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你太好了,我想找別人:婚姻里女人越做這件事,男人越不愛你

凌雨 發佈 2020-05-16T05:49:54+00:00

或許你也聽過「討好型人格」,在任何一段關係里,這種人格的人都是容易受到傷害的一方。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初衷都是為了「討好」,害怕給人添麻煩,害怕自己做的事情讓別人討厭自己。

或許你也聽過「討好型人格」,在任何一段關係里,這種人格的人都是容易受到傷害的一方。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初衷都是為了「討好」,害怕給人添麻煩,害怕自己做的事情讓別人討厭自己。這類人心思敏感、細膩,也善良。

同時,活得也很辛苦。看完簡·方達的一生,希望你能懂得「保持自我」比「討好別人」更重要。

在旁人眼裡,簡·方達是個顛倒眾生的尤物。

水波婉轉,面目姣好。


更難得,作為一個上世紀的女演員,她不是花瓶,也絕非空有美貌。

7次奧斯卡提名,2次獲得影后,15次金球獎提名,7次獲獎。

60年前,簡·方達風光無限。

▲簡·方達

但這風光的皮囊下,藏著怎樣一個腐敗的靈魂,只有簡自己知道。

接近60年的人生,儘管一直在演戲,拿獎。

可簡還是覺得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她似乎把大半輩子都用在了討好別人,扮演喜歡別人的樣子上。

小時候討好自己的父母,企圖從他們那裡得到重視和關注。

結婚後討好丈夫,為了不讓他們離開自己,什麼無理要求她都掙扎著接受。

現今已經83歲的簡,倘若能站在時間的註腳上回頭看。

她大概會希望回到20歲,尖叫著阻止那個渾渾噩噩的小女孩再去用討好的方式去獲得丈夫們的愛。

更希望回到12歲,阻止母親的自殺,那麼父親的離家或許也不會發生。

再早一點,她會把童年被戀童癖性侵的秘密告訴父母。

大概,童年的她也會有人疼愛,就不會造成她婚後乞憐丈夫的愛,而失去自我了。


但她不能。

於是她只能把這些都拚命地往心裡咽,又苦又澀,她咽了將近60年,也痛苦了將近60年。

直到80歲,簡都已經白髮蒼蒼。

跌跌撞撞半生,始終戴上面具迎合別人的她,才第一次醒悟。

60年了,她從來沒有過自我,但人生已經不能再重來一次。

簡·方達犯錯了,大錯特錯。

1937年出生的簡,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夢之家。

從小被父母要求保持禮貌,做一個可愛純潔的鄰家女孩。

可惜簡的父母嚴於律人寬以待己,想要女兒長成一個白富美,兩人卻都沒耐心在簡的身上花時間。


父親亨利·方達曾憑藉電影《十二怒漢》在影壇上名聲大噪。

母親名叫弗朗西斯·方達,是個信心十足的社交名媛,或許,還帶著點骨子裡的瘋狂。

她絕對美麗,卻不是個好母親。


為了拴住花心丈夫亨利·方達,她一心倒騰著自己的外表,卻忽略了女兒簡的身心健康。

年老後的簡不止一次地問過自己,母親是愛我的嗎?

連她自己也不能確定。

而父親亨利·方達影壇得意,好萊塢的知名男星多多少少都有些沾花惹草的小毛病。

自然,他也不會是什麼好父親。

他唯一關注過女兒的成長,也不過是告訴彼時尚有嬰兒肥的簡「女孩子只有苗條又好看,才能獲得愛。」

因為這一句話,簡為了控制自己的身材,病態地控制飲食。

為此還患上了厭食症,甚至一度想自殺。

但為了獲得父親的愛,她覺得值得。

年幼的簡周旋在瘋狂的母親和冷漠的父親之間,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家庭的表面和睦。

