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用這12張圖,教育了10億人

菏澤多禾牡丹種植基地 發佈 2020-01-25T10:10:38+00:00

特別是在浮躁的社會,如何獲得內心的幸福與快樂,應是每個人的必修課。7.當下哈佛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你感到沮喪,是因為對過去的不滿,而如果你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

來源:新華網


雖然幸福並非生活的全部,但我們應該知道獲得幸福的一些路徑。特別是在浮躁的社會,如何獲得內心的幸福與快樂,應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1. 感恩



很多人把感恩當成一種付出,其實感恩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2. 朋友



哈佛大學的一個研究結論就是,影響個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際關係。


3. 同情心



這個世界上本來是沒有什麼衝突的,當我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時,衝突便發生了。


4. 學習



大腦就如肌肉,鍛鍊越多收穫也越多。當我們的大腦充滿活力地思考以及運作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想不開心的事情,我們會變得更開心和滿足。


5. 解決問題



所謂的智慧與厚重,其實是各種挫敗的磨練,一個有深度的人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6. 做事



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中的多數由於環境等因素無法實現這一點!所以發現工作的價值與意義,是獲得幸福感的重要方法。


7. 當下



哈佛大學研究顯示,如果你感到沮喪,是因為對過去的不滿,而如果你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


8. 原諒



人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原諒與接納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是打開心結的唯一方法。


9. 深交



所謂的知己就是找一個真正懂我們的人! 所謂的聆聽就是進入到對方的內心世界,並讓對方知道你懂了,而不是放在心裡。


10. 承諾



承諾一方面是對自己,另外一方面是對別人的。如果幸福是一杯水,那麼承諾就是水杯。


11. 無條件的愛



我們都渴望愛與被愛,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缺愛,真正缺少的是愛與被愛的能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這背後是:接納、體諒、尊重;而不是占有、虛榮、依賴。


12. 愛自己



一個不會照顧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太會照顧別人,一個不會愛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具備愛別人的能力;而鍛鍊與休息,是對自己最起碼的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