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中的「戰」疫招法

中國財富網 發佈 2020-03-05T17:54:32+00:00

在中國古代,民間的疫病是經常發生的,讀《尚書》《詩經》《國語》《史記》和《漢書》以及後世典籍,可知大多數朝代不同程度地發生過疫情。

在中國古代,民間的疫病是經常發生的,讀《尚書》《詩經》《國語》《史記》和《漢書》以及後世典籍,可知大多數朝代不同程度地發生過疫情。面對疫情,古人如何應對?在長期的「戰」疫過程中,古人發明和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法。這些章法,時至今日,依然可鑑可用。

一、隔離:切斷疫病感染鏈

古人早就認識到了一些疫病是由家禽、家畜傳染給人類的,於是發明了「人畜(禽)隔離法」:人住人屋,禽住禽舍,豬住豬圈。通過改變「人畜(禽)混居」的生活狀態,使一些疫源得以控制。另外,中國古代醫家也施行了一種「場所隔離法」,即設立專門的場所,供病者居住,使之與未染病者隔離,避免人與人交叉傳染。《漢書·平帝紀》記載:「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這是中國古代關於隔離觀察治療的最早記載。公元568年,河南汲郡(今河南衛輝西南)僧人在西山寺設立了「傳染病院」,專門「收養癘疾」患者。北魏時期,朝廷設立了「別坊」「醫館」,「遣醫救護」。《南朝齊會要·民政》中載,蕭齊時,太子長懋等人設立「六疾館」,從國家層面隔離收治患病之人。史書還記載,隋唐兩朝,朝廷設立了「癘人坊」「養疾坊」「病坊」「悲田養病坊」「福田院」等專業機構和場所,用來醫治被隔離的病人。南宋時期,官府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安濟坊」,病人依病情輕重異室居住,「以防漸染」。明清時期,麻風病泛濫,南方許多省份建有麻風病院。專門場所、專業醫護,一定程度上切斷了瘟疫的傳染途徑,阻止了疫病的傳播。

二、深葬:人為關懷斷疫源

不論哪次疫情暴發,在科學和醫學不甚發達的中國古代,都會死很多人。如東漢初年「會稽大疫,死者萬數」,屍橫遍野,成為一種露天的傳染源。那麼,古人對屍體是如何處理的呢?據《周禮》記載,從先秦時期開始,凡遇民間大疫,官府都要採取措施,對民間屍體進行集中掩埋,作無害化處理。南朝梁武帝時,郢城暴發瘟疫,全城十餘萬口,「死者十七八」,朝廷下令給死者賜棺器盛殮,以防止疾疫傳染(《南史·梁武帝紀》)。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江淮一帶暴發瘟疫,當地各級官府招募了大批僧人志願者參與掩埋屍體。官府規定:凡掩埋屍體200人者,官府獎勵僧人一道度牒(《宋史·五行志》)。此舉使屍體處理進度大大加快,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瘟疫的蔓延。此後,全國各地爭相效仿,並且設立了公墓——「漏澤園」,「瘞人並深三尺,毋令暴露,監司巡歷檢察。」漏澤園在各州縣得到普及,僅在臨安府就設置漏澤園12所,由僧人負責管理,官府支付薪水,每人每月給「常平米錢各五貫、米一石」。史書中還記載,明清時期,民間出現了大量的「施棺局」,每逢大疫之年,「施棺局」便派人沿街收屍,盛殮後抬到「義冢」掩埋。公墓的設立,不僅體現了人為關懷,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屍體繁殖傳染病毒細菌的幾率。

三、藥物:多種方劑克瘟疾

翻閱古代的典籍,許多載有治療疾疫的藥物、藥方,而且好多藥方、藥物還是名人所載,應有一定的可信度,值得我們繼承和研究。比如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在《與王敏仲書》中提到了治療瘴疫方:「用姜、蔥、豉三物,濃煮熱呷,無不效者。」《宋史》中載,北宋景德三年,吐蕃鐸督部族發生疾疫,宋廷提供了白龍腦、犀角、硫黃、安息香、白石英等76種治疫藥物。宋人丁特起所著《靖康紀聞》中記載了另一種治疫方劑——黑豆湯:「黑豆二錢(令炒香熟)、甘草二寸(炒黃色),右二味以水二煎一盞,時時服之自愈。」元代文學家陶宗儀《輟耕錄》中載:元朝初年時,元軍發生疾疫,以大黃療治,「活命者萬餘」。另據《周禮》記載,端午節時,南方一些地區將混有雄黃酒的石灰水灑於房屋角落,以抑制瘟疫。據出土的秦簡記載,凡賓客入秦國城時,其乘車和馬具必經過火燎煙燻以消毒防疫。由此可見,中國古人對藥物防疫控瘟已有許多成型的經驗。

四、衛生:清潔環境抑病源

古人在與疫病對抗過程中,逐漸發現了疫情發生與公共衛生之間的關係,從而開始重視起公共衛生事業來。周朝時,官府頒令民間,用含有碳酸鈣和磷酸鈣的牡蠣及草木灰來防疫殺蟲。《月令輯要》中載:「北人二月二日,皆以灰圍室,雲避蟲蟻,又以灰圍倉,雲避鼠也。」蟲蟻和鼠在當時就是一些傳染病的傳染源。近年考古發現,秦漢時期,官府建有人工湖和飲水池,以確保水源不受患病動物的污染。漢朝時建有專門裝糞便的容器、痰盂及公共廁所——「都廁」。南宋時期,泉州城內水溝湮閼歲久,「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為癘疫」,官府疏通溝渠,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載:「冪(蓋)防耗損,亦防不潔。」他主張:疫病暴發時,將藥物直接撒入井中,可用來防疫。

五、防控:全民皆兵建體系

從國家的層面來整體進行疫病防控,可以有效地遏制疫情的傳播。湖北出土的《封診式》竹簡中記載:戰國時期秦國就有逐級報告傳染病和對可疑病例調查的制度。可見當時,朝廷已將疫病防控上升至國家層面了。北宋時朝廷規定,凡被派往邊塞的將官,須帶一名隨行醫官,以負責一干人的防疫。元朝時,民間出現了官府批准的「赤腳醫生」——「醫戶」,其戶籍由太醫院管理,一旦國家發生瘟疫,「醫護」們將無條件參與治療。清代天花泛濫,人人「談花色變」。清政府設立了「查痘章京」一職,專事痘疹的防疫檢查。清朝《海錄》中詳細記載了查檢「天花外入」的防控措施:「凡有海艘回國,及各國船到本國,必先遣人查看有無出痘瘡者,若有則不許入口,須待痘瘡平愈,方得進港內。」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一部中國古代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炎黃子孫與瘟疫的抗爭史。讀史可見,沒有哪一種疫病不敗於智慧的炎黃子孫!因此,我們有理由堅信,在醫學強盛的今天,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