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The Cut》原定冠軍是他

goojet 發佈 2020-05-10T04:53:45+00:00

最近,外國知名媒體人爆料,《Making The Cut》原定冠軍是24歲的Sander Bos。而評委Carine Roitfeld 透露了其實在第二集的時候就決定內定Sander Bos為冠軍,因為他的實力遠超其他的設計師,而且整個風格也更加高級,還能做高定,適合時尚硬照拍攝

最近,外國知名媒體人爆料,《Making The Cut》原定冠軍是24歲的Sander Bos。



而評委Carine Roitfeld 透露了其實在第二集的時候就決定內定Sander Bos為冠軍,因為他的實力遠超其他的設計師,而且整個風格也更加高級,還能做高定,適合時尚硬照拍攝。



事實上,Sander Bos是所有評委一致喜歡的設計師,他更是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可謂根正苗紅。



Sander Bos的設計原創度最高,沒有任何學習當下潮流設計師的做法,作品大膽地反映了不斷發展的時尚美感,他High Fashion而且設計一看就比較高端,設計師本身也比較年輕,可謂前途無量,時尚圈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設計師。



在比賽中,他每一期的表現也都非常完美,從來沒有面臨淘汰的局面。




Sander Bos設計融合了藝術時裝和未來主義,非常有高級時裝的概念,而且還有部分當代的街頭風尚的潮流,他顯然更值得被提拔。



而且來自比利時的Sander Bos 在參加比賽前在漢堡店做漢堡打工,對於真人秀來說,一個漢堡店打工的底層男孩靠才華贏得百萬美元也是更引起話題而且勵志,更會對這個節目造成正面影響的人選。



當然,阻擋著Sander Bos奪冠的人不是評委,而是這個節目的製作平台亞馬遜。



Sander Bos顯然是有藝術潛質的,但是亞馬遜是個講究商業的平台。


亞馬遜認為Sander Bos的產品製作起來成本會比較高,不適合量產,不適合網絡銷售。



而且Sander Bos 的才華是在高定領域的,他的設計不少潑墨,渲染的工藝,而這些都不是可以批量生產在網絡上銷售的成衣,並且亞馬遜只賣成衣。



其實節目組本來就已經安排了Sander Bos奪冠的勵志結局,漢堡店打工的男孩贏得百萬美元的獎勵。



不過,在倒數第二集的快閃商店挑戰中,Sander Bos的整個品牌不夠完整,過於年輕化,不適合亞馬遜主要的用戶(職場女性),在當時的挑戰中,Sander Bos所促成的交易量是最少的,這不得不讓亞馬遜臨時給節目組施加壓力,命令節目組改變冠軍人選。



Sander 僅僅注重女裝,成衣本身,這是他最大的短板,亞馬遜認為他是一個很好的設計師,但不適合運營品牌,更適合到大集團旗下擔任設計。


而其他的選手則有包包首飾,男裝女裝,鞋子,呈現了一個完整的品牌,這對於亞馬遜來說極為重要,因為他們想要確保對冠軍選手投資的百萬美元能夠有效應為亞馬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在「資方」亞馬遜的指令下,評委們不得不修改冠軍人選,所以這一季度的冠軍就改成了Jonny Cota,因為他更有商業可能性,在亞馬遜的快閃店挑戰中促成的銷量是最多的。



不過,Sander Bos如今也算過得不錯,他已經創立了個人品牌,不再需要回到漢堡店打工。



他也依靠著這個節目讓自己的作品出圈,登上不少小眾雜誌,也有了他的一批客戶。



只能說金子總會發光的,Sander Bos的未來也會越來越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