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歐洲三大思想運動之一「文藝復興」,其核心思想本質是什麼?

小播讀書 發佈 2020-01-01T12:31:25+00:00

其實布魯諾的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和我國道家思想也是類似的,在布魯諾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矛盾對立統一」的思想,比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及「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西方哲學思想。前面我們講了從公元476年西羅馬滅亡,一直持續到14,15世紀,這段時期一般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因為人類理智的光芒被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基督教思想所遮蔽。基督教教會成了當時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壟斷了人們的思想,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

而從14世紀開始,歐洲寂靜的黑暗被一場 「文藝復興」打破。這段時間,歐洲的的社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基督教教會的勢力開始衰落,同時,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巨大提高,紡織、採礦、造船等工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帶來了新的社會階層的崛起。這些新生的資產階級對當時主流的基督教思想和經院哲學並不認同,人們思想開始覺醒。

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一。

這場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是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口號。他們開始搜集和整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思想和著作,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哲學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都是在這段時期整理而成的。那為什麼這場思想文化運動是從義大利開始的呢?

要理解文藝復興,需要簡單回顧一下義大利的政治形勢。自1250年腓特烈二世死後到1494年查理八世入侵義大利的244年間,義大利基本是獨立的。但從1494年到1535年,義大利的城邦米蘭成了法蘭西人和西班牙人交鋒的戰場,而斯福查家族只在名義上統治著米蘭。1535年之後,米蘭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兼并。原本獨立於義大利政局之外的威尼斯共和國在十四至十五世紀,企圖在義大利本土上擁有更多的領土,這惹惱了其他城邦,它們於1509年結成康布雷同盟,粉碎了威尼斯的圖謀。後來的威尼斯又不斷被土耳其人侵擾,直至拿破崙時期徹底喪失獨立的地位。

文藝復興的主要發祥地佛羅倫斯城邦當時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在十三世紀,這裡有貴族、豪商和平民三個對立的階級,這三個階級間鬥爭的結果是,美第奇家族成了佛羅倫斯的統治者。起初的兩位統治者是科西莫·美第奇和洛倫佐·美第奇,他們倚仗強大的財力取得了統治地位,在他們的治理下,佛羅倫斯變得繁榮和富足。城市經濟的繁榮,使事業成功財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銀行家等更加相信個人的價值和力量,更加充滿創新進取、冒險求勝的精神,多才多藝、高雅博學之士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這為文藝復興的發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質基礎和適宜的社會環境,以及人才。

這次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本質是擺脫宗教色彩的神秘主義,轉向人類理性的崛起,為後來的歐洲科學時代和工業革命的開啟奠定了基礎。這場思想運動最為核心的思想轉變是把人們從神學的世界觀中解放出來,進而開始關註:人和自然

首先是「人的發現」。在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開始覺醒,人們不再受世俗的基督教思想的蒙蔽。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文學家、畫家、雕塑家,比如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塞萬提斯、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等,都是這一時期著名的藝術家。

在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是:皮科。他出生於1463年,義大利,是著名的哲學家、人文主義者,他在著名的《論人的尊嚴》中提出了著名的:「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無所不有」,被譽為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宣言。

在這一時期,還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理論家,那就是著名的馬基雅維利(公元1469 - 1527), 在中世紀後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個明顯地擺脫了神學和倫理學的束縛,為政治學和法學開闢了走向獨立學科的道路。他主張國家至上,將國家權力作為法的基礎。代表作《君主論》主要論述為君之道、君主應具備哪些條件和本領、應該如何奪取和鞏固政權等,他有很多極端的言論,比如。「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他是名副其實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馬基雅維里主義也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

文藝復興另外一個巨大的貢獻就是「自然的發現」,這一時期主要的思想家是布魯諾(公元1548-1600)。他捍衛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並在「日心說」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宇宙觀,他認為宇宙具有無限大,沒有邊界和固定的中心,而地球也只是圍繞太陽旋轉的一顆行星而已。同時,他還反對和批判經院哲學和天主教的神學,但後來被宗教裁判告發,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是一位捍衛真理的殉葬者。

布魯諾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布魯諾在哲學上的突出貢獻是他在繼承和發展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然辯證法的優良傳統基礎上,汲取了文藝復興時期先進哲學和自然科學成果,論證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開創了近代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先河。

他在《論原因、太本和太一》中明確指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處在普遍聯繫和不斷運動變化之中。這一變化是統一的物質實體包含的各種形式不斷轉化的過程,事物經過相互轉化,形成對立面的統一。他還列舉了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最少量的人和輕微的冷是一樣的;有遠見的人都懂得居安思危,安全和危險是一體的。

其實布魯諾的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和我國道家思想也是類似的,在布魯諾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矛盾對立統一」的思想,比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及「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都是道家思想中,論述任何事物都同時具有兩面性的,而且是相對的思想,這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維。

布魯諾的思想對後來笛卡爾的理性論、斯賓羅莎的泛神論、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思想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文藝復興運動逐漸打破了基督教神學的統治,動搖了天主教會對人們思想的壟斷,具有人文主義的思想家們,開始覺醒,恢復人類理性的力量,讓我們重新認識人和世界,人和自然的關係,也恢復了人的價值和尊嚴,重新確立了人在哲學體系中的中心位置,為後來的啟蒙運動、以及科學主義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參考和推薦書目:

《哲學與人生》

《哲學100問》

《西方哲學簡史》

《古希臘哲學的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