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茶葉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常德開展首個國際茶日主題交流活動側記

尚一網 發佈 2020-05-22T00:25:45+00:00

常德歷來是湖南茶葉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石門夾山寺更是「茶禪一味」的發祥地,茶葉產業與茶文化交相輝映,源遠流長。—— 常德開展首個國際茶日主題交流活動側記。

編者按: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常德歷來是湖南茶葉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石門夾山寺更是「茶禪一味」的發祥地,茶葉產業與茶文化交相輝映,源遠流長。近年來,我市茶葉產業迅猛發展,2019年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4.5萬畝,干毛茶總產量4.8萬噸,茶業綜合產值達到90億元,茶葉已成為常德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山丘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

給茶葉注入更多「文化」元素

—— 常德開展首個國際茶日主題交流活動側記

記者 羅朝陽 文/圖

天地精華,曲水流觴。5月20日上午,常德大河街璞谷。輕柔的音樂、飄逸的茶香、綻放的笑臉……為了迎接和慶祝全球首個「國際茶日」,人們相約來到這裡,品茶藝、說茶事,在裊裊升騰的熱氣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為常德的茶葉產業發展盡到一份力量。

昨日下午,幾位市民在街邊享受下午茶。 記者 李龍 攝

【背景】 茶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2019年,全市茶園總面積34.5萬畝,增長2.1%;其中無性系良種面積達21.3萬畝,有機茶園1.9萬畝,改造低產茶園3.12萬畝。干毛茶總產量4.8萬噸,增長6.7%;其中紅茶產量1.5萬噸,增長36%。直接或間接出口茶葉6464噸,出口貨值9480萬元;其中紅茶出口3750噸,出口貨值5000萬元。全市的茶業綜合產值已經突破90億元。

目前,全市茶葉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我市突出打造「常德紅茶」區域公共品牌,取得了「常德紅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不斷提升茶業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各茶葉主產縣和茶企認清當前「總體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產銷形勢不斷回歸理性,中低端品質好、性價比高、價格實惠的大眾茶成為消費的主流」的形勢,主動適應市場需求新變化。通過新建茶園和低產茶園改造,優化品種結構,擴大櫧葉齊、碧香早、桃源大葉茶等良種的種植規模,加大無性系良種的推廣力度,提高品種優質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茶葉產業結構呈現出紅茶增、綠茶黑茶減,大宗茶增、名優茶減的整體格局和「春季名優紅綠茶、夏秋季大宗出口茶」為主的生產加工格局。今年,全市茶葉面積穩定在35萬畝左右,產量達到5萬噸,其中紅茶產量2萬噸,茶業綜合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瓶頸】 品牌不響等因素疊加

實事求是地說,影響我市茶葉產業發展的諸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品牌不響、龍頭不強、銷售渠道不暢、產業融合度不高等。

如何提升品質,打響常德茶葉產業的品牌?在交流會現場,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朱海燕發言:「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關注生態,常德的茶葉產業應趁勢掀起一輪新的發展熱潮。」她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茶對人們身體健康的作用不斷被揭示和證實。作為綠色天然、養生保健的飲品,茶的健康價值日益成為推進茶葉消費需求的強大動力。常德應充分挖掘「常德紅茶」對提升人類健康水平的巨大價值,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搶占發展制高點,讓歷史悠久的「常德紅茶」煥發新的生機。「常德主要的產茶區像石門壺瓶山、桃源烏雲界、澧縣太青山等地海拔普遍在1000米以上,常年雲霧繚繞,是茶葉天然的家園。」她繼續說道,當下,人們愈發關注生態、有機,「常德紅茶」要堅持走品質化道路,打造有機茶園,規範種植管理、規範採摘加工、規範質量標準、規範品牌包裝、規範等級體系,確保茶葉高品質。

來自一線的茶企負責人對市場的「晴雨表」感受更加深刻。君和茶業負責人說,他們的茶葉采自烏雲界大山深處,紅茶品質上乘。「正是因為如此,產品價格並不大眾化,經過努力,也沒有在電商渠道打開銷路」。這名負責人表示,公司也往電商這塊使過勁,投入了幾十萬元組建團隊開拓電商市場,結果效益並不明顯。

