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能力貧困」多發力

江南都市報 發佈 2020-05-09T15:44:43+00:00

貧困,從表面看,就是收入低;從實質看,則是貧困主體缺乏脫貧致富的手段與能力。當前,我們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穩定脫貧,就應當瞄準「能力貧困」多發力,讓貧困群眾獲得持續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把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貧困,從表面看,就是收入低;從實質看,則是貧困主體缺乏脫貧致富的手段與能力。當前,我們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穩定脫貧,就應當瞄準「能力貧困」多發力,讓貧困群眾獲得持續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把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貧困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窮」,它還意味著缺乏有效參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能力,如市場參與能力差、金融知識匱乏、風險接受程度低等。這種能力上的缺陷,可能導致貧困主體有權利也不知道如何實現、有機會也不懂得如何把握。在某貧困鄉鎮,金融機構計劃每年為當地貧困群眾提供總額1000萬元的扶貧無息貸款,但幾年過去,這筆款項沒有貸出去1分錢。究其原因,當地大部分貧困群眾不知道拿到貸款以後該幹什麼,更擔心自己還不上,結果享受不到這項政策的紅利。行為能力的不足,往往會讓貧困主體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一些人甚至因此喪失脫貧致富的信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擺脫「能力貧困」,根本途徑是通過教育手段提升貧困主體的生存發展能力,讓他們從思想上突破「貧困文化」的束縛。現實中,因受教育程度低而發生貧困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有的人缺乏衛生健康基礎知識,做不到優生優育,導致貧困代際傳遞;有的人在民事糾紛中不知道如何依法維權,因經濟利益受損而致貧;有的人對現代信息技術不會用、不願用,有了好產品也賣不出去;等等。要排除這些致貧因素,實現穩定脫貧,必須發展教育「拔窮根」,激活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扶貧必扶智,治窮先治愚。一方面,在實現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全覆蓋的基礎上,應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切實解決一些地方教學條件差、教師隊伍建設滯後等問題,逐步實現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將「精準」理念運用於教育扶貧當中,聚焦建檔立卡等貧困人口,瞄準教育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確保他們接受與自身需求相適應的教育或培訓。比如,有的地方將貧困戶參與培訓的情況和效果與扶貧考核掛鈎、與物質幫扶掛鈎,激勵貧困戶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就業、增收能力。實踐證明,物質上的貧窮只是暫時的,只要人們有通識性的知識,掌握專業性技能,就能夯實持續發展的基礎,生活就會有奔頭。

讓貧困主體走出「能力貧困」,還要解決精神貧困問題。在貧困地區,少數人還存在「等靠要」思想,坐等「輸血」,甚至「言必稱貧、以扶求扶」,成為脫貧攻堅中的難點問題。對此,我們應堅持促進「志智雙扶」有效結合,通過教育培訓、典型示範、改進幫扶方式、推行文化倡導、強化組織帶動等舉措,進一步加大內生動力的培育力度,幫助貧困群眾樹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等意識,激勵貧困群眾立志氣、強底氣,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造血」功能,真正走出貧困的惡性循環。

執筆人:江西日報首席評論員 范嘉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