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揭曉:共10人,都是頂尖學者

小e教育 發佈 2020-01-16T03:46:31+00:00

杜江峰、賀賢土、王小雲、陳學思、肖國青、馬衍偉、陳征、陳天石、彭壽、唐文斌等10人當選。附: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簡介基礎研究領域科學家▲杜江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2019年5月31日,《科學》刊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團隊的最新成果。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近日揭曉。


杜江峰、賀賢土、王小雲、陳學思、肖國青、馬衍偉、陳征、陳天石、彭壽、唐文斌等10人當選。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9屆。


這項公益活動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和《科學新聞》雜誌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2019年度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


因評審的權威嚴謹,該活動在科技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


本屆評委會由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院士擔任主任,匡廷雲、張履謙、陳冀勝、歐陽自遠、劉嘉麒、嚴加安、歐陽鍾燦、劉雲圻、周忠和等多位院士專家和資深媒體人出任評委。


根據「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的評選標準,當選者應於2019年在基礎研究領域作出過重大創新貢獻,獲得過重大榮譽;在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取得過傑出成就;在科技傳播、科學普及領域作出重要貢獻、有獨特表現;推動所在企業創新行業生態,引領市場應用,並受到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經過科學網博主和科學媒體人的推選、院士專家的兩輪嚴格評審,最終選出了上述4個領域的10位當選者。


附: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簡介


基礎研究領域科學家


▲ 杜江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2019年5月31日,《科學》刊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團隊的最新成果。他們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宇稱時間對稱。


這個觀測方法及其過程突破了傳統量子體系中對量子系統的調控方法,加深了量子系統相互作用的理解,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認識微觀世界的奇妙性質。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浩渺宇宙中有無數對稱性,而代表空間的宇和代表時間的宙,本身也具有對稱性。


如果物質同時滿足時間和空間對稱,科學家就認為其滿足宇稱時間對稱。


經典物理世界中已經實現了對宇稱時間對稱狀態的調控。但是在量子世界,則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量子力學的理論決定了實現量子體系中的宇稱時間對稱狀態路徑非常狹窄困難。


杜江峰實驗室近年來一直專注於單自旋體系的量子控制研究。


研究人員調控金剛石中的一個氮—空位缺陷中的電子自旋作為系統比特,巧妙地加入核自旋作為輔助比特,實現了電子自旋的宇稱時間對稱調控,完成了這個領域「零的突破」。


杜江峰指出:「這項工作為進一步研究非傳統量子體系所描述的新奇物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賀賢土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9年9月26日,在日本大阪舉行的「國際慣性聚變科學與應用」(IFSA) 會議上,頒發了2019年度愛德華·泰勒獎。


我國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賀賢土榮獲殊榮。


每兩年頒布一次的愛德華·泰勒獎是世界聚變能源領域最高獎項,由美國核物理學會設立、以「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命名。


賀賢土此次獲獎,是憑藉他和團隊多年來在雷射驅動慣性約束聚變(ICF)和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


所謂「雷射驅動慣性約束聚變」,是實現受控核聚變的一種途徑。這一領域的研究,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


在他的領導下,中國的ICF研究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突破了大量關鍵科學與技術難點,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


在原本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ICF研究體系,並獲得了間接驅動和直接驅動出熱核中子的重要進展。


▲ 王小雲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


2019年9月7日,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王小雲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勵她在密碼學中的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使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


作為未來科學大獎的首位女性得主,王小雲多年從事密碼理論及相關數學問題研究,十年破解世界五大著名密碼,設計出的密碼為6億智能電網用戶、上億銀行卡保駕護航——她提出了密碼哈希函數的碰撞攻擊理論,即模差分比特分析法,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內的5個國際通用哈希函數算法;將比特分析法進一步應用於帶密鑰的密碼算法包括消息認證碼、對稱加密算法、認證加密算法的分析,給出系列重要算法HMAC-MD5、MD5-MAC、SIMON、Keccak-MAC等重要分析結果;在高維格理論與格密碼研究領域,給出了格最短向量求解的啟發式算法二重篩法以及帶Gap格的反轉定理等成果;設計了我國哈希函數標準SM3,在金融、交通、國家電網等重要經濟領域廣泛使用,並成為ISO/IEC國際標準。


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傑出者


▲ 陳學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作為長春新區駐區企業的首席科學家,陳學思立足自身研究領域,把科技創新成果在新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新區發展貢獻了智慧力量。


