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家長不妨適當放手,選擇「無聲教育」法

媽咪晴晴成長記 發佈 2020-01-02T19:37:24+00:00

我閨蜜家的孩子今年已經7歲了,這個孩子不僅懂事有禮貌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個人愛好也很廣泛,培養出這麼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得不說父母確實教育有方。我也曾經好奇地問閨蜜:「教育的秘訣到底是什麼?你家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

我閨蜜家的孩子今年已經7歲了,這個孩子不僅懂事有禮貌學習成績也非常優秀,個人愛好也很廣泛,培養出這麼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得不說父母確實教育有方。我也曾經好奇地問閨蜜:「教育的秘訣到底是什麼?你家孩子為什麼這麼優秀?」

閨蜜笑了笑對我說:「我的教育方法就是適當的放手,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空間」。我疑惑的問閨蜜:「孩子年紀這麼小,對孩子放手會不會害了孩子?畢竟孩子的自制力以及能力都不太強,如果沒了家長在旁邊督促很可能會出事的。」

閨蜜笑著對我說:「放心吧,孩子遠遠比你想像中要優秀,要強大」。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發現跟閨蜜的教育方法大相逕庭,我總擔心孩子會做不好一件事,總是習慣性地對孩子嘮叨或者直接包辦孩子的一切,如果說我的教育方法是有聲教育方法,那閨蜜的教育方法就是無聲教育法。

閨蜜信誓旦旦的跟我保證這個教育方法一定管用,於是我將信將疑的開始對孩子「沉默」,不再每天對著孩子嘮叨,也不再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只有孩子主動向我求助的時候我才會選擇幫一幫孩子。

這個教育方法大概實行了一個月左右我突然感覺孩子獨立能力越來越強了,她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很多事了,只不過以前的我總擔心孩子會做不好,所以習慣性地幫孩子做讓孩子沒有施展的機會,原來孩子早在不知不覺間長大了。不再對孩子嘮叨之後我也神奇地發現我的內心也更加從容了,不會每天都活在擔心孩子的焦慮中。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跟我一樣,總是擔心孩子會做不好一件事,所以乾脆就自己動手幫孩子做,其實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害了孩子。我曾經覺得孩子還小現在幫他做不要緊,等他長大之後就教育他自己做,結果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想法簡直是大錯特錯。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曾經對上千名兒童從出生到成年進行了追蹤研究,結果他發現:在五歲之前人的智力是發展最迅速的一個時期,如果說一個人在十七歲的智力是100%,那麼孩子在四歲之前就已經擁有50%的智力,在四歲以上到七歲以下的這個年齡段會繼續獲得30%的智力,在七歲以上到十七歲以下會獲得最後的20%。

在我們國家也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老話指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樣的觀點。

所以說教育孩子必須要從小抓起,家長不能一直把孩子當作孩子看待,也要適時地對孩子放手,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果等孩子大了之後再教育,很可能就會錯過最佳的教育時間。

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只會害了孩子

知名女星馬雅舒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女兒已經將近四歲了依舊不會自己脫褲子,也不會自己上廁所,自理能力特別差勁,甚至還被幼兒園的老師「委婉勸退」,老師表示如果孩子不能在兩個星期之內學會自己上廁所,那麼孩子就有被退學的風險。

母親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天性,但是馬舒雅的愛有點太過了,完全不給女兒鍛鍊自己的機會,讓孩子一點自理能力都沒有,難道這是真正的對孩子好嗎?

想讓孩子變優秀?家長可以嘗試「無聲教育」法

1.相信孩子的能力,適當放手

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孩子,解放孩子。」

父母終究會有老去的那一天,也有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天,不可能會永遠陪伴著孩子,所以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生活在這個世界,父母必須做到及時放手,不要總把孩子當作孩子來看待,你要相信他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脆弱,適當的放手可以收穫孩子帶來的驚喜。

2.適當的閉嘴

心理學有個現象叫做「超限效應」,意思指因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父母不停的嘮叨很可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做事情越來越差勁。而且一味的嘮叨還會讓孩子失去傾聽的耐心,所以父母可以適當的閉嘴,不要總是指揮孩子做事情,而是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去做。做不好沒關係關鍵是要讓孩子有勇氣獨立面對問題。

3.父母以身作則

印度前總統甘地夫人曾說: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如果他們尊重你、依賴你、他們就是在很小的時候也會同你合作。

比如說你希望孩子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那麼身為家長的你也要經常讀書才可以,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薰陶下孩子也很容易會對閱讀感興趣,所以家長沒必要不停地嘮叨孩子,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影響孩子。

前段時間《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武亦姝再次登上了微博熱搜,原來是因為這個小女孩已經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一時之間「才女」的名號被廣為流傳。

武亦姝為什麼可以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拿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又為什麼又成功考入清華大學?仔細研究之後發現武亦姝的成功跟她的家庭教育分不開關係,武亦姝的父母也是非常愛讀書的人,他們也沒有刻意培養武亦姝的閱讀習慣,只是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孩子,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

總結:孩子在一到兩歲的時候是比較需要父母的,可是在兩歲之後孩子會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只要有了自我意識這個孩子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父母從這一刻起就不能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總是幫孩子包辦好一切。

在孩子兩歲之後可以讓孩子自己吃飯或者自己上廁所,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父母唯一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不要害怕任何事,勇敢大膽的去做,父母永遠在他身後支持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