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有「風骨」,力求藝術高度,淺析風骨的三方面表現

藍鷹書畫 發佈 2020-05-15T14:24:26+00:00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國畫有「風骨」,力求藝術高度,淺析風骨的三方面表現文/秋香在文學當中有著對於風骨的描述,是一種美學要求,其中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風骨的描述為「用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點出風骨在文學上的藝術形式。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國畫有「風骨」,力求藝術高度,淺析風骨的三方面表現


文/秋香

在文學當中有著對於風骨的描述,是一種美學要求,其中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風骨的描述為「用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點出風骨在文學上的藝術形式。

實際上在畫論當中,也有風骨的建設,是一種對於藝術高度的追逐,可從三方面的表現得以領略風骨對於畫卷的影響力。

一、見之章法

風骨的形象可以在章法中呈現,如果能夠從結構當中兼具風和骨兩種形態,那麼便能在靈活中顯現出作品的運動感。

所謂章法中的風講究氣勢,需要畫家在營造氣韻時,能夠從起步階段就對山石流水等意象進行氣勢的營造,或磅礴或恬淡,各有各的魅力。

而所謂骨,便是講究骨力,能夠將構圖當中的重要物品展現出來,在層次、筆墨的搭配下,將畫中重點得以突出,呈現出的畫面便有了靈動的主旨。

二、見之筆墨

筆墨中的風骨,其實要從筆墨形態中進行分析。所謂的風可以指代風格,也可指代形式,細膩或豪放,留白或填滿。

這些都是筆墨的表現形態,其實也能看出風是氣質的一種凸顯,代表的是畫家本身的思想和技法的展現。


而骨則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從筆墨的走勢中窺出行跡,柔中見剛、富有框架又或者是沒骨入筆,朦朧造勢,沿用怎樣的骨法,看得是畫家日常筆觸的選擇。

三、見之精神

在精神層面也可看到風骨,這便和文學中的風骨有著共鳴之處。中國文化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一向積極,十分強調作者的精神感受在藝術作品中的表達,如果能夠將畫家精神和現實物象相結合,達成的作品表現便有著更為突出的吸引力。

精神層面的風骨其實是作者內心的一種流露,直抒胸臆又或者是撥雲見日,在不同的選擇間呈現出的審美感也不同。

但是都是對於作品中景致的感慨,能夠藉助於「風骨」更好地領略到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涵,當然對於審美的磨礪也有著提升作用。

謝赫在《古畫品錄》的序言中曾指出品評畫作的六個標準,其中含有「氣韻生動」和「骨法用筆」兩點,也被不少人視為塑造風骨時候的標準。

然而從概念中理解並不難,真正用於繪畫時,則需要在理解之上去多加練習,方能達到更高的藝術高度。

—END—

本平台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