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條約揭秘:咸豐帝竟想用對外貿易全部免稅換取公使駐京

木子竹子 發佈 2020-06-11T13:40:43+00:00

天津條約揭秘:咸豐帝竟想用對外貿易全部免稅換取公使駐京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公使提出了進京換約和公使駐京的要求,理由是:中國地方督撫蒙蔽太甚,必須派公使駐京,以便迅速知照交涉。    公使駐京,對於咸豐帝和滿朝文武大臣,無疑是一個最為敏感的問題。

天津條約揭秘:咸豐帝竟想用對外貿易全部免稅換取公使駐京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公使提出了進京換約和公使駐京的要求,理由是:中國地方督撫蒙蔽太甚,必須派公使駐京,以便迅速知照交涉。

  

  公使駐京,對於咸豐帝和滿朝文武大臣,無疑是一個最為敏感的問題。奏報一經傳到北京,立即在朝廷掀起了軒然大波,遭到了群臣的強烈譴責。吏部尚書周祖培、宗人府丞錢寶青、內閣侍讀學士段晴川等人紛紛上奏,慷慨激昂地痛陳公使駐京的危害。

  

  英國公使李泰國

  「洋夷久駐京師,則凡有舉動,纖悉必知,既速且詳,動為所制。皇上萬萬不可允准......」「京師乃首善之地,若遭蠱誘,則衣冠禮樂之族失矣。」

  「洋夷膽敢提出如此無禮之要求,真乃千古未有之奇聞......」「從來外夷臣服中國,入修朝貢,皆事畢即返,不許久留,所以嚴中外之大防也。」

  

  咸豐帝

  在朝臣上下的激烈抨擊下,咸豐帝再發諭旨,指示在天津與英法公使談判的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等人,仍以「公使駐京,礙難應允」加以拒絕,只同意洋人「有事進京」,並且「須改中國衣冠,聽中國約束」。

  無論桂良等人怎樣口乾舌燥,無術不施地進行解釋,英法方面始終不為桂良的說辭所動。在列強的武力威脅和再三逼迫下,桂良等人還是全盤接受了洋人提出的全部條件,與英法兩國分別簽訂了《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

  

  條約已定,不可更改。但是公使駐京這一項仍然是咸豐帝的心頭大患。在《天津條約》簽訂半月之後,清廷與列強在上海舉行了訂稅則和通商章程制定會議,咸豐帝竟指示欽差大臣用外國來華貿易全部免稅來換取條約中的外國公使駐京等四項條件,意欲尋求條款的變通。但變通不成,還惹惱了英法聯軍,導致其三次北上,最終攻入北京,燒殺搶掠,還一把火把皇家園林圓明園燒了個乾乾淨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