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能當爹?太子司馬衷,你什麼時候才能發現,你兒子是你弟弟

嘻哈快樂人生 發佈 2020-05-09T09:57:07+00:00

雖然謝才人和司馬衷春風幾度,但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讓人懷孕的可能性,畢竟不是很大。但讓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太子妃賈南風太陰毒,朝中大臣太沒用,自己的司馬氏子弟太子不爭氣。

雖然謝才人和司馬衷春風幾度,但十二三歲的小男孩讓人懷孕的可能性,畢竟不是很大。晉武帝只想把這位處於嫡長地位的傻兒子做個過渡,內心深處盼望小兒子司馬遹日後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帝位。

謝才人 劇照

但讓晉武帝始料不及的是,太子妃賈南風太陰毒,朝中大臣太沒用,自己的司馬氏子弟太子不爭氣。因此,他撒手一死,不僅晉朝很快分崩離析,自己最喜愛的皇太孫(或皇子),也最終死於賈南風的屠刀之下。

司馬遹 畫像

除了兒子眾多外,晉武帝其實還有個「明德至親」的胞弟——齊王司馬攸。

齊王司馬攸,本是晉武帝司馬炎的親弟弟,兩人同父同母,本屬血脈最濃的至親。當初,老奸雄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仍舊把持魏朝大權,以撫軍大將軍「輔政」。

齊王司馬攸 畫像

司馬師的親弟司馬昭見兄長沒有兒子,便把自己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兄長為子。司馬師東征西伐,不斷增擴司馬家族的勢力和功業,最終在平淮南文欽的戰役中病死軍中,時年四十八。晉朝受禪後,追封司馬師為景帝。

司馬師 劇照

司馬師死後,作弟弟的司馬昭也非善茬,他沒有聽從魏朝命其坐鎮許昌的詔命,忽然間自率大軍回師洛陽,得以進位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完全控制了魏朝的軍政大權。

司馬昭掌權時期,魏帝曹髦「造反」被殺,他又立魏宗室高貴鄉公為傀儡皇帝,所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司馬昭 劇照

司馬昭在魏朝獲封晉王,多次想把二兒子司馬攸立為世子。首先,司馬昭和哥哥司馬師感情篤深,常對左右人說:「天下,景王之天下也(當時晉未禪代,所說司馬師的諡號是景王而不是景帝)!」因此,他要立自己過繼給司馬師的二兒子司馬攸為世子,也是司馬昭想對過世的兄長有個交待(司馬師是司馬懿嫡長子,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依理也應承嫡);其次,司馬攸為人,「清和平允,親賢好施,」,聲名良好,才望都在司馬炎之上,是塊品質端良的好苗子。所以,當時司馬昭每次見到這位過繼給兄長的二兒子,都會拍著自己的座位,高興而親昵地稱呼司馬攸小名說:「桃符,這是你的座位啊。」

司馬昭 劇照

因此,司馬攸幾次差點被司馬昭立為世子。

由於司馬昭的親信左右何曾、賈充等固諫,盛稱司馬炎:「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司馬炎 畫像

畢竟奸雄血統,估計是何、賈等人說司馬炎「非人臣之相也」打動了一直想篡魏鼎的司馬昭的心,加之司馬炎畢竟是自己的嫡長子,最終,他仍沒有下決心把二兒子司馬攸扶上世子之位。

晉武帝司馬炎內心深處,估計是一直把這位端凝美姿容的弟弟齊王司馬攸當作最強的競爭對手。

王太后(王元姬) 劇照

知子莫若父,察子莫若母。司馬昭臨死,還掙扎著向司馬炎、司馬攸兄弟講解漢朝淮南王、魏朝陳思王(曹植)與當兄長的皇帝之間不相容的故事,勸誡二人友愛相扶。王太后臨死,也流著淚對司馬炎說:「桃符(司馬攸小名)性急,而你這位當哥哥的也不慈愛,如果我死了,恐怕你們兄弟必不相容。希望你能友愛自己的弟弟,勿忘我言。」

齊王司馬攸

齊王司馬攸,確實不是什麼矯情飾貌、潛藏野心的虛偽王爺。晉武帝踐祚後,獲封齊王的司馬攸統領軍士,撫寧內外,有匡濟大功。這個王爺本性仁德,每逢水旱災禍,對其封國的百姓,都會減免賦稅,恩養有加。平時,他對人謙虛謹慎,非常和藹,並不時勸諫哥哥晉武帝務農重本,去奢即儉。

朝內朝外,都為有這樣一個持重厚道、寬仁和氣的王爺而感到高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