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最危險的大決戰,兵力差點被全殲,黃埔系將領死傷過半

小拉卡 發佈 2020-06-13T05:43:55+00:00

抗日戰爭的十四年中,尤其是全面抗戰的八年里,中國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明知是敗,但是這些軍人依然一往無前,血灑疆場。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段悲壯的歷史時期,這段歷史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抗日戰爭的十四年中,尤其是全面抗戰的八年里,中國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雖然明知是敗,但是這些軍人依然一往無前,血灑疆場。全面抗戰中國軍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這22次大型會戰中最慘烈的當屬淞滬會戰了。

淞滬會戰是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進行的第一次大型會戰,這次會戰的慘烈程度在整個抗戰中都是很罕見的。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頻繁增兵華北,關東軍也有南下的趨勢,但是華北多是平原,中國當時軍隊裝備相當落後,一旦在華北和日軍進行決戰,將無險可守,中國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淪陷大量國土。當時的國民政府統帥蔣介石決定改變對日作戰態勢,將和日軍第一次的大型會戰選在繁華的上海灘,利用中國東西的漫長戰線層層阻擊。

淞滬會戰前中國僅有200萬軍隊左右,就是這200多萬軍隊中也有50多萬人是沒有接受過什麼軍事訓練的新兵。淞滬會戰蔣介石投入的軍隊也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中國僅有的三個德械師,中央教導總隊,稅警總團等多支國民黨軍精銳部隊全部投入到了上海戰場,蔣介石培養十餘年的黃埔系將領,如胡宗南,杜聿明,胡璉,黃維等人也都參加了此次會戰。另外,和中央軍血戰過的桂軍,川軍,滇軍等部隊也陸續將自己的家底部隊也投入到了戰場。

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投入了最精銳的部隊,但是國力懸殊太大了,日軍在上海沿岸的軍艦上就有上千門巨炮對國軍陣地進行不斷的轟炸,另外,日軍還有成百上千的戰機晝夜不停的進行支援。淞滬會戰一戰,中央軍三個德械師基本喪失戰鬥力,教導總隊也因損失慘重退到後方,稅警總團第四團團長孫立人身中十三發彈片,桂系最精銳的六個師三天打完,川軍20軍打的不到一個師,中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空軍損失過半。中國75萬大軍抵抗住了日軍3個月的猛烈進攻,付出了慘烈的代價還是敗了,1937年11月5日,日軍登陸金山衛,對中國最精銳的75萬大軍形成了合圍之勢,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