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東將軍滿寵,先後兩次不戰而退東吳之兵

公孫楓翔 發佈 2020-01-29T01:42:45+00:00

三國良將系列之滿寵,因吳王孫權不肯遣子入質,曹丕兵分三路大舉伐吳。滿寵跟隨東路軍主將曹休出征,並且作為先鋒部隊提前在精湖紮營,與東吳軍隔水相對。

三國良將系列之滿寵(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滿寵重大事件之八——伐吳先鋒

黃初三年(222),因吳王孫權不肯遣子入質,曹丕兵分三路大舉伐吳。滿寵跟隨東路軍主將曹休出征,並且作為先鋒部隊提前在精湖紮營,與東吳軍隔水相對。

部隊剛到前線立足未穩,滿寵警惕心非常強,對部將們傳令:「今晚風勢非常猛,敵軍必定會趁機來燒我們軍營,諸位務必做好迎戰準備。」於是曹軍不顧旅途疲勞,仍然保持著高度警戒。



夜半時分,東吳果然派出大批部隊來襲,等候多時的滿寵率軍反擊,反倒打得東吳軍措手不及,取得了東路軍伐吳的第一場勝利。

《三國志·滿寵傳》載:夜半,賊果遣十部伏夜來燒,寵掩擊破之,進封南鄉侯。

滿寵因此次戰功獲封鄉侯,之前的亭侯則是因襄樊之戰協助曹仁守住樊城。伐吳結束後,滿寵又獲得假節鉞。

滿寵的晉升是依靠實打實的戰功,這也是他與很多後期位高權重的將領不同點。隨著曹魏政權的穩固,自曹丕稱帝後,越來越多依靠親信關係上位的將領占據重要位置,依靠軍功提拔的將領逐漸減少。身為兗州元老級人物的滿寵能夠得到曹丕青睞,更加不易。

黃初五年(224),滿寵被拜為前將軍。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滿寵之前是伏波將軍,雖說伏波將軍在雜號將軍中地位很高,但滿寵並非獨當一面的統帥級大將。而滿寵的戰功不過是擊退偷襲的吳軍,根本算不上重大勝利,卻得到曹丕賜予假節鉞的權力。一個雜號將軍假節鉞,這實在很特殊。在假節鉞足足兩年後,才被拜為前將軍,這更加不尋常。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特殊情況,應該與滿寵的老領導曹仁有關,當然這僅僅是筆者的推測。

在曹丕伐吳的三路大軍中,實際共有四位統帥。東路曹休,中路曹仁,西路夏侯尚與曹真。三路大軍中曹休、夏侯尚、曹真雖然沒能突破東吳防守,但總體表現都還不錯,多數時間占據上風。唯有曹仁這位老江湖卻在濡須口被吳將朱桓以少勝多,幾萬人被五千多人殺得大敗虧輸。

曹仁因這場大敗而一病不起,戰役結束後旋即去世。曹丕緊急授權曹仁軍中的東中郎將蔣濟接管部隊。不過蔣濟只是臨時代管,很快就返回朝廷做尚書去了。蔣濟之後,這支部隊誰來管?史料未有明確記載,但筆者認為正是滿寵。

因為滿寵在荊州帶過兵,又是襄樊之戰期間的曹仁部將,由他來接管這支部隊很合適。但滿寵畢竟不是曹氏宗親,名望比起曹仁差距很大,所以為防止部隊中有人不服滿寵,曹丕特別授予其假節鉞之權力,對不服命令者可以先斬後奏。等到過了兩年,曹丕觀察滿寵已經足夠合格,於是再提拔其為前將軍。

以上僅是個人猜測,權供參考。


滿寵重大事件之九——石亭之戰

黃初七年(226)五月,魏文帝曹丕駕崩,魏明帝曹叡繼位,滿寵獲封昌邑侯。

太和二年(228),從東吳投降者得到消息,稱東吳正嚴加備戰,孫權聲稱要到江北「打獵」,還強調孫權要親自出馬。滿寵判斷孫權勢必要以江夏郡的西陽縣為突破口,於是調動部隊在這裡嚴加防範。孫權得知戰機已失,只得撤軍罷戰。

孫權一計不成再施一計,偷襲不成改詐降,於是乎著名的周魴斷髮就在此時華麗上演。周魴的詐降在曹休篇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展開了。單說當時鎮守揚州的大司馬曹休,其實也並未完全相信周魴,但剛愎自用的曹休自信心爆棚,覺得東吳鼠輩玩陰謀也打不過自己,於是率領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由廬江出發,途經合肥繼續南下,準備渡江接收周魴的鄱陽郡。

與此同時曹休還命令滿寵移師夏口,作為接應。接到曹休的命令,得知曹休進軍路線後滿寵擔憂不已。

《三國志·滿寵傳》載:寵上疏曰:「曹休雖明果而希用兵,今所從道,背湖旁江,易進難退,此兵之窪地也。若入無強口,宜深為之備。」

曹休明顯是被東吳誘導進入的石亭,北面是湖南面是江,十萬大軍根本施展不開。這麼明顯的事情曹休會看不出來?他看出來了,但執意冒險。有人說曹休就是小號的關羽,一點不假,從作戰風格,人物性格,陣營地位,最後到結局都非常相似。前將軍滿寵雖然假節鉞,但曹休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只有服從命令的份,沒法勸阻。只能向魏明帝曹叡報告。

