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喜歡攻擊別人?

壹點靈 發佈 2020-02-28T16:27:42+00:00

憑藉網際網路的匿名性和便利性特點,人們在使用網絡時會表現出一些不良行為, 嚴重地影響身心健康, 其中, 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就是典型之一。

2月9日,譚松韻工作室出具聲明,敬告網友好自為之。

不久,楊紫工作室也發布聲明,警告心懷惡意的人員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之前,還有鄭爽重開微博,粉絲卻罵到了鄭爽爸爸微博之下。

為什麼網絡攻擊屢禁不止?

這些黑粉,究竟為什麼「喜歡網絡攻擊」?

有數據顯示,約 75%的青少年和 58%的大學生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出現過網絡攻擊行為(Chapin, 2016; Kokkinos, Antoniadou, & Markos, 2016)。

今天,談談大學生群體中的網絡攻擊行為。

憑藉網際網路的匿名性和便利性特點, 人們在使用網絡時會表現出一些不良行為, 嚴重地影響身心健康, 其中, 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Online aggressive behavior)就是典型之一(李冬梅,雷靂, 鄒泓, 2008; Kessel, Donnell, & Sminth, 2015)。

這裡指的網絡攻擊行為指的是,大學生利用信息溝通技術對他人進行有目的性的傷害, 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並且這種傷害行為是他人極力想避免的。

按照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Bandura, 1977), 個體主要通過觀察學習的方式獲得暴力攻擊行為的圖式。



在日常生活中, 當個體直接暴露在暴力環境的刺激下, 就會內隱性的習得攻擊行為的圖式, 這種圖式隨後會經過認知系統的深層加工, 並逐漸內化為個體穩定的攻擊圖式。

當這些個體在使用網絡時, 他們會憑藉著網絡的匿名性和便利性特點(李冬梅 等, 2008), 將這些內隱學習來的攻擊圖式再現, 從而產生網絡攻擊行為。

暴力環境接觸是個體攻擊行為產生的主要前因變量, 它對於個體攻擊行為的產生起著重要的解釋作用。

此外,反芻思維也是導致網絡攻擊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

反芻思維(Ruminative responses)指的是,個體反覆地關注與自身有關的消極情緒、思想或者行為狀態, 並對這一消極的狀態反覆地思考前因後果, 但個體並不積極地去考慮如何解決現實問題, 是一種適應不良的反應風格(Nolen-Hoeksema, 1991)。

實證研究表明, 反芻思維不僅與暴力環境接觸呈顯著的正相關, 而且暴力環境接觸是反芻思維的主要預測變量之一。

基於網際網路的研究發現, 網絡暴力環境接觸的青少年會反覆思考被欺負的場景, 出現反芻思維。

反芻思維是青少年網絡受欺負與抑鬱之間的中介變量(Feinstein, Bhatia, & Davila, 2014; Ruddle, Pina, & Vasquez, 2017; Sotelo & Babcock, 2013)。

基於護士群體的研究發現,工作場所的暴力環境接觸、暴力次數等對反芻思維均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袁芬芬, 吳惠萍, 黃茜茜, 2016)。

此外, 相關研究表明, 反芻思維不僅與青少年手機成癮、睡眠質量有關, 而且會導致青少年出現自殺意念, 甚至攻擊行為、網絡欺負行為等, 反芻思維是誘發青少年網絡攻擊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劉慶奇, 周宗奎, 牛更楓, 范翠英, 2017; 劉旺, 田麗麗, 陸紅, 2014; Eisenlohr-Moul, Peters, & Dewal, 2016; GarcíaSancho, Salguero, & Fernández-Berrocal, 2016; Peters, Smart, Eisenlohr- moul, Geiger, Smith, & Baer, 2015; Slavish & Graham-Engeland, 2015)。

按照一般攻擊模型理論的觀點(General Aggressive Model, GAM), 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的產生與環境中的輸入變量(如暴力環境接觸、攻擊性環境等)及個體的信息加工過程(如反芻思維、敵意認知等 )有 關 (DeWall, Anderson, & Bushman, 2011)。



當大學生接觸暴力環境時,他們會將知覺到的暴力信息以輸入變量的形式輸入到信息加工機制中, 這些暴力性信息會刺激大學生的信息加工機制, 促使大學生持續性地思考這些暴力事件帶給自己的各種危害和創傷,也就導致大學生出現反芻思維,反芻思維的出現就會導致他們執行功能受損、心理生理出現障礙,攻擊圖式被激活,進而導致大學生的注意範圍縮小,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當他們在使用網絡時,他們會按照激活的攻擊圖式的指引,對他人實施網絡攻擊行為(Dickson, Ciesla, & Zelic, 2017; Whitmer & Gotlib, 2013; 陳 驍 , 馮正直 ,2015)。

特質道德脫離理論認為,當大學生處於暴力性刺激較強的環境時,網絡道德水平較低的個體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衝動水平較高,容易表現出網絡攻擊行為,而網絡道德水平較高的個體能理性地分析攻擊行為帶來的不良後果,進而控制認知衝動,降低負性情緒體驗,從而抑制攻擊行為的出現。

