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離開太陽系有多難?三個制約因素,每個都讓人絕望

怪奇菌 發佈 2020-05-23T09:37:29+00:00

總的來說,限制人類離開太陽系主要有三個關鍵點,然而就目前人類科技水平來看,這三個制約因素每個都幾乎無解、每個都讓人絕望,因為這意味著人類文明的火種最終會在太陽系這座孤島上慢慢熄滅,不留下一絲痕跡。

與幾千年前相比,人類在這短短兩三百年的時間裡,取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說是輝煌的,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科學」對人類巨大的推動作用。


正如古人所說:「凡事有利便有弊」。在享受工業社會帶來的便捷和舒適時,還有一個問題是人類不得不去思考和面對的,它就是能源。

能源是工業社會的基礎,所有的工業活動都離不開能源的推動,可以說能源決定了工業社會的未來和前進方向。


目前,因為科技水平有限,人類所使用的能源大都還是原始的化石能源,例如石油、天然氣等等。

然而石油、天然氣等等屬於不可再生資源,也就是說用一點就少一點,一旦地球上或者地球周圍的這類資源被消耗乾淨,那麼人類要面對的將會是退化和消亡這些讓人害怕的結局。


更主要的是,不僅資源有被消耗完的一天,甚至整個太陽系也終有滅亡的一天。根據科學家的推演計算,大約40億年之後太陽將走向滅亡,屆時地球會不再適合任何生命活動。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從資源角度看還是太陽系壽命角度看,離開太陽系將是人類必然的選擇。而這也引申出一個問題:人類離開太陽系有多難。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要分析太陽系的距離尺度,就像我們自駕游首先考慮的肯定也是路程。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初步算出太陽的引力半徑約2光年,也就是說「光」以30萬公里每秒的速度也得飛兩年才能離開太陽系。


如果將這個距離轉化為更好理解的數據的話,那麼一輛120碼的汽車得連續行駛1800萬年左右才能離開太陽系。

哪怕是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帕克」(每秒70公里),也得需要大約4285年的時間才能完全離開太陽系。


想像一下,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和未來可能會達到的科技水平來看,人類真的能夠製造出在宇宙中行駛數千年的星際飛船嗎?答案估計一點也不樂觀。

事實上,提起星際飛船就不得不提到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的三大生產力變革。雖然這三次變革讓人類的生產力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它們從本質上看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和區別,因為都是對分子層面能量的使用。


而高於分子層面的能量,例如擁有無限可能和無限前景的原子能,人類目前依舊無法完全的掌握,甚至未來都不好說。

無法掌握更高級別的能量,就意味著人類無法離開太陽系,因為常規能量不僅轉化率很低,就連它的上限也非常的低,根本不足以支持人類超遠距離星際航行。


當然了,飛船推進能源是限制因素之一,飛船的材料同樣也是限制因素之一。因為飛船在宇宙中的速度極快,此時一個沙礫撞擊都會對船體造成無法想像的破壞,更何況宇宙中的宇宙塵埃幾乎無處不在,這就意味著飛船材料必須極度堅硬,才能抵禦數千年航行中的撞擊以及磨損。

但是就目前材料學發展情況來看,這種能連續使用千年的高強度防撞材料根本製造不出來,甚至未來都不可能製造出來。


事實上,如果我們忽略讓人眼暈的時間、高強度材料不看,制約人類離開太陽系的關鍵性因素將只剩下一個,那就是人類「脆弱」的身體。

在地球上看,人類的身體可以說是強大的,因為它的自愈能力很強,但是一旦放到了宇宙中,人類的身體就顯得太過「嬌弱」了,因為只需要一點點宇宙射線,就會對這嬌弱的軀體造成致命且無法挽回的傷害。


更讓人心累的是,即便周圍環境滿足了軀體的基本需求,微量元素又會成為另一個重中之重,畢竟人體每天需要攝入高度數百種微量元素,這是維持機體良好運行必不可少的基礎。

本來飛船的質量和能源動力之前就有著巨大的矛盾,這再加上滿足身體需求的物質,將會對飛船造成巨大的負擔,增加星際航行的潛在難度,降低離開太陽系的幾率。


其實除了上面三個外在的制約因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因素往往被人們所忽略,它就是人類好戰、貪婪的性格。

在人類發展早期,好戰和貪婪或許是種族發展很好的推進動力,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之後它們則變成了束縛前進腳步的「鎖鏈」,甚至還可能將整個人類文明拖進無盡的深淵,因為人類發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核武器。


對核武器產生憂慮的科學家有很多,而愛因斯坦絕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深知核武器威力的他認為,核武器終究有一題會毀掉燦爛的現代文明,使文明倒退到使用木棒的原始社會。

總的來說,限制人類離開太陽系主要有三個關鍵點,然而就目前人類科技水平來看,這三個制約因素每個都幾乎無解、每個都讓人絕望,因為這意味著人類文明的火種最終會在太陽系這座孤島上慢慢熄滅,不留下一絲痕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