她不敢告訴父母自己曾經被一個男人性侵過。

這樣她就會是他們眼裡永遠乖巧純潔的小女孩。

可即使是這樣努力和隱忍,父親依舊愛上了一個僅比簡大7歲的時髦女郎。

從此消失在了簡的世界中。

她從來驕傲的母親一夕之間成了被丟進精神病院的布娃娃。

卻在某個無人知曉的夜晚,平靜地拿起了一把剃鬚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

那一年簡不過13歲,卻沒有了眼淚。

她平靜地接受了父親迎娶了新女友,平靜地接受自己和弟弟被送到寄宿學校。

20來歲,繼母不願意再繼續支付簡的生活費。

於是簡離開家,選擇做模特和小演員為生。

正是青春好時候,她卻已經對一切都開始感到厭倦。

年幼喪母,被父親拋棄,幾乎沒得到過愛的簡。

她看起來性感又美麗,內心卻一片虛空,迫切的需要很多很多的愛來填滿自己。

起初簡依賴於性來追求愛。

可用男人的愛來填補空虛,是最不明智的決定。


性伴侶無數,數不清的情人。

每個男人都能在性事過後在她耳邊告訴她,「你是我的最愛。」

但太陽升起來以後,那句誓言就像清晨的薄霧,疊好被子的功夫,就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於是簡又開始格外渴望一段穩定和美的婚姻關係。

儘管父母的婚姻如此不幸,但她有信心,絕不會重蹈母親的覆轍。

此時,法國大導演羅傑·瓦蒂姆適時地侵入了簡的生活。

是侵入,介入,而不是參與。

羅傑才華橫溢,驕傲自矜,帶著成熟男人的魅力和儒雅。

矛盾的是,正是這些優點,讓羅傑身邊鶯燕不斷,他自己也風流成性。

同時他強勢,自大,即便是對自己的妻子也一樣。

相遇時簡便知道羅傑無可挽回的性格缺點,但她的懷疑與猶豫,都因為羅傑對自己的親生女兒異常疼愛而土崩瓦解。

羅傑是一個好父親,這恰是簡從來沒得到過的。

因此,即使兩人相差20歲,年輕貌美的簡依然嫁給了羅傑,甚至甘心做一個繼母。

為此她容忍了羅傑喜歡多人做愛的性癖,容忍了羅傑將她當成一個洋娃娃擺布。

羅傑要求她染金髮,她染了,羅傑要求她出演性科幻電影《太空英雌芭芭麗娜》,她要在其中全裸出鏡。

她不樂意,卻依然選擇了服從。

簡甚至一點也沒察覺到,她又陷入了小時候的怪圈。

那個為了得到父親的愛,不惜節食患上厭食症的小女孩,和20多歲的她,再度重疊。

為了得到丈夫的愛,她同小時候一樣開始自毀,竭盡全力的去討好丈夫。

可最終得到了什麼呢?

酗酒又沉迷賭博的丈夫,在一次婚內出軌中斥責簡,「嫉妒是沒有教養的。」

既然如此,簡同樣選擇了婚內出軌,來回報這個從未給過她一點尊重的丈夫。

1973年1月16日,簡與羅傑離婚,3天後,她嫁給了肚子裡孩子的爸爸,湯姆·海頓。

簡大概沒有挑選丈夫的眼光,換而言之,或許是因為童年的創傷。

她每每挑選的結婚人選,幾乎都像是自己父親的翻版。

湯姆是個激進的政治運動家,為了政治理想,甘願犧牲個人生活。

為了迎合湯姆的喜好,簡又搖身一變,成為了活躍於和平運動、民權領域,為越南問題、美國原住民的問題發聲的政治明星。

即使那讓她成為「全美最讓人憎恨的女人」,多次被逮捕入獄。

但對於簡來說,那是甜蜜的痛苦。

她甘心和湯姆一起擠在別人家的充水床墊上,住在破舊擁擠的小屋裡。

為了幫丈夫籌集政治活動資金,她拍攝健身操錄影帶,一經發布就爆火,銷售了1700萬張。

而丈夫湯姆,卻覺得女人的成功是對他的侮辱。

一個女人拍攝的「虛榮」健身操,卻比他用心寫下的書賣的好得多。


湯姆的自尊心受挫,選擇在另一個女人身上找回自信。

他出軌了,這段婚姻,最終沒能收尾的有多體面。

此時的簡已經51歲了。

她不年輕了,前兩段婚姻對於丈夫的無條件服從和討好,已經讓她一遍一遍地失去自我。

她的初衷只是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可無一例外都以悲劇收場。

這讓簡陷入了極度混亂與痛苦中。

因此傳媒巨富泰德⋅特納第一次打電話給她要求約會時,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當時簡以為不過是富人的一時興起而已。