因此, 當大學生暴露在暴力性刺激線索之下時, 其所出現的網絡攻擊行為與其網絡道德水平的高低性調節有關(Egan, Hughes, & Palmer, 2015; Ogunfowora & Bourdage, 2014; Wang, Lei, Yang, Gao, & Zhao, 2016; 金童林 等, 2017)。

網絡道德(Internet moral)指個體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需要恪守的道德規範,這種道德規範來自於社會輿論、傳統習慣等,並最終內化為內心的道德標準,它能調節個體在使用網絡過程中的言行(羅曉玲, 2007)。研究表明,大學生網絡道德意識薄弱, 網絡道德水平相對較低,網絡道德觀念不強,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多的網絡失范行為(朱琳, 2016)。此外,大學生網絡道德可以顯著地預測網絡偏差行為,也可以預測網絡欺負行為(馬曉輝, 雷靂, 2010; 葉寶娟, 鄭清, 姚媛梅, 趙磊, 2016)。

因此,基於特質道德脫離理論,我們可以認為,暴力環境接觸對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產生作用的同時,還受到網絡道德的調節。

大學生暴露在具有暴力性刺激的線索下,會自動化的習得攻擊行為知識結構,並且這些暴力性刺激會不斷地改變大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這就導致大學生的認知出現充突,內部心理機制的平衡被打破,為了適應這種平衡被打破的狀態,大學生必須被動地學習新的認知觀念,接受攻擊行為的圖式,以緩解內心的緊張和焦慮。

當大學生自動化的習得了攻擊行為的圖式之後,這就會導致大學生生理喚醒,出現認知衝動,對攻擊行為的後果估計不足,出現「暴力脫敏」現象,進而出現嚴重的攻擊行為或罪錯行為等,攻擊行為的出現會增強個體攻擊圖式的練習效應 形成攻擊行為的長時效應, 並最終儲存內化成個體長時記憶信息中的一部分 (Carnagey, Anderson, & Bushman, 2007; 吳曉燕 等, 2012)。

當然,在目前的網絡社交環境下,存在著諸多的暴力刺激信息,大學生對這些信息的識別能力通常不高,這些信息隨著網絡的匿名性特點隨意傳播,形成了一種惡性的「暴力循環」。

因而, 大學生很容易接觸到這些暴力信息,也很容易暴露在網絡暴力的環境下,這就導致大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關於網絡攻擊行為的認知圖式,進一步降低對網絡攻擊行為的控制感,出現道德推脫現象,並最終對他人實施網絡攻擊行為(Mcmahon, Felix, Halpert, & Petropoulos, 2009; 金童林 等, 2017)。

這一整個網絡侵犯過程使大學生內化的網絡攻擊行為圖式得到再現,他們在此過程中滿足了畸形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強化了網絡攻擊行為的認知表征,並進一步使大學生的網絡攻擊行為圖式更具體,同時增強了網絡攻擊行為圖式在記憶中存在的長期性。

在日常生活中,當大學生接觸了暴力事件時,他們會在腦海里重複性地思考這些負性刺激,重複性的思考就會導致大學生的注意範圍縮小,認知能力減弱,對於外界的各種刺激敏感度下降,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於負性刺激的深度關注,進而導致大學生出現反芻思維。

反芻思維的出現會導致大學生部分社會功能受損,人際交往功能退化(Dickson, Ciesla, & Zelic, 2017; Whitmer & Gotlib, 2013; 陳 驍 ,馮正直 ,2015), 因而他們不能進行正常的人際交流,對他人容易產生敵意性的認知偏差,促使敵意水平升高,攻擊性增強,當他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憑藉著網絡的匿名性和便利性,他們將現實生活中無法排遣的消極情緒肆意地發泄給網絡環境中的其他個體,對他人實施網絡攻擊行為(Eisenlohr-Moul et al., 2016; García-Sancho, Salguero, & Fernández- Berrocal, 2016; Guerra & White, 2017; Peters et al., 2015)。

此外, 按照自我監管執行功能模型的觀點(Wells & Matthews, 1996), 大學生長期接觸暴力環境,這會潛移默化地促使攻擊性人格的形成,具有攻擊性人格傾向的大學生遇事不能冷靜,容易產生暴力認知和暴力情緒,導致個體自我監管執行功能的失效, 出現反芻思維,認知水平下降,衝動水平升高,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對行為產生的後果不能合理地預估判斷,以及對行為的應對策略也不能正確合理地制定,因而他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極容易表現出網絡攻擊行為。

資料來源:

暴力環境接觸對大學生網絡攻擊行為的影響: 反芻思維與網絡道德的作用*

金童林 1,2 陸桂芝 2 張 璐 2,3 烏雲特娜 1 金祥忠 4

(1 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呼和浩特 010020)

(2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哈爾濱 150025)

(3 信陽學院社會科學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0)

(4 國網吐魯番供電公司, 新疆 吐魯番 83800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