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物珍品:染纈絹幡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5-12T13:09:20+00:00

1965年10月,為加固第130窟內大面積的空鼓壁畫,原敦煌文物研究所保護所的工作人員在窟內南壁西端,距離西壁約1米,距離地面20餘米處,發現底層壁畫下的一岩孔內塞著殘幡等織物一團,經整理共40件。

1965年10月,為加固第130窟內大面積的空鼓壁畫,原敦煌文物研究所保護所的工作人員在窟內南壁西端,距離西壁約1米,距離地面20餘米處,發現底層壁畫下的一岩孔內塞著殘幡等織物一團,經整理共40件。染纈絹幡為其中的一件,館藏號為Z0001,考古登錄號為(130:1)。

此幡長164、寬13.5厘米。幡首中間為白色雙層平紋紗,上印團花,鑲深紅色絹邊。首鑲綴紫色平紋絹環結。幡首中間平紋紗有兩種,一是單根,一是三根為一枚,基本上是每種穿梭兩次後,改用另一種。但是紗面也有用三根為一枚的緯線連續織八梭的情況。紗上有清晰的花紋,紋樣為團花。未顯花部分的紗面色暗,質硬。顯花部分的絲纖維,色白而有光澤,質地鬆散柔軟。其顯花方法,可能是把顯花部分的絲膠脫掉的結果。幡身六段,第三段蠟纈絹,黃地雲頭花鳥紋。是在絹地上運用蠟液後進行防染而成的織物,這種方法是先以蠟液施於織物之上,然後投入染料染色,染後除蠟後顯出花紋為流雲、飛鳥、浮禽、花草,花紋為白色,圖案古樸典雅,十分優美。線條洗鍊概括,形象翩翩如生,是蠟纈中的傑作。其餘各段白點紋絞纈絹,在綠地或紫地上顯出成行整齊的白地。幡身各段相接撐以芨芨草棍,兩側綴藍色短絲穗。幡尾為青色絹。此幡的出土也為我們研究唐代絲織染纈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絹幡大部分為彩幡,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作為表示佛的「威德」的供具。或懸掛於塔和寶蓋的兩側,或執之引路為前導。這些幡的形象在敦煌壁畫和出土的絹畫中都能夠看到,莫高窟第428窟壁畫的金剛寶座塔的兩側就繪有懸幡。藏經洞出土絹畫中就有引路菩薩左手拿蓮莖,莖上掛的引路幡,但可惜的是此絹畫現已流失於國外。另一類幡就是130窟出土的絹幡,這些是民間的一些佛教信徒,為了祈佛「消災免病」、「求福祈壽」而施捨於佛堂的發願幡。

幡的上面沒有留下紀年,從幡出土於130窟底層壁畫下及同窟出土開元幡推測為唐代,其理由如下:

1.據P.3720號敦煌卷子,晚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的《莫高窟記》記載:開元年中,「僧處諺與鄉人馬思忠等造南大像,高一百二十尺」。

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的墨書《莫高窟記》也有這樣的記載。以上所說的南大像,就是130窟。

又據P.3721號卷子記載:「辛酉開元九年僧處詼(諺)與鄉人白(百)姓馬思忠等發心造南大像彌勒高一百廿尺。」說明第130窟開鑿於開元九年(721年)。

2.本窟甬道北壁第一層(即底層)壁畫供養人像行列西面第一身題名為:「朝議大夫使持節都督晉昌郡太守兼墨離軍使賜紫金魚袋上柱國樂庭壞供養時。」

甬道南壁供養人像行列西面第一身為樂庭瓌夫人的供養像,題名為:「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養」。

據此,人們稱130窟為晉昌郡太守樂庭瓌修功德窟,俗稱樂庭瓌窟。樂庭瓌其人,唐書沒有記載。但是,從《唐書·地理志》記載:河西道瓜州都督府下,天寶元年(公元742)為晉昌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復為瓜州。置刺史。而樂庭瓌任晉昌郡太守,應在天寶元年到乾元元年(公元742——758)之間。130窟竣工,在樂庭瓌任晉昌郡時,可知即在天寶年間。

以上說明第130窟開鑿於盛唐的開元年間,竣工於天寶年間,因在該窟南壁西端頂部的底層壁畫下岩孔內,發現了「開元十三年」(725年)發願文幡,並且,花鳥紋中的雲紋圖案與初唐洞窟第329窟東壁北側說法圖頂部華蓋兩側的雲紋圖案極其相似,由此可知,這件染纈絹幡的製作年代應為開元、天寶年間或稍早的時代製作。

參考文獻:

樊錦詩《莫高窟發現的絲織物及其他》,《文物》1972年第12期。

潘玉閃、蔡偉堂《敦煌莫高窟第130窟窟前遺址發掘報告》,《敦煌研究》總第1期,1981年。

來源:敦煌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