據了解,目前全市茶葉生產和銷售企業在淘寶、天貓、京東、微信等電商平台開設網店近百個,銷售單品數千個,小而散導致電商渠道銷售乏力。針對常德茶企在電商發展方面的困惑,易聯電商負責人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做品牌應立足天貓店,要聚集常德茶企優勢資源,抱團發展,這樣才能打響常德茶的品牌。」他認為電商的核心問題是流量問題,提升流量和轉化率是做電商的關鍵。單打獨鬥成本過高,他建議茶企整合資源,共同開設線上品牌店,分別推出引流款、常規款和利潤款,這樣既可減少成本,又有助於品牌推廣。「今年是直播元年,品牌宣傳推廣要體現茶葉產地『高山流水』的環境特色,直觀地讓消費者感受到生態、有機,從而激發購買的慾望。」

話音落,掌聲起。一劑發展的良方,引發眾人頻頻點頭。

【破題】 打造茶文化 占領制高點

當天的交流活動現場,「文化」「融合」等成為高頻詞。朱海燕說,茶葉是一片小小的葉子,但不僅僅是一片小小的葉子。茶是世界公認的三大健康飲料之一,全球有60多個國家產茶,30多億人喜歡飲茶,茶葉產業發展大有可為。談及當下常德的茶葉產業發展,朱海燕表示,凡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常德茶葉產業的發展正面臨大好的契機。任何產業的發展不能脫離時代背景,時下美麗鄉村建設、健康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戰役等都與茶葉產業發展相關。另外,常德處於北緯28度-30度之間,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及氣候環境,十分適合茶樹的生長。除了地理位置優越,常德深厚的文化積澱也讓人印象深刻。「你們看這河街,就是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啊!石門夾山茶禪一味、世外桃源農耕文化、歷代文人遊歷常德等都值得大力深挖、包裝與整合,給茶葉注入更多『文化』基因,賦予茶葉鮮活的生命力。」其次,常德目前匯聚了一批茶葉產業從業者,產業發展基礎紮實。她指出,部門和茶企要按照「科技+文化+產品」的思路進行謀劃,占據茶葉產業的制高點,使茶葉與旅遊、文化深度融合,讓人們走進常德,走進茶園,「可看、可喝、可體驗」。這位茶葉專家還很潮,經常前往全國各地學習考察,為當地的茶文化做直播。她直言,這場疫情過後,整個茶葉產業會經歷一番洗牌,「茶品不好、沒有文化底蘊的茶企會被淘汰,那些注重品質、有文化、有故事的茶企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首個國際茶日主題交流會現場。

作為一名愛茶人士,鄒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常德人傑地靈、山清水秀,好山好水孕育一方好茶,但是不會講茶故事,要把常德茶葉源遠流長、傳承有序的故事講出來。另外,茶葉的概念宜小不宜大,安化黑茶也是用地域命名,但是沒叫益陽黑茶,而是選擇了縣域命名。他們的概念叫得多響!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文化不是虛擬的東西,是外化於形內化於心的載體,不做大產業,開一間茶館就可觸摸到!這是茶館從業者哈英梅最真切的體驗。哈英梅是藏族人,來自青海藏區,也是澧縣媳婦,今年是她經營澧州老茶館的第七個年頭。因為接觸到了石門的「茶禪一味」,便萌生了開一個不打牌、不吸菸、不飲酒的純茶館。開業第一年,她規定凡是到茶館的客人都可以免費喝茶,但要遵循茶館不打牌、不吸菸、不飲酒的規定。不到一年,客人便盈滿茶館。如今,老茶館的茶客琴棋書畫皆通者有之,他們以各種形式義務為老茶館做著軟廣告,向新茶客傳遞著茶館是品茗、修身、養性的地方。

聽完大家的發言,市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徐郁平心意難平,他對與會的人員說:「發展好茶葉產業,實現自己的夢想,光有詩和遠方還不行,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堅實。常德有多年的歷史積澱,我們要經常交流,發掘亮點,共同打造常德的茶文化,通過茶、旅、文的深度融合,推動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