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神趙雲謝幕之戰:諸葛亮北伐最強利劍,遺憾馬謖痛失街亭?

白馬晉一 發佈 2020-05-09T11:50:03+00:00

蜀漢政權面對的是三個方向的進攻,東邊東吳,北邊曹魏,南邊蠻人。當時趙雲軍中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將士,趙雲推辭道:「我軍失利,為何要賞賜呢?

文:追風怒放(作者原創授權)

老將趙雲的謝幕之戰,正史頗為悲壯,《三國演義》里更加盪氣迴腸……

劉備建立的季漢政權經歷了夷陵大敗後,雪上加霜,光復漢室的大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兩漢423年的江山風雨飄搖,到了崩潰的邊緣。

蜀漢政權面對的是三個方向的進攻,東邊東吳,北邊曹魏,南邊蠻人。朝中還有益州本土士族在朝堂上的內鬥。大廈將傾之際,幸虧三個受劉備知遇之恩的能人尚在人世,季漢政權得以保留。

他們分別是諸葛亮,趙雲和魏延。漢中有魏延滴水不漏的布防,曹魏始終沒法拿下漢中。江州有趙雲固若金湯的抵抗,陸遜無力西進,東吳想拿下西川和曹魏搞南北朝的企圖破產。諸葛亮沒了後顧之憂,輕輕鬆鬆平定蠻人叛亂。蠻人叛亂一平定,朝中益州士族也就和荊州派達成和解,而劉禪認了吳毅吳班當國舅,朝中東州派,益州派,荊州派達成了暫時的一致。(劉禪的母親是甘夫人,劉備和劉璋嫂嫂吳夫人生的劉永和劉理才是吳班吳毅的親外甥)。

蜀漢眼前的危機解除了,而且經過擴充,人數已經有十多萬。接下來,就是北伐曹魏,恢復漢室了。除了江州和南中的防禦外,諸葛亮能拿出10萬人北伐。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風險巨大的子午谷奇謀,但是蜀漢軍隊比起曹魏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沒有強大騎兵,尤其是沒有強大的戰馬。諸葛亮的10萬人里只有1萬不到精銳騎兵,分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6大兵種,大多是馬超從西涼帶來的。第一次北伐也是勢在必行,因為再不北伐,戰馬都要老死在馬廄沒法志在千里了。而進攻關中,就是今天的陝西南部,在關中平原作戰,這1萬騎兵加9萬步兵的蜀漢大軍無異於送死。

怎麼辦呢?諸葛亮當初和劉備早就商量好了,打隴右(今甘肅東南部)。隴右雖然土壤貧瘠,糧產低下,但是打隴右好處多多。

1.隴右多為丘陵地形,曹魏的優勢騎兵無法展開,而慣常山地戰的蜀軍能發揮作用。

2.拿下隴右能得到當地和胡人的戰馬,訓練一支騎兵,還能切斷曹魏關中兵團的戰馬來源,相機和關中兵團決戰。

3.隴右雖然人口不多,但是連接羌胡,可向被曹魏欺負的羌人胡人就近補充兵員,而且羌人胡人的牛羊可以當糧食補充軍糧。而且當地被曹魏欺壓,對漢朝的好感遠遠大於曹魏。

4.東漢中期的一場武都大地震讓西漢水改道,萬一真的前進失利,可以靠西漢水兩天內退回漢中迅速布防。諸葛亮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北伐,姜維11次北伐中的9次都是從西漢水迅速撤回的。

5.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萬一成功了,長安丟失,曹魏的頭號敵人將從東吳變成蜀漢,將提前引發漢魏戰略大決戰,蜀漢政權沒有強大的騎兵,根本不適合決戰。而打下隴右,對曹魏的影響沒那麼大。

那麼,該如何北伐呢?僅剩的騎兵該怎麼使用呢?彼時的馬超已經去世,姜維還沒加入,蜀漢大將多為南方人,但是蜀漢僅剩一員懂騎兵的北方大將,常山趙子龍。這個時候,魏延38歲,諸葛亮48歲,趙雲68歲(三國演義里說他76歲,這個年齡得比劉備大8歲啊,趙雲不會比劉備年齡大,劉備如活著也得68歲。)

