛,所以芭芭拉不懂得如何表達,沉默寡言。

當她發現送別人禮物,別人就會和她做朋友時,年幼的她非常樂於照辦。

回望她的人生旅程,這一習慣貫穿她的人生。每當她感到孤獨的時候,她就掏出大把的珠寶和禮物挽留別人,她在乎的不是虛情假意,是關注。

芭芭拉12歲那年,繼承了外祖母留下的2610萬美元,生母留在股市裡的260萬美元也屬於她,除了現金,還包括數不清的不動產,價值連城的名畫、房產、珠寶,這些惹人艷羨的財富讓她成為媒體口中的「億萬寶貝」。

但她的童年境遇讓她的個性變得自卑且沒有安全感,在那些野心家眼裡,她只是一隻迷茫無助的「肥羊小羊羔」。

03

成年後,父親為她打理的財富已經升值成4200萬美元,在經濟並不繁盛的當時,芭芭拉對男人們的吸引力,就像現在人們眼中的上百個「首富爸爸」。

她身上的華麗富礦,是最好的愛情試金石。

成年那天,按照上流社會的慣例,伍爾沃斯家族為芭芭拉舉辦了盛大的成年禮舞會。

前來為她慶生的都是當時的名流,好萊塢巨星,還有美國的其他富豪家族,這種待遇華麗且夢幻,是多少普通女孩夢寐以求的公主夢。

(在芭芭拉留下來的許多照片中,芭芭拉的嘴角總是向下,她的不快樂,寫在表情里。)

這場成年舞會散發出的第二個信號是,野心家們可以拾掇拾掇,各顯神通了。

當時,有一個來自俄國的喬治亞王子流落到了巴黎 喬治亞空有王子頭銜,實則落魄不已。

他急切需要和這樣一個背景紮實財大氣粗的新貴結合,鞏固他搖搖欲墜的地位。

為此,王子不惜和妻子露易絲離婚,將如意算盤對準芭芭拉。他先是利用妹妹接近芭芭拉,製造許多巧合。

嫁給王子,是很多少女年少時的夢,何況這個王子向你走來,並對你伸出了手,芭芭拉很快就被王子捕獲,為他神魂顛倒。

1933年,20歲的芭芭拉和大自己9歲王子步入婚姻殿堂,看似不著邊際的的父親為她送來昂貴的禮物。

(芭芭拉父親送她的禮物,是這串卡地亞老坑玻璃種帝王綠翡翠項鍊,價值5.5萬美元。最後這串手鍊在香港的蘇富比春拍上,拍出2744萬美元,最後又被賣家卡地亞拍回珍藏,它如今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翡翠飾品。)

如果瑪麗蘇的故事到此終止,也是一樁美談,可命運有時候早就埋下伏筆,人們當時深陷在自己的陰影里,無法自已。

04

婚後不久,王子本性暴露。他風流成性,喜歡賭博,不到兩年婚姻便走到盡頭。

離婚後,王子賺了個盆滿體缽。他在婚姻期間用芭芭拉的錢購買房產、豪車以及珠寶,結婚後還能拿到數百萬美元的贍養費,什麼叫結婚改變人生,看看這些依附在芭芭拉身邊的男人就能明了。

離婚後,前夫當著媒體的面戳芭芭拉的短,說當初他對她表白的時候,芭芭拉不可思議的呢喃著:「我那麼丑,你怎麼會愛上我呢......從來沒有人喜歡過我.....我這麼丑....."

芭芭拉很美,卻始終看不見自身的巨大優勢,這讓她對待愛情的姿態軟弱、自卑,讓那些本就心懷不軌的人隨意拿捏。

芭芭拉的第二任丈夫,是一個丹麥貴族,不過也是有名無實罷了,他追求芭芭拉是希望芭芭拉可以加入丹麥國籍,藉機避稅。

為了打動芳心,這位伯爵投其所好,為芭芭拉親手設計一堆鑽石和鉑金鑲嵌而成的耳環。

當時的芭芭拉正處於前一段婚姻的陰影之下,當她看到有人這麼關愛自己,就像抓住了一絲光,以為可以依靠對方的愛改變自己的糟糕心境,很快,她便答應了伯爵的求婚。

當木已成舟後,這位伯爵開始暴露本性,他家暴、婚內強暴芭芭拉,還對芭芭拉施加精神壓力。伯爵最後變本加厲,將芭芭拉打到重傷住院,自己也被送進了監獄。

在這段不幸的婚姻里,芭芭拉依靠藥物緩解焦慮,這也導致她藥物上癮,喪失了生育能力。

他和伯爵生下的男孩蘭斯是她此生唯一的孩子。在兩人離婚後,伯爵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不停地打官司,畢竟,有了孩子他的錢財來源更有保障。