尚書蔣濟也極力勸諫曹叡要趕緊放棄三路伐吳的策略,改為立即救援曹休。於是曹叡下令讓原定從西陽發動進攻的賈逵都督滿寵、吳質等四軍一同救援曹休。

就在軍情防範傳遞過程中,曹休已經落入陸遜的包圍圈,夾石這個險要處被東吳切斷,十萬大軍被東吳包圍在石亭,糧草輜重損失殆盡。

後來的事情大家就應該都知道了,多虧賈逵火速趕到,以疑兵之計嚇退東吳軍,這才救出曹休。然而曹休與賈逵二人卻都在同年去世。

賈逵去世後,滿寵以前將軍身份兼領豫州刺史。旋即曹休又去世,曹叡又讓滿寵都督揚州諸軍事。這就出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石亭之戰的結果使得滿寵的地位火速躥升,成為「最大贏家」。


滿寵重大事件之十——赴任揚州,百姓不舍

滿寵曾長期擔任汝南太守,後來為將的駐軍地也在汝南。在前往揚州赴任時,汝南軍民依依不捨,甚至非常多的人打算跟著滿寵搬遷到揚州去。

《三國志·滿寵傳》載:汝南兵民戀慕,大小相率,奔隨道路,不可禁止。

這件事能看出滿寵在當地深得人心,而且遠超一般程度。然而除了表明滿寵政績優良,能力突出外,其實也有很大不良影響。

封建社會的百姓是不會自由流動的,他們與土地被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人口本身就是寶貴資源,當然不能任憑他們自由流動到外地。如果正逢亂世朝廷無力管控還好,例如劉備帶著百姓逃跑可以被視作得民心,目的是為以後爭奪天下保留火種。可曹魏已歷三世,早已建立穩固統治,這麼多人都要跟著滿寵跑,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滿寵部隊的護軍見狀,趕緊打報告請求皇帝定奪,是不是應該殺掉人群中幾個為首者以示懲戒。所謂護軍,也就是監軍,專門監督將領是否有不法行為的人。滿寵的意見史料沒有記載,想必滿寵也沒有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滿寵是當事人,身份敏感,支持殺人實在失民心;表態不同意殺吧,那又會惹來他人的懷疑,你滿寵弄這麼大陣勢,在曹魏境內居然這麼多百姓都跟著你跑,你想幹什麼?

好在魏明帝曹叡並不糊塗,既沒有同意殺人,也沒有懷疑滿寵。曹叡下詔允許滿寵挑選一千名親兵跟隨,其他人各回各家,也沒有懲罰。


滿寵重大事件之十一——治軍嚴整,不戰而退吳軍

太和四年(230),滿寵被拜為征東將軍。

七月,曹真伐蜀,兵出子午谷。諸葛亮調兵遣將,嚴陣以待。不曾想曹真大軍遭遇連月大雨,只得中途撤軍。不久諸葛亮派魏延、吳懿反擊,由西方羌地入雍州,大破魏軍。

魏蜀兩國交戰消息傳到東吳,同年冬,孫權集結部隊準備進攻合肥。得到消息的滿寵立即上表朝廷,請求徵召兗、豫二州軍隊增援備戰。由於滿寵反應迅速,孫權又一次不戰而退。曹叡於是下詔讓兗、豫二州部隊撤退,滿寵則上疏表示,東吳已經集結大軍,不可能不戰而退,認為是假裝撤退騙得曹軍罷兵,然後再次進攻。

滿寵上表後就勢把二州軍隊留在合肥,沒有立刻遣返。果不其然,過了十來天,孫權大軍又一次出現在合肥城外。然而孫權失望地發現,自己這邊一陣折騰,滿寵那邊巋然不動,仍然一副守備森嚴的樣子,兵力分毫不少,只能真的撤回東吳。

《三國志·滿寵傳》載:寵以為今賊大舉而還,非本意也,此必欲偽退以罷吾兵,而倒還乘虛,掩不備也,表不罷兵。

皇帝要求撤軍,而且撤的是臨時增援的部隊,統兵大將敢於據理力爭不尊皇命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更何況先前還出現過汝南百姓群起跟隨,欲集體遷往揚州的情況。深得民心,又握重兵,這種大將在歷史上多半沒有好下場,非常容易引起君主猜忌而遭到橫禍。

我們當然知道滿寵敢於拒絕放走二州之兵,完全是出於保衛合肥,防止孫權計謀得逞的考慮,但孫權是真撤還是假撤,做個判斷很容易,做出相應決策的壓力非同小可。正所謂用人不疑,這裡我們能看出曹叡對滿寵的高度信任。

滿寵治軍的特點是雷厲風行,防守嚴密。能夠讓孫權在荊州、揚州兩次不戰而退,可見滿寵平日戰備工作的嚴謹。想來也是,懲治不法官員是滿寵就有超乎常人的狠勁,把這股精神用在治軍上,帶出來的軍隊應該會讓東吳望而生畏吧。



滿寵的事跡仍未講完,作為東部戰區主將,滿寵跟東吳名將陸遜之間也有過交手。另外,滿寵作為壽命較長的三國名人,曹叡之後又繼續服侍曹芳,是少有的曹魏四代老臣。

後續滿寵還有什麼樣的事跡,感興趣的話敬請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續更新的最大動力,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