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歸來 留存記「疫」—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向天津博物館捐贈疫情見證物

同城訊息站 發佈 2020-05-23T18:44:21+00:00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建國,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牛遠傑,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張玲,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陳兵、陳康寅及援鄂醫療隊醫護捐贈代表出席儀式。



白衣執甲,無畏無懼逆風行;英雄凱旋,珍貴記「疫」慷慨贈。

5月12日下午,天津博物館迎來首家以集體名義捐贈抗疫見證物的單位——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莊嚴而隆重的「抗擊疫情見證物捐贈儀式暨共建單位簽約儀式」在天津博物館舉行。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建國,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牛遠傑,天津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卓,天津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張玲,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陳兵、陳康寅及援鄂醫療隊醫護捐贈代表出席儀式。

「抗擊疫情見證物捐贈儀式暨共建單位簽約儀式」

在天津博物館舉行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積極響應市衛健委號召,聞令而動,義不容辭,迅速集結53名醫護骨幹於2月9日與全市共300名醫療隊員一同搭乘專機千里馳援武漢,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病魔較量、同時間賽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援鄂請戰書、寫滿簽名的院旗和防護服、武漢市江岸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贈送錦旗、武漢公交司機家屬感謝信、紀念冊等16件套防疫物品見證了他們的英雄事跡,也珍藏著他們寶貴的人生記憶。返津後,他們選擇將這份個體的,同時也是集體的記憶,珍重託付給天津博物館,讓後代了解和銘記這段特殊的時代記憶。

「在武漢的這段時間,是我們每名醫療隊員這一生最為寶貴的經歷。當得知天津博物館要推出一個天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我們全體援鄂醫療隊的隊員都非常踴躍地,把有紀念價值和意義的物品捐出來,目的就是向咱們天津人民匯報一下我們在武漢的工作情況。」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保健醫療部醫生王仲言在儀式上發言稱。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外科學科護士長李傑作為護士代表,講述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難忘經歷,分享了見證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天津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簽名的防護服、隊旗等

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代表天津博物館接受了院方的捐贈,並表示:「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是天津博物館的近鄰,也是疫情見證物首個捐贈單位。我代表天津博物館對貴院的大力支持與慷慨捐贈表示由衷的感謝,天津博物館將妥善保存這批見證物,將奉獻精神、拼搏精神、愛國精神發揚光大!」隨後,天津博物館與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簽署了合作共建協議,進一步加強合作,共謀發展。

陳卓代表天津博物館接受了院方的捐贈

捐贈儀式結束後,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院方領導及援鄂醫護代表們參觀了天津博物館高端展覽「探尋印加帝國的起源——安第斯文明特展」。2020年2月21日以來,天津博物館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抗疫見證物,現已徵集到各類見證物300餘件,這些珍貴的見證物為正在籌備中的「天津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暫定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徵集活動仍在進行中,歡迎社會各界與我們聯繫。

援鄂醫護人員代表參觀了「安第斯文明特展」


轉載說明:本文轉自《天津博物館》,有任何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