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有沒有人曾告訴你 如何提高靈敏度1~2個數量級?

小析姐 發佈 2020-05-08T06:27:09+00:00

寫在前面提高分析靈敏度幾乎是分析化學的一個永恆話題。有關法規方法對靈敏度有很高的要求正是這種要求促進了儀器的發展,而儀器的發展有使法規制定者提出更高的檢測靈敏度要求,這種互動是循環往復的。那麼在GC分析中有哪典提高靈敏度的方法呢?

寫在前面

提高分析靈敏度幾乎是分析化學的一個永恆話題。有關法規方法對靈敏度有很高的要求正是這種要求促進了儀器的發展,而儀器的發展有使法規制定者提出更高的檢測靈敏度要求,這種互動是循環往復的。那麼在GC分析中有哪典提高靈敏度的方法呢?

1樣品濃縮

樣品濃度低於儀器檢測限時,採用濃縮方法往往是提高分析靈敏度的有效途徑。比如分析水和食品中的殘留農藥時,其濃度常常是ppb(10-9g/ml)到ppt(10-12g/ml)級,即使採用不分流進樣注射5μL樣品。單一組分的絕對進樣量也難達到10-12g。一般GC檢測器是達不到這一檢測限的。所以必須對樣品進行濃縮.常用的方法有:(1)液-液萃取之後揮發溶劑,然後再定容;(2)用固相萃取(SPE)進行濃縮。這兩種方法均可使樣品濃縮幾個數量級,因而廣泛應用於實際分析中(參見《色譜分析樣品處理》分冊)。但這種濃縮方法的明顯缺點是費時、費溶劑、有可能損失樣品、以及污染環境。 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超臨界流體苯取(SFE)和固相微萃取(SPME)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色譜分析中。尤其後者被認為是無溶劑萃取方法,它可與GC直接聯用。實現自動分析。採用聚矽氧烷塗漬的萃取探頭,用於GC/MS分析。可檢側到水中1~20pg多環芳烴。這是一種很有用的樣品製備方法,目前已有幾種極性和非極性探頭塗層。

2使用選擇性高靈敏度檢側器

這也是色譜工作者提高分析靈敏度的常用方法。如分析含鹵素化合物時採用ECD,分析含氮和含磷化合物時採用NPD,分析含硫和含磷化合物時用FPD等。還可用AED、MSD等較高靈敏度的通用型檢側器(參見《氣相色譜檢側方法》分冊)。

3降低儀器系統噪聲

儀器系統噪聲通常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儀器本身。如檢測器噪聲、電路噪聲、色譜住固定相流失等;二是樣品基質。如食品萃取物中含有很多雜質。前者可以通過採用選擇性檢淵器和低流失色譜柱來實現抑制。後者則需要對樣品進行純化。如採用SPE技術.但這同樣有費時和樣品損失的問題。另外。還可以採用頂空進樣來消除樣品基質的干擾,但這些方法只能很有限地提高靈敏度。

4改進進樣方式

不分流進樣、冷柱頭上進樣和程序升溫進樣技術,它們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析靈敏度,同時簡化樣品處理步驟,近年發展起來的大體積進樣(LVI)技術更是一種有效提高靈敏度的方法採用比常規GC大幾十到幾百倍的進樣量(5~500μL)就可提高靈敏度一到兩個數量級。目前,很多商品儀器提供這種功能。

實現大體積進樣的方式:

涉及到毛細管GC時,人們都會強調柱容量問題。進樣量大時很容易造成超載,從而減低分離度、使峰形畸變,影響柱性能。但是對於濃度很低的樣品,超載問題只與溶劑有關。所以,只要有效地消除溶劑,不讓過多的樣品進入色譜柱,就可以加大進樣量,以提高靈敏度。這就是所謂LVI技術。有些儀器可配置專門設計的LVI進樣口,而另一些則是基於已有的進樣口設計,附加一些配件來實現LVI。無論何種配置,其原理都是相同的,一是基於冷柱上進樣,.二是基於FTV技術。

關於GC/MS 你應該知道這些!

GC/MS聯用儀,即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為現在最常用的化學分析儀器。在藥物,食品,環境領域中被廣泛應用,是水中揮發物質、半揮發物質,食品中農殘,香精香料等測試的主要工具。無論在定性還是定量上均有強大功能。

從第一台商業GC/MS問世以來,GC/MS的功能不斷擴展,加之計算機的發展使其軟體支持也十分完善。

但是在日常應用中,我們發現GC/MS的功能並未被完全發揮,或者說大家使用GC/MS來進行化學分析,但得到的結果並不是真正好的結果。

一般文獻上的方法都只會提供主要參數,如升溫程序,離子源的溫度等,其實在GC/MS的儀器設置中還有一些是比較重要,而且這些參數的設置應該隨測試的不同而不同。本文以如何提高GC/MS的靈敏度來討論儀器設置的重要性(儀器以安捷倫GC/MS7890/5973為例)。

如何新建儀器方法,許多儀器操作人員喜歡在已有方法的基礎上手動選擇需要修改的參數,這樣做往往會遺漏一些重要的參數設置。所以建議從儀器預設的預設方法開始編輯完整方法,如Agilent菜單中就有Edit enter method的選項。

1、首先的儀器參數為進樣量,一般的GC/MS方法都會是1ul,如果方法要求檢測線低,按照溶劑膨脹率也可以提高進樣量,但需要注意膨脹體積應小於襯管體積。

2、對於微量或痕量分析,我們會選擇部分流進樣,但脈衝部分流進樣的方式可以提供更窄的峰寬,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靈敏度。

3、升溫程序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溶劑聚焦的應用,設置低的柱箱初溫可以很好的起到溶劑聚焦,以減少峰寬的作用。

4、質譜參數的設定,EM電壓一般設定為Autotune的電壓,適當提高可以提高化合物的質譜響應。如果進行的定量分析,單純Scan的靈敏度較低,但是單純的SIM可能丟失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測試複雜基質可以通過Scan的數據了解基質的組成等。現在大多儀器都可以進行Scan和SIM的同時分析,在Scan和SIM的同時分析中特別應注意的是檢測器時間的分配,以Agilent的儀器舉例,參數sample rate應設置為1(單純Scan設為2)可以保證有比較好的時間分配,即能保證質譜數據的採集(峰的點數),也能保證靈敏度。SIM參數設置中,Dwell time會是比較重要的,一般需要保證每秒的掃描數大於2(峰寬為6秒,保證12個點)。

5、離子源的溫度對物質的靈敏度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般離子源溫度會設為230℃,但最新的離子源可以設到300℃,對化合物的靈敏度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內容來源:網絡 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與小析姐交流請添加微信:

18201399725

投稿請發送郵件到

zhaomin@vogel.com.cn

(歡迎業內人士踴躍投稿,將您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