陳學思作為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萬噸級聚乳酸產業化成套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為促進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治理「白色污染」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5年12月在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成萬噸級聚乳酸生產線,並實現了連續穩定運行,共生產聚乳酸樹脂及改性產品30餘種。


近3年,項目完成單位及應用單位的聚乳酸樹脂產品及其製品的新增銷售額達10.68億元,新增利潤達6162萬元。作為第一起草單位主持制定了聚乳酸樹脂國家標準。


專家認為該項目突破了聚乳酸產業化過程中的系列關鍵技術,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46件:開發了乳酸低聚、裂解、丙交酯聚合三種高效催化劑;研製了導流筒臥式乳酸脫水、低聚乳酸膜式裂解和塔式丙交酯聚合反應器等關鍵設備;開發了高效的聚乳酸成核劑、增容劑、擴鏈劑等助劑,突破了系列改性和加工關鍵技術,製品具有優異的耐熱和力學等性能,拓寬了市場應用領域,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肖國青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19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稱,肖國青所在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碳離子治療系統」日前已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


這台安裝於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是國內首台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註冊的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


它的上市,將為中國部分難治腫瘤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項目負責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國青介紹,重離子束擁有獨特的物理和生物學特性,被認為是理想的放療用射線。


與國際上流行的治療系統相比,中科院研發的碳離子治療系統採用了迴旋注入與同步主加速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電荷剝離注入、緊湊型同步加速器、多治療模式和個性化治療室布局等獨特設計,突破了國外產品的專利壁壘,提高了性價比、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實現了國產重離子治療設備零的突破。


首台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的註冊上市實踐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示範→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標誌著我國有了自主品牌的碳離子治療設備,打破了我國高端放療市場被國外產品的壟斷,使我國高端醫療器械裝備國產化邁出了新的步伐。


▲ 馬衍偉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


2019年8月,歐洲應用超導學會(ESAS)宣布將2019年國際應用超導傑出貢獻獎授予中科院電工所研究員馬衍偉,以表彰他在新型實用化超導線材領域的卓越貢獻。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該獎項。


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僅評選一位獲獎者,旨在表彰近5年來在國際應用超導領域有卓越創新和重大科學貢獻的個人。


馬衍偉長期從事新型超導材料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帶領研究團隊在鐵基超導線材的性能研究和研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性能研究方面,馬衍偉團隊開發了一系列鐵基超導線材製備新工藝,提出了鐵基超導材料緻密度和晶粒取向的協同調控機制,率先使材料的臨界電流密度突破十萬安培每平方厘米的實用化門檻,並持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在實用化材料研製方面,馬衍偉團隊率先研製出低交流損耗的多芯鐵基超導線材,低成本銅包套鐵基超導線材,世界首個鐵基超導接頭以及世界首根百米量級鐵基超導長線等,有力推動了鐵基超導材料的實用化進程。


ESAS評委會在獲獎介紹中評價:「獲獎人基於對鐵基超導體材料特性及其應用潛力的深刻理解和遠見,創新設計並開發了鐵基超導材料的系列關鍵技術,研製出高場臨界電流達到實用化水平的鐵基超導線材,成為鐵基超導材料走向實際應用的新里程碑。」


科技傳播者(含科普工作者)


▲ 陳征 北京交通大學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


近幾年來,科研人員投身科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科普的形式五花八門,其中,影視與科普的結合往往最能增進大眾對於科學的感性認識,而陳征博士就是該領域的資深「大玩家」。


他不僅擔任過多個電視科普節目的科學策劃,2018年起還活躍於短視頻平台,專注於給粉絲奉獻各類奇趣的科學實驗。


視頻時代,陳征在為科學爭流量這件事上,不遺餘力。


陳征對自己的定位有個形象比喻,「我們就是科學大院門口的門迎,敲鑼打鼓,打把式賣藝,把更多人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在這些人群中,也許有人好奇,走進了科學大院,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一旦他們進了大院,就交由大院來系統培養了」。


簡言之,科普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給往後的科學教育爭取流量。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傳播一些基本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方法,就算超額完成了任務。


陳征十分注重不讓科普傳播的內容徹底脫離現有的教育體系,而是保持配合。「科普最有效的傳播對象是孩子,而中國的孩子對知識的剛需來自升學。」


於是,他在選擇做何種科學實驗時,會優先考慮圍繞課本上那些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的科學原理,加深孩子對這些課堂知識的認知,對他們提升學業有所助益。


