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反導的絕殺方式演進史(一):霰彈式破片殺傷

光明科普 發佈 2020-05-12T02:23:41+00:00

針對當時防空炮技術落後、命中率極低的現實狀況,軍事專家們想出了專門對付飛機的「中心位置射擊法」,其作戰原理大致是:首先由一門炮確定敵機位置、高度、速度等參數,然後告訴其他炮手,大家就調校參數後一起開炮。

自飛機出現在現代戰場以來,空襲與反空襲的較量就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空襲武器類型日益豐富,各種先進的隱身飛機、無人機、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逐漸成為空天打擊的中堅力量,普遍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並對防空系統提出嚴峻挑戰。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傳統的防空武器也由此從僅用於反飛機向兼可反飛機和反飛彈的方向演進,其絕殺方式也隨之而發生不斷的變革。

「一戰」中防空炮對付飛機的作戰法則就是「群起而攻之」

1903年12月17日,美國人萊特兄弟首次駕駛自己設計的飛機實現了空中持續飛行。6年後,美國陸軍便首先裝備了世界上第一架軍用飛機,準備用它來參與戰場偵察。1911年,在墨西哥革命戰爭中,革命軍雇用了一名美國民間飛行員埃文蘭勃,駕駛一架「寇蒂斯」式飛機與政府軍的一架偵察機在空中用手槍互相射擊,揭開了人類史上空戰的序幕。

而真正將飛機大規模用於戰爭,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次戰爭中的飛機和防空炮都不怎麼先進,飛機飛的慢,防空炮的炮彈射速也慢,打得也不准。為何防空炮的對空作戰能力如此之弱呢?主要還是因為一戰時的大炮就算射擊靜止的目標都不一定射得准,更不用說在天上飛來飛去的飛機了。

一戰期間用「中心位置射擊法」攔截飛行目標

針對當時防空炮技術落後、命中率極低的現實狀況,軍事專家們想出了專門對付飛機的「中心位置射擊法」,其作戰原理大致是:首先由一門炮確定敵機位置、高度、速度等參數,然後告訴其他炮手,大家就調校參數後一起開炮。這就出現了歷史戰爭電影里常看到的經典一幕——所有防空炮對著一個區域亂射一通,如能打中一架就是賺,畢竟炮彈還是比飛機便宜太多了。

其實,這種防空炮戰法就是利用了霰彈槍原理。所謂的「霰彈」,源於民用獵槍彈,最早由歐美國家的軍警引用到警方防爆作戰中,現已泛指一次可以發射多發彈丸的子彈。在命中率低下的情況下,利用這種原理來對付機動目標不失為一種有效手段。

「二戰」中德國讓「天女散花」式防空飛彈走進歷史舞台

20世紀40年代初,德國遭受盟軍飛機猛烈轟炸。在戰況吃緊的情況下,德國科學家開始研製防空飛彈,主要型號有「瀑布」、「蝴蝶」、「萊茵女兒」,其中只有「萊茵女兒」用於了實戰,但效果不佳,據不完全統計只擊落了3架盟軍的轟炸機。

「萊茵女兒」採用的殺傷戰鬥部就是「天女散花」的原理,由高爆彈藥將戰鬥部殼體炸碎,飛散在空中,進而實現對飛機的殺傷。「萊茵女兒」飛彈發射後利用「萊茵蘭」雷達配合無線電制導,彈頭裝了160千克高爆炸藥,由彈頭內部的雷達末端導引頭引爆,飛彈射程只有12千米,最大時速1300千米。在飛彈尚未進行充分試驗和規模化部署的當頭,二戰的結束使其研發無果而終。

德國「萊茵女兒」防空飛彈

即便如此,德國開創性地研製防空飛彈的嘗試,終結了只能由防空炮發動霰彈式攻擊的萌芽階段,使防空武器有了更加精確、更加受控的飛行,成為對付作戰飛機的「空中殺手」。雖然這個殺手還相當「稚嫩」:除了因射程近而不易追上遠處的飛機、結構複雜而難於機動部署等局限外,靠高爆炸藥崩碎的彈殼像一團散亂的「空中石子」,對飛機的殺傷力也很難保證。

美蘇將德國防空飛彈的「空中石子」變成了「空中利刃」

可以將飛機攔腰斬斷的連續杆戰鬥部

德國投降後,美、蘇等國瓜分了其研究成果,並開始研製自己的防空飛彈。美軍第一代遠程防空飛彈「波馬克」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波馬克」飛彈共發展了A型和B型兩種型號,A型射程達320千米,裝備質量135千克的高爆戰鬥部,嵌入金屬連續杆作為殺傷介質,其毀傷能量足以肢解距爆心30米範圍內的飛機目標,但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命中精度仍是個硬傷,如何接近目標30米以內是個難題。因此,在A型飛彈的基礎上,美軍又研發出了B型,其射程達到驚人的740千米,並為其裝備了當量達1萬噸的核戰鬥部,在僅次於廣島核爆炸的高空核爆面前,任何試圖穿越核爆區域的「神馬」均將化為「浮雲」。

在德國防空飛彈基礎上,蘇聯研製了SA-2「蓋德萊」防空飛彈。它被認為是一款較為成功的第一代中程防空飛彈,先後發展了A-F等多種型號,射程在30-58千米之間。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越戰期間,越軍平均每4.6枚飛彈就可以擊落一架美國戰機。我人民解放軍在1962-1967年間也曾用這款飛彈擊落5架來犯的美制U-2高空偵察機。

這款飛彈除了E型用核戰鬥部外,其他各型都配備了195千克的高能破片殺傷戰鬥部,利用近炸引信將其引爆,可以釋放出3600塊速度高達2.9-3.2千米/秒破片,對距爆心250米以內的飛機可實施有效殺傷。相對美國的「波馬克」來講,其對打擊精度的要求有所降低,適應了當時精導技術薄弱的現實。

SA-2飛彈的破片擊中飛機油箱導致其起火墜落

雖然美蘇研發的第一代防空飛彈破片殺傷技術已經可對敵機「一擊致命」,但射界主要集中在中高空。隨著飛機熱防護等技術的發展,空襲模式也產生了變革,逐漸改為低空、超低空突襲,突襲高度不斷降低,甚至可以達到幾十米。由於不適應更低的作戰空域,且雷達視距受到限制,加上結構笨重,快速反應能力不足,促使第一代防空飛彈不得不做出新的改進。

圖 | 源自網絡

出品 | 科普中國

作者 | 岳江鋒

策劃 | 宋雅娟

監製 |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Military2016

聯繫我們:kepu@gmw.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