諸葛亮的戰術規劃是這樣的,當時曹魏的關中兵團大多被調到荊州對東吳作戰,隴右兵團大多在戍邊和羌人胡人作戰。諸葛亮讓趙雲鄧芝帶全部騎兵出褒斜道佯攻關中平原的眉縣,自己帶主力八萬進攻隴右。那麼如果趙雲遇到了曹魏騎兵怎麼辦?沒事,趙雲帶領的騎兵都是10年前和馬超大戰過曹操的,再不打仗就真的沒法打仗了。所以關中兵團不可怕,可怕的是曹魏的特種部隊虎豹騎。諸葛亮曾在長江邊見到過曹操虎豹騎的威力,早就準備了10連發的諸葛連弩。

果然,當曹魏的偵察兵趙雲大軍出現在褒斜道時,魏國朝堂震動,關中兵團指揮官曹操養子曹真迅速讓東吳前線的關中兵團撤回,隴右兵團也馳援關中。筆者覺得子午道應該也有曹魏的偵察兵,起碼能迅速在長安布防,魏延沒有攻城工具,只能詐降才能進入長安了。扯遠了,隴右兵團由於馬好,所以先到了眉縣,諸葛亮偵知隴右兵團調動,迅速出擊,拔掉了涼州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隴右兵團總司令郭淮只能逃遁關中。魏國朝堂一瞬間驚呆了。

而此時東吳前線的關中兵團也到達了眉縣,但是曹魏大軍馬上傻眼了,趙雲的部隊不是主力,卻有主力作戰的威猛,隴右兵團和關中兵團被趙雲死死拖住,想讓虎豹騎突襲趙雲,虎豹騎人數也有數千,趙雲的騎兵充其量才一萬,不能硬拼,就撤進褒斜道,大喊一聲「放箭」,進去的虎豹騎都成了篩子,然後趙雲的騎兵再出褒斜道,狠狠地阻擊關中兵團和隴右兵團,當曹魏兩大兵團追進褒斜道,又是一聲「放箭」,兩大兵團無奈退出,趙雲的騎兵再追出去狠狠衝擊他們。

魏國皇帝曹睿無奈,調動五子良將中僅剩的一員老將,65歲的張郃帶中原兵團馳援隴右,讓關中兵團就地對付趙雲。而《三國演義》原著中,趙雲更是盪氣迴腸,曹魏這頭是西涼人韓德來阻擋趙雲,看到趙雲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頭,就讓長子單挑趙雲,被趙雲輕輕一槍捅下馬,韓德二子挑戰,也被趙雲輕輕一槍挑下馬,韓德三子四子氣的沖向趙雲也被趙雲挑下馬,韓德看到自己還沒孫子,四個兒子都被趙雲殺了,忘記叫士兵衝鋒,自己就來殺趙雲,也被趙雲擊殺下馬。趙雲大軍掩殺過去,魏軍崩潰。

咱們再說回正史,趙雲很快發現魏軍不往隴右方向增援了,而是專門對付他,就不敢掉以輕心,但是魏軍攻勢日益猛烈,趙雲軍隊在箕谷失利。這個時候,丞相從漢中發來了撤軍命令,原來馬謖自作聰明,被張郃鑽了空子,街亭失守,武都陰平失守,丞相已經帶三郡百姓撤回漢中布防,趙雲的牽制行動已經毫無意義。

趙云然後撤軍,親自斷後又燒毀棧道阻止魏軍的追擊。撤回的兩路蜀軍,諸葛亮的主力兵敗如山倒,又狼狽又亂,損失的部隊在2萬左右,輜重很多都丟了,而趙雲帶的偏師只損失了一千多人,輜重都在。曹魏亦損失四五萬人左右。

諸葛亮看著趙雲帶的部隊這麼齊整,大為驚嘆,副將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需沒有遺失,人員無亂,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將士,趙雲推辭道:「我軍失利,為何要賞賜呢?請將其物全入府庫,在十月的時候再給眾人做冬衣。」諸葛亮因此大為稱讚。

首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自貶為鎮軍將軍。10個月後,陳倉之戰,趙雲病重沒有參加。第二年,就是公元229年,趙雲去世。如果趙雲能多活幾年,諸葛亮的北伐可能會更給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