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臨床症狀 、診斷與治療措施

規模化養殖技術達人 發佈 2020-01-12T21:50:56+00:00

該病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本試驗是利用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一奶牛場暴發該病的患牛分組治療,分別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傳染性角膜結膜炎又叫紅眼病,是主要危害牛羊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特徵為眼結膜和角膜發生明顯的炎症變化,伴有大量流淚;其後發生角膜渾濁或乳白色。該病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本試驗是利用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一奶牛場暴發該病的患牛分組治療,分別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奶牛傳染性角膜結膜炎的臨床症狀、診斷與治療措施。

1、流行病學

病原特性。牛摩拉氏桿菌是引起該病的主要病原,菌體呈短而粗的球桿狀,大小在2μm×1μm,沒有鞭毛,無法自行運動,具有莢膜,不能夠形成芽孢。該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對一般的消毒藥物及物理、化學因素都比較敏感,對青黴素、四環素等比較敏感,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林可黴素、泰樂菌素以及紅黴素等。另外,病菌的耐熱性較差,在59℃溫度下作用5 min就會被滅活。

發病特點。任何品種、性別、年齡的牛都能夠感染該病,其中主要是犢牛群以及小於2歲的青年牛容易發病,成年牛具有較強的抗感染能力。病牛和帶菌牛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牛之間主要是經由頂架、摩擦等直接接觸或者與帶菌牛在一個飼水槽飲水而發生感染。

2、臨床症狀

病牛在臨床上會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症狀,通常是由於個體的免疫狀態不同以及當時協同因素的水平高低。不僅是不同牛群間會出現這種現象,即使同一個牛群的不同個體之間也存在這種現象。病牛既可單側眼出現發病,也可雙眼都發病。病牛表現出症狀後,雙眼很快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一般先是眼球發生炎症,接著是發生角膜炎,但只有在發生角膜炎時,才可看到到結膜出現病變發病。眼瞼出現痙攣、羞明,並產生大量的眼分泌物,說明眼球前端具有疼痛,初期流出稀薄的清亮分泌物,接著快速變成膿液在睫毛以及眼睛周圍的被毛上黏附。眼瞼發生腫脹,球結膜出現水腫。角膜在48 h以內發生病變,即在混濁的角膜中央形成一個寬度為3 mm且略比角膜高的突起。使用螢光素點眼,發現上皮細胞失活,如果存在化膿壞死性病變就會呈黃藍色。周圍角膜發生水腫並呈霧狀,部分眼睛還伴有輕度的前色素層炎。發病經過6天,病灶邊緣的角膜呈現血管化,新生血管迅速長到在前基質內的病變中央。此時眼球出現明顯疼痛,如果雙眼都發生感染,就比較容易損傷視力或者出現失明。

另外,疾病輕重程度會決定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體重減輕以及泌乳量下降的程度。犢牛病變中央的前基質和上皮細胞喪失,潰瘍能夠快速變大,甚至波及深基質組織。症狀較輕時,可經過2~3周恢復。如果形成大面積潰瘍,則需要更長的時間癒合,可能引起圓錐角膜和深基質瘢痕。部分病牛後彈力膜突出,還能夠並發形成深部潰瘍或者後彈力膜發生破裂,導致全眼球炎。可能引起青光眼或者失明,最終眼球發生萎縮。有時會發生死亡,主要是由於視神經發生上行性感染導致腦膜炎而造成。

3、實驗室診斷

採集處於發病初期病牛的眼結膜囊內分泌物,直接製成塗片,通過革蘭氏染色進行鏡檢,能夠看到革蘭氏陰性的球桿菌,具有莢膜,無法形成芽孢,沒有鞭毛,不能夠運動。另外,也可進行血清學試驗來確診,主要包括瓊脂凝膠擴散試驗、免疫螢光抗體技術、間接血凝試驗等。

4、治療措施

對症治療。病牛症狀較輕時,可對發生病變的眼睛使用生理鹽水或者3%硼酸水溶液進行多次沖洗,拭乾後再向眼內滴人自配的藥液,即由50 mL生理鹽水、5 mg地塞米松鈉、80萬IU青黴素組成,注意現用現配,每天3次。如果病牛的角膜明顯變得混濁以及角膜翳,每日不僅要採取以上方法治療,還要配合採取自家血療法,即在病牛頸靜脈處使用一次性消毒注射器採集7 mL血液,接著添加3 mL地塞米松鈉,混合均勻後快速滴加在患眼的眼皮內,上下各3~5 mL,間隔2天再使用1次,連續使用3次就能夠恢復。採用該方法治療時,必須要採取保定防護,防止注射藥液時導致病牛的眼球、眼瞼發生人為損傷。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牛羊交易寶/dfj080),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