05

太缺愛的人,此生永遠在找尋溫暖,可如果自身不懂得去愛,就算擁有再多的擁戴,也只是飲鴆止渴罷了。

這兩段荒唐的婚姻讓芭芭拉成為美國人的笑柄,可能,大家都認為她是個傻白甜,擁有再多財富都是枉然。

但她並不是個生性囂張的人,在二戰期間,她慷慨捐出了母親留給她的小溫菲爾德莊園,以便美國駐英國大使館之用,她還捐贈私人遊艇,大量的金錢給英國皇家海軍和法國空軍。

這種慷慨,建立在芭芭拉的財富基礎上,但芭芭拉的內在對愛的感知能力依然是滯澀的。

芭芭拉沒有在前兩段婚姻里吸取教訓,她依然熱衷於用婚姻來填補自己的內心的空缺。

她的第三任丈夫是好萊塢明星加里·格蘭特,在世人眼裡,他們認為這不過又是一樁諷刺的結合,當時的吃瓜群眾嘲諷這對結合是「Cash&Cary」,認為加里不過是貪圖芭芭拉的錢財。

這個時候的芭芭拉已經對藥物上癮,調節情緒能力很差,加里很努力幫她恢復,和媒體想的不一樣,加里愛上的是芭芭拉本身,而不是她的錢。

但是,兩人之間的金錢能力非常懸殊,加上芭芭拉即使已婚,身邊依然有一波又一波的野心家想要乘虛而入,而芭芭拉並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這些不穩定因素沖淡了兩人的感情,讓加里不得不知難而返,放棄這段婚姻。

不過,加里是芭芭拉的所有前夫里,唯一一個沒有索要贍養費的男人,離婚後加里也依然和芭芭拉保持聯繫,關心著芭芭拉的生活。

看到這裡,其實已經明白芭芭拉婚姻不幸的癥結所在——如果一個人非常有錢,那麼別人對她的愛就很難純粹起來。

想要衝破這種詛咒,芭芭拉需要的不是被愛,而是如何在如此懸浮貧瘠的成長環境裡,激活愛的功能,主動去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做一個華麗的軀殼。

但顯然,芭芭拉並不是這樣的女人,她也不會對兒子表達愛意,而是早早將他送進寄宿學校。

06

後來,芭芭拉找的丈夫越來越荒唐。

她的第四任丈夫伊戈爾·屈貝寇也有王子頭銜,這個王子還是個賽車手,在兩人婚姻存續期間,丈夫喜歡開著賽車四處比賽,聚少離多的婚姻顯然滿足不了芭芭拉對愛的渴求,芭芭拉還鬧過自殺,這也讓她被冠上了「悲慘富豪女」的名號。

第五段婚姻是最墮落的。

芭芭拉嫁給了一個職業「花心大少」,這個男人專門遊走於貴婦和小姐之間,騙財騙色。兩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53天,結果前夫還從她這裡拿走了250萬元的贍養費......

這之後,芭芭拉為了緩解傷痛,嫁給了一個同性戀朋友,這段婚姻也讓她和兒子蘭斯的關係涼涼,因為蘭斯認為這讓自己很沒有臉面。

但戀愛腦的芭芭拉不管不顧,依然選擇和對方結婚,有一個說法是,他和芭芭拉結婚是為了幫她對抗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而這段稀里糊塗的婚姻竟也維持了四年之久,離婚後,慣常套路依然是分走芭芭拉的一部分錢。

芭芭拉的最後一任丈夫PierreRaymond,是一個寮國前皇室家族成員。

沒過幾年,兩人的婚姻也以失敗告終。

也許,婚姻不過是芭芭拉索取溫暖的一個手段,但她卻在這種真真假假的欺騙里,被榨乾了活力。

07

1972年,芭芭拉唯一的兒子蘭斯在一次空難中去世。

為了緩解孤獨,她在晚年瘋狂花錢,購買珠寶,肆意揮霍人生。

(這頂頭冠上的祖母綠,來自俄羅斯女大公Vladimir。手上的鑽石是芭芭拉最著名的收藏之一,從寶格麗買下,本來是重達40克拉的八角型,但芭芭拉不喜歡它的形狀,找人重新切割,變成了38.19克拉,真的是有錢任性。)

(這頂頭冠,上面的紅寶石,曾經屬於西班牙女王Queen Amelie)

如果可以,芭芭拉將能量和財富用在事業上,也許人生的軌跡會大不一樣,但人生沒有太多想當然。

因為傷心過度,加上常年服用藥物,酗酒,放縱自己,芭芭拉最後雙目失明。

晚年的她不肯走路,全靠司機抱著她,別人問她為什麼,她說:我這麼有錢,花錢能代替一切,我為什麼還要走路。

她不會投資,信任的律師眼光平平,導致她的投資快速縮水,最後所剩無幾。

晚年的芭芭拉,靠變賣家產度日,她的門庭終於恢復寂靜,別人再也不肯上門來了。

在芭芭拉最後的日子裡,她每天穿著禮服,帶著昂貴的珠寶,在房間裡等著別人上門來找她聊天。如果別人離開,她就將自己的珠寶送給別人,所求不過是多陪她說說話。

1978年,在加州比弗利山的威爾希爾酒店裡,芭芭拉因為心臟病發離世,享年66歲。

當律師為她清點財產時,曾經富可敵國的她帳戶里只剩下3000美金。

她的婚姻,她的墮落成為別人口中的笑談,他們驚嘆她的富有,譏諷她的糊塗,仿佛,如果芭芭拉的配置換成他們來掌舵,人生就會好上許多。

但很多時候,金錢買不來幸福,買不來愛情。

那些糟糕的婚姻,失控的生活,不過是內心空缺的投影。

原來,愛自己才是終生浪漫的開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