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整個西方是活在恐懼中,蘇聯研發出嚇人武器,一炮就可滅一個軍

鼎盛沖天飛豹 發佈 2020-01-23T05:28:33+00:00

提到冷戰奇葩武器,就必須要提一下美國的「原子安妮」核大炮。這種編號為M65的280毫米口徑重型拖曳式火炮被設計用來專門發射280毫米272公斤核炮彈,射程30公里,當量15000噸,爆炸半徑11.3公里。

提到冷戰奇葩武器,就必須要提一下美國的「原子安妮」核大炮。這種編號為M65的280毫米口徑重型拖曳式火炮被設計用來專門發射280毫米272公斤核炮彈,射程30公里,當量15000噸,爆炸半徑11.3公里。

雖然「原子安妮」在1953年5月25日上午8點30分進行的唯一一次實彈測試照片被永載史冊,但該炮作為一種戰術核武器遠稱不上成功;一是於280毫米核炮彈屏蔽層較薄,會對炮手造成輻射影響。

外加M65龐大笨重,口徑與美國陸軍155毫米和203毫米火炮都不兼容,因此「原子安妮」僅製造了20門;在服役期間被有限部署在西德和韓國,很快在1963年隨著新型戰術核飛彈的發展而退役。

其實,蘇聯在核大炮的發展與使用上遠比美國來得大膽和誇張;雖然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也研製出誇張的自行核火炮以及自行核迫擊炮,但他們很快意識到這種超大口徑核火炮在操作上存在嚴重缺陷,無法使用化。

因此除了大力發展戰術核飛彈之外,蘇聯人還決定為陸軍炮兵部隊的現有裝備研製核炮彈,讓常規炮兵部隊使用標準火炮就能發射核炮彈,獲得戰術核能力。

經過一番緊張技術攻關後,全蘇實驗物理科學研究所(RFNC-VNIIEF)在1965年成功將核彈小型化,研製出152毫米ZBV3核炮彈。它採用標準化設計,可被多種型號的155毫米火炮發射。

炮彈當量1噸,最大射程17.4公里,可以說一炮可毀一個軍。在嘗到核炮彈標準化帶來的甜頭之後,蘇聯人又研製了180毫米的ZBV1,適用於S-23拖曳式火炮和MK-3-180岸防炮,最大射程達45公里。

同時適用於2S7自行火炮和B-4M拖曳式火炮的203毫米ZBV2,射程為18公里至30公里,最後還有用於M-240和2S4迫擊炮的240毫米ZBV4,正常最大射程9.5公里,火箭助推增程時為18公里。

上述標準口徑核炮彈的型號之多,裝備範圍之廣令人咂舌,充分反映出蘇聯準備全面核大戰的戰略思想,而它們的出現和大量生產是讓整個西方活在恐懼中。

直到冷戰結束後的1993年,這些核炮彈才退出俄羅斯軍隊的裝備序列,隨後的銷毀工作持續了好幾年,2000年俄羅斯才報告說幾乎銷毀了所有的核炮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