科技企業領軍人物


▲ 陳天石 中科寒武紀科技CEO


「我們剛開始做人工智慧(AI)晶片這個方向的時候,AI晶片其實一點都不熱——首先,AI不熱;給AI做一個專門的晶片,就更不熱。」


陳天石口中的「我們」,指的是「寒武紀科技創始團隊」。


這位年少成名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那時還沒想過「寒武紀科技創始人兼CEO」這個頭銜會讓他如此出名。寒武紀科技是全球智能晶片領域的先行者,陳天石在處理器架構和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十餘年。


2019年10月,寒武紀發布「雲端晶片思元270」。陳天石介紹,「思元270」是寒武紀最新一代雲端AI晶片產品,集成了120億個電晶體,處理稠密機器學習模型的理論峰值性能提升至上一代思元100的4倍,達到128萬億次(INT8)。


「『思元270』支持INT4、INT8,INT16和INT32運算,理論峰值分別達到256萬億次、128萬億次、64萬億次和32萬億次;支持混合精度運算,支持同一機器學習模型內的不同數據塊使用不同的運算精度進行計算。」


此外,「思元270」採用寒武紀公司自主研發的MLUv02架構,包含數百條人工智慧基本指令,支持16個處理器核協同開展高效的計算,滿足多樣化機器學習模型的計算力要求,兼備通用性和性能優勢,可支持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以及傳統機器學習等高度多樣化的人工智慧應用。


2019年11月,在第21屆高交會上,寒武紀科技發布了一款面向邊緣人工智慧計算的晶片新品「思元220」(MLU220),思元220的問世,標誌著寒武紀已經具備了從終端(寒武紀1A、1H、1M處理器IP)、邊緣端(思元220晶片)到雲端(思元100、思元270晶片)完整的智能晶片產品線。


▲ 彭壽 中國工程院院士、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


2019年9月18日下午,中國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產品在安徽蚌埠正式下線,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將實現工業化生產。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彭壽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制約我國信息顯示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材料已被突破。


TFT-LCD玻璃基板是是液晶顯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是電子信息顯示產業的關鍵戰略材料。其生產控制精度與半導體行業相當,代表著目前全球現代玻璃規模化製造領域的最高水平。


此前,全球8.5代及以上TFT-LCD玻璃基板技術和市場此前被已開發國家少數企業封鎖壟斷,我國大尺寸液晶電視所需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完全依賴國外公司的技術和產品,尚無法實現自主生產,這成為制約我國信息顯示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材料。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下,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憑藉多年積累和持久攻關,聯合多家單位攻克了高世代電子玻璃關鍵工藝技術,產品批量生產後將為我國液晶顯示面板產業提供關鍵原材料保障。


彭壽介紹,項目量產後,我國將成為繼美日之後全球第三個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產技術的國家。


這對全面提升我國電子玻璃在國際市場的主動權與話語權,保障我國信息顯示產業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唐文斌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2019年6月29日,麻省理工學院(MIT)《技術評論》發布2019年「50家聰明的公司」(TR50)榜單。


人工智慧(AI)在此次榜單中占據多數席位,備受關注的計算機視覺「四小龍」之一曠視入選。


曠視通過接入河圖作業系統,成功達成包括三種不同類型、共計500台機器人的協同作業,並曾經在此前的「雙11」完成過拆零出倉超過8萬箱,刷新了單倉機器人集群作業記錄。


這一成就成為曠視入選TR50的理由。MIT《技術評論》稱曠視已經「從單一視覺算法升級為全方位場景AIoT作業提供商」。


2019年8月,科技部宣布依託曠視建設「圖像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未來,曠視Brain++將通過開源,推動建立完善的AI產業生態,為打造自主可控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9年10月,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曠視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算法平台Brain++榮獲「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出席大會並介紹了Brain++。


唐文斌表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4年我們開始研發Brain++,它是一套端到端的AI算法平台,目標是讓研發人員獲得從數據到算法產業化的一攬子技術能力,不用重複造輪子也可以推進AI快速落地。我們的Brain++還引入了AutoML技術,可以讓算法來訓練算法,讓AI來創造AI。」


(根據公開報導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來源:科學網 編輯 | 宗華 排版 | 李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