可半年後,這位家財萬貫的泰德再一次致電簡,並禮貌地再一次邀請她。

簡與內心那個自我做了極其激烈的鬥爭。

她不知道該不該再一次把自己託付給一個男人。

再度結婚,意味著她又要過上討好和服從的日子,但如果這一把她賭對了。

也許簡就能得到她一直夢寐以求的愛。

這一次,自我依然沒能占上上風。

簡和泰德結婚了。

▲簡·方達與泰德·特納

就像輪迴一樣,她為了泰德甘願做一個上流社會的名媛。

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只因為泰德不喜歡。

接受一系列整形參加酒會。

然而,這一切依然沒能阻止她的丈夫出軌。

只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簡沒有回頭。

離了婚的她,已經60多歲,人生已經匆匆忙忙過了一半。

可對於簡來說,過去於她,仍像是一片空白而已。

她費盡心思過了大半生,到頭來,最想要的,始終沒有得到。

簡是只無腳的小鳥,無論停在哪根愛的枝丫上,都不長遠。

因為她永遠遷就,永遠卑微。

那一刻,簡·方達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是否真的有被人愛過?

答案呼之欲出,即使她不願意去相信。

她太在意如何取悅對方,為了讓他們愛自己,簡費盡心思,帶著面具。

可從來沒有以一個真正的、純粹的簡面對過世人。

沒有人會愛一個帶著面具的人,60多歲,離過三次婚,一片混亂模糊的簡,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想要被愛,她首先要做的,其實只是重拾自我而已。

而生命的一開始,她便已經犯下了這個莫大的錯誤:丟掉了最本真的自己。

還能改正這個錯誤嗎?

簡不知道。

她已經60多歲,容貌和身體,都在以不可控的速度衰老下去。

可她的心卻活躍異常。

她說:「年齡不是按照時間順序、而是按照精神態度排序的。」

「你可以在20歲時就對一切感到厭倦,也可以在70歲時重啟自己熱愛的事業。」

70歲重新殺回影壇,她依然是那個風光無限的女演員。

2014年她贏得了第69屆艾美獎喜劇類劇集最佳女主角提名。

2015年又獲得第1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獎及第73屆美國金球獎電視電影類最佳女配角獎提名。

2017年,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把終身成就金獅獎頒給了她。

在紅毯上簡生機勃勃,比20歲那年內心空虛的小女孩更有魅力。

從前她一廂情願地要求別人去愛她,總是不能如願。

如今她撿起那個丟失多年的自己,那個獨特的自己,反而讓她得到了別人的愛。

曾經那麼艱難也得不到的東西,輕而易舉得到了時,簡選擇了把它傳遞給別人。

她邀請父親來和自己拍攝同一部電影,她想趁著父親還在時,好好愛她。

這個縱橫半生的男星,在電影里垂垂老矣,卻在最後一幕,即興擁抱了飾演電影里女兒的簡。

恍惚之間,簡意識不到,父親的擁抱,是在給自己,還是電影里的女兒?

這個問題的答案,隨著父親的去世,終究成為了歲月的一樁懸案。


但她開始努力修復和自己兒女的關係,不想讓兒女再過一次和自己一樣缺愛的人生。

2018年,簡為自己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方達的五幕戲》。

前四幕有父母、男人、情人。

糾纏著,混鬥著,動盪地鋪開了簡不安的前半生。

但簡冷靜地剖析著這一切,只是想看看自己人生的意義,究竟寫在哪個人的名字里。

而到了第五幕。

那裡只有一個簡·方達。

她平靜地看住鏡頭,然後最終意識到。

所謂人生的意義,其實就是她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