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習時,百分之九十家長都會犯的8個錯誤,父母都應該看看

新都教育 發佈 2020-05-14T15:03:08+00:00

只要家長們聚到一起,永遠逃脫不掉一個經典的話題——陪孩子學習。那麼,家長陪孩子學習又有哪些常見的錯誤,又該如何應對呢?

只要家長們聚到一起,永遠逃脫不掉一個經典的話題——陪孩子學習。每聊到這個話題,家長們的苦水就如江河滔滔、巨浪滾滾。

那麼,家長陪孩子學習又有哪些常見的錯誤,又該如何應對呢?

常見錯誤1:滿口抱怨

我白天上班掙錢,晚上還要陪你寫作業,真是煩死了!

當學生時,天天搞作業,現在當父母了,還要天天搞作業!

這到底是你讀書還是你老爹老娘讀書,你就不能自己學嗎?

應對措施

其實,也就是在孩子踏入校園最初的幾年,需要家長陪伴寫作業。前期家長的辛苦陪伴,幫助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後期就可以放手。家長在前期偷的懶,都會在後來的某一天讓孩子吃虧。

當今時代,唯有紮實學習,用知識和能力武裝自己,將來才能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立足。

建議家長調整心態,認識時代變化,成為孩子早期學習的引導者。

常見錯誤2:指責老師

我小時候讀書,哪有這麼多作業,現在老師怎麼這麼多事情?

現在當老師真輕鬆,作業都讓家長輔導了,要老師幹什麼?

作業竟然還有做手工、做美食、採訪,你們老師就知道折騰人!

應對措施

家長指責老師,把老師損得威儀掃地,如何讓你的孩子接受老師的管教?

家長反感作業,把作業說得毫無價值,如何讓你的孩子配合老師的教學?

家長需要認識到「預習——學習——複習——寫作業」,這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作業既可以檢測孩子的學習效果,又可以鞏固當日所學內容。不同形式的作業,也是在鍛鍊孩子不同的學習能力,拓展孩子的學習視野。


常見錯誤3: 學習環境隨意

房間裡,孩子趴在桌上寫作業,爺爺奶奶看電視劇。

客廳里,書本擺在沙發上,孩子開始寫作業,或坐或跪或趴。

自家店裡,尋一個小角落,孩子開始寫作業,眼睛觀察來來往往的客人,寫寫、停停、聽聽、玩玩。

應對措施

小孩子的注意力本來就特別不容易集中,如果外部的學習環境干擾性比較大,直接影響孩子學習專注力,那麼學習效果將會大幅度打折。

建議家長在家中給孩子單獨開闢出一個專門的學習場所,確保學習環境的安靜,增強學習的儀式感。


常見錯誤4: 身在陪伴,心在手機

孩子趴在書桌前寫作業,爸爸斜靠在孩子房間的床上,翹著二郎腿,抱著手機打遊戲、鬥地主;或者是媽媽敷著面膜,抱著手機逛某寶、看直播。

「爸,這題我看不懂,你幫幫我。」爸爸上一秒眼睛看題,下一秒眼睛瞟螢幕,甚至還不忘了用手指點幾下螢幕。

「媽,你能幫我報聽寫嗎?」媽媽這邊報完一個詞語,那邊趁著孩子寫字的功夫,見縫插針在手機上刷幾頁。

應對措施

孩子的價值觀還沒有全面形成,當他覺得自己在辛苦學習,家長卻在一旁娛樂,他就會產生不平衡心裡,無法安心學習,有的還會牴觸學習。

如果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都三心二意,抵制不住娛樂的誘惑,如何指望孩子抵制誘惑去專心學習?

建議家長在陪同的時候,或認真地工作,或安靜地看看書,創造一個全家一起學習進步的氛圍,給孩子樹立榜樣。

常見錯誤5:手拿橡皮,遇錯就擦

孩子鋪開作業本,拿起筆,開工。家長坐在一旁,眼睛盯著孩子的每一筆,開啟360度無死角監控。一旦發現錯誤,立即叫停,拿上橡皮就擦上去,要求孩子立即重寫。不行再擦,再寫,直到滿意為止。

應對措施

這種「監工」式的陪同學習的方式,只要家長做到旁邊,就立即創造了一個非常緊張的氛圍。一般十幾分鐘過後,孩子要麼頑強抵抗,要麼嚎啕大哭,家長也氣急敗壞,鬧得兩敗俱傷。

建議家長放鬆心態,在孩子做作業之前提出具體的要求。等孩子把作業做完之後,整體檢查、訂正,然後再針對作業情況做出具體的評價,提出下一次的進步目標。給孩子和彼此一點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常見錯誤6:孩子不會,立即開罵

你這個「的、地、得」都錯了八百回了,總是寫不對,你豬腦子嗎?

就一個英語小短文,你背了1個小時竟然還背得疙疙瘩瘩,你痴呆啊?

從1樓爬到5樓,實際只要爬4層,所以是層高乘以4,不是乘以5,你一天到晚腦袋裡裝得啥,笨得要命!

應對措施

罵孩子,家長暫時的收穫就是發泄情緒爽快而已,然而罵完,孩子不會的還是不會,並不能解決問題。久而久之,親子關係逐漸緊張,甚至破裂。

每一次罵孩子,就是在往孩子身上貼一次標籤,每貼一次標籤,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當家長預感到自己情緒高漲時,建議暫時離開孩子,到一旁平復情緒。之後,再來冷靜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點,進行反覆強化訓練,或與老師溝通,尋求老師的幫助。

常見錯誤7:孩子發問,一起神遊

這種情況大都發生在爸爸身上。

孩子默寫杜牧的《清明》,忽然問:爸爸,為什麼「路上行人慾斷魂」,就會「借問酒家何處有」啊?

大家都喜歡借酒澆愁啊。

喝什麼酒呢?

古人一般喝白酒,現在也有人喝紅酒、啤酒。

那這三種酒有啥區別呢?

你想知道?好,聽爸爸來給你細細說道說道……(20分鐘過去了。)

爸爸,「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兒?現在還在嗎?

這個聽說有個商標爭奪大戰,爸爸也不是很清楚,要不,我們上網查查?爺倆迅速趴在電腦前。(30分鐘過去了。)

1個小時過去了,一首詩的默寫還沒有完成。

應對措施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多角度的發散思考,產生諸多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家長不可以打壓。但是,如果一味地被孩子的問題帶著跑,就會丟失最初的學習任務。

如何合理地解決這些問題,建議家長採取一個原則:先完成目前最緊急、最重要的學習目標,然後再抽時間解決其它問題。

常見錯誤8:過度陪伴,全程包辦

家長不發話,孩子不做作業。

孩子做完一份作業就扔給家長,家長不檢查,孩子就不訂正。

作業只要一做完,孩子轉身就走,丟下滿桌的作業書本不管,讓家長默默收拾、整理。

應對措施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全部自己大包大攬。殊不知,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就成了一個完全沒有責任心的學習被動者,感覺他學習都是為了父母。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是站在一旁的指引者,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習過程中自我管理的能力。

家長怎麼做,朋友圈裡的這張圖值得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