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學會告別一段失衡的關係,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

本體自在 發佈 2020-05-24T02:34:30+00:00

一位來訪者的慘痛經歷一位來訪者講述了自己和閨蜜的故事:她和閨蜜是高中、大學同學,認識十幾年。雙方的男友也是同學,他們的組合被同學稱為「情比金堅」。甚至寒暑假,都會到閨蜜家小住。閨蜜若有一段時間不去她家玩,母親還會經常念叨。

一位來訪者的慘痛經歷

一位來訪者講述了自己和閨蜜的故事:她和閨蜜是高中、大學同學,認識十幾年。雙方的男友也是同學,他們的組合被同學稱為「情比金堅」。

甚至寒暑假,都會到閨蜜家小住。閨蜜若有一段時間不去她家玩,母親還會經常念叨。

就是這樣情同手足的兩人,卻因為一張信用卡,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男友也離她而去。

閨蜜平時花錢大手大腳,雖然工資收入不低,但經常入不敷出,不僅刷爆自己的幾張信用卡,還借她的信用卡消費。


當收到信用卡還款簡訊時,感覺不可思議。原來閨蜜用她的信用卡購物,金額高達幾萬元。

經不住閨蜜苦苦哀求,只好動用自己的嫁妝來還款,引起男友強烈不滿。

認為她沒有原則和底線,一意孤行縱容閨蜜的行為,滿足對方的慾壑難填。

她很無奈、無力,當初本想拒絕對方的無理要求,但為維持多年的友誼,不得已而為之,不曾想卻傷害了自己和愛人。

其實,我們身邊經常發生「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故事。

之所以友情破裂,是由於失衡的關係導致的。人際交往中,維持關係的關鍵因素是平衡。

什麼是蹺蹺板效應

正如蹺蹺板效應:人際交往中,往往一方受惠,然後是另一方受益,按照這樣的過程持續互動,是一種你來我往,就像蹺蹺板在動態中保持平衡。如果總是一方付出,另一方索取或接受,那麼這種關係不會持久。



在這種效應中,體現了雙方的互利互惠,是良好的關係的基石。

因此,人際關係的最高境界是雙方相互滋養,互利共贏。

然而,常見的人際關係矛盾往往是互相消耗,拚命維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係模式。

至於關係走向何方,讓我們聽一聽曾國藩是怎樣說的: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因此,交友需謹慎,如果在一段低質量、相互損耗的關係中糾結,不如及時止損,學會告別這段不盡如人意的關係。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若為了維持岌岌可危的關係,會消耗自己的內在能量,反而心理衝突更為嚴重。

讓「友誼的小船早點翻」,是對自己的保護,讓心理傷害少一點。

「有毒」的友誼,學會及時止損

這種堪稱「有毒」的友誼,被雪梨關係專家戈爾茨坦博士建議,要學會及時止損。

他說:「如果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單方面的,並且你的朋友,僅僅在想要你幫助的情況下,或者他們生活中出現一些情況的時候才會聯繫你,那麼這段友誼你就該考慮一下了。」

「有毒的」朋友讓你感覺糟糕,遠多於感覺好的時候,戈爾茨坦表示,人們有時可以問問自己,在這段友誼中是否付出了時間和精力?自己是否還能在別人身上投入這些?這段友誼是否充滿感激和回報?

他認為:人們有時知道自己的一段友誼是「有毒的」,但是由於內心的「愧疚感」而無法做出決定。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位來訪者,因為無法面對自責,仿佛自己是關係的劊子手,親手斬斷彼此多年的情誼。即使閨蜜提出損害自己利益的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絕。

高配的人際關係,是彼此滋養、融合,既能同甘——錦上添花,也能共苦——雪中送炭。

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文壇中也有過此種佳話。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誼,就是在患難中建立起來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與元稹在長安久別重逢,兩人經常晝夜暢談,吟詩作賦。

但時隔不久,元稹因為直言勸諫,觸怒了宦官權貴,被貶為通州司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鎮軍閥李師道勾結宦官暗殺身亡一案,被權臣嫉恨,憲宗皇帝聽信讒言,將他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同病相連的命運,將兩人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們一生感情深厚,被世人稱為「元白」

這就是相互融合,互為助力的積極關係。


在感情中,學會告別一段負性關係

那麼在感情中,同樣需要學會告別一段負性關係。

肖娜與男友是青梅竹馬,感情穩定,即將步入婚姻。卻在領證前,發現對方與多個女孩曖昧,而且在公司被眾多女同事稱為「婦女之友」,終日在萬花叢中流連。

於是,連夜將自己的東西從婚房拿走,電話告知男友分手,祝他找到自己的幸福。

很多人對此感到惋惜,她坦然說:「與其說服自己勉強結婚,也不會再信任他,這樣耗盡人力物力,不如當斷則斷,放愛一條生路,儘早放手,將傷害降到最小,對我們兩人來說,利大於弊。」


之後,她辭職創業,開辦自己的服裝工作室,憑藉過硬的業務能力,成為業內知名設計師。

閒暇時,不是健身,就是充電學習。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充實、豐富。

空窗三年後,遇到自己的真愛,對她呵護有加。

與其在失衡的關係中,無謂消耗內在能量,不如儘快「斷舍離」,是最明智選擇。

之所以很多人在混亂的關係中苟延殘喘,不是重視彼此的情感聯結,而是由於不甘心。

正如著名心理學家亞科斯教授所說:人生中90%的不幸,都因為不甘心,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

為了挽回自己的「沉沒成本」,希望付出終有回報,遂在將就中搭上人生幸福,一手打造痛苦的生命腳本,得不償失。

就像網友對「糾纏」的形象解析:一直糾纏=浪費時間+拖垮情緒+思慮傷身+患得患失+關係僵化。

其實放下執念,告別一個錯的人,才能給對的人留有空間。


放過自己,就是不和自己、他人較勁,學會告別一段關係,重新啟程。

美國著名作家梭羅說:一個人放下的東西越多,他越是富有。

無論何種關係,都是如此,失去的東西,會以更好方式華麗再現。

願你能找到相互成全、成就的朋友、愛人,擁有自己的小確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