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北京798包浩斯風格建築群

老豬的碎碎念 發佈 2019-12-30T01:21:20+00:00

2003年的某天,北京朝陽區酒仙橋798大山子藝術區舉辦了一個世界性的展覽會,世界各國很多著名的建築師、藝術家來參觀,包括了一位伊拉克裔叫扎哈哈迪達的英國籍女建築師,她說出了讓整個廠區感到匪夷所思的一個詞-「包浩斯」。

她說這個是包浩斯建築風格,然後她高興得手舞足蹈,流連忘返,看了整整一個下午,整個廠區她都看了,就一分廠、二分廠、三分廠、四分廠,這些房子都看了,她說這個是包浩斯世界上僅存的包浩斯工業建築群。718聯合廠副總工程師馮懷涵說,當時他聽到「包浩斯」這個詞的時候,心裡一直犯嘀咕,他竟然不知道跟他朝夕相處40年的老廠房是什麼包浩斯建築。

後來他查閱了當時718聯合廠的設計圖,查閱當時的主持的設計院—德紹工業設計院,果真,這個設計院就是包浩斯風格建築的大本營。

那這個包浩斯建築風格跟藝術又有什麼關係呢? 「包浩斯風格」實際上是人們對「現代主義風格」的另一種稱呼。主要的倡導的設計理論,就是藝術與技術的統一、設計以人為本以及遵循自然與客觀法則等。所以,那些包浩斯風格簡潔明了的舊廠房,有著寬敞明亮的大空間,正適合他們進行藝術創作和藝術展覽。

更為重要的是,建築風格本身體現出來的藝術氣息,能夠天然地吸引藝術者們,他們就像久違不見的情侶一樣,一見鍾情。在藝術家的眼睛裡,這些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所以你在798就會發現,這些藝術家們就建築的改造總是力圖符合自己的藝術作品,很多雕塑作品具有與舊廠房建築相似的冰冷感,加上未加工的粗石地面,很自然讓人融入建築與藝術作品的氣氛中,從而達到「藝術表達信仰」的目的。而隨處可見的塗鴉,則表現了藝術家們自由自在的創作狀態,同時這種對環境的非建築操作手法,更容易讓人融入藝術的氛圍中。

如今的798漸漸迷失在商業化大潮當中,當然時不時出現的創意展覽和高逼格的活動仍然能夠吸引無數文藝青年前往。但是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被高租金所逼走,使798漸漸脫離了藝術的純粹,而多了幾分迎合和銅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