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這個小妮子有點酷

淺草札記 發佈 2020-05-22T02:46:20+00:00

一部《少年的你》,令周冬雨圈了不少路人粉。仿佛是驀然回首間,發現娛樂圈裡還有這麼一顆遺珠,在挺著小身板兒,努力去夠一線實力派女星的桂冠。


​1、

一部《少年的你》,令周冬雨圈了不少路人粉。仿佛是驀然回首間,發現娛樂圈裡還有這麼一顆遺珠,在挺著小身板兒,努力去夠一線實力派女星的桂冠。

很多人對周冬雨的印象褪不去小妞電影的印記。

《山楂樹之戀》里清純青澀的靜秋,《春風十里不如你》里活潑勇敢的小紅,《七月與安生》里叛逆任性的安生,《喜歡你》里鬼馬精靈的顧勝男......


這些角色固然多變,形象卻不免單薄,給人「一招鮮、吃遍天」的錯覺,覺得周冬雨的戲路不過如此,沒什麼太大的拓展空間。

但是《少年的你》這部電影里,周冬雨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


這部戲裡,她飾演了一個性格複雜立體的角色——陳念。

在天真不靠譜的媽媽面前,她是一個體貼懂事且能扛事的讓人心疼的女兒。

在被同學霸凌的時候,她是一個能將「忍」字訣拿捏到令人心酸的弱者。

面對不公不義時,她的道德感不容許自己置身事外,自身難保依然要出手相助的勇敢又令人心生敬佩。

在被人逼到忍無可忍時,她反抗的姿態,又有著「狠角色」的決絕與酷烈,令人心凜。

這樣一個表現難度很高的角色,周冬雨用她的演技全方位地Hold住了。


給媽媽打電話時,她一邊失控落淚,一邊控制語氣平靜地和媽媽聊天,這重對比讓人嘆為觀止。

被同學霸凌時,她一扭頭間跟著眼淚飆飛出來的憤怒,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那份恨意。


和小北一起守著同一陣線對抗警察審訊時,她的臉部表情和眼神是演技的大爆發。

聞聽警察說小北要被判死刑時,她瞬間佝僂、似不堪重負的背影,也是她演技精純的體現。

這些可圈可點的表演,把一個完全不像周冬雨的角色立住了。導演曾國祥在微博上評價:厲害的冬哥這次又突破了自己。

出道近十年,周冬雨的成長有目共睹。她一直在刷新著自己,由蛹至蝶,一步步蛻變。

是在《七月與安生》之後,她開始被專業人士肯定。金馬給了她一尊影后的獎盃,她的偶像郝蕾欣喜地評價:小姑娘終於知道表演是怎麼回事了。


這世間從來沒有一躇而就的說法,就算周冬雨首次觸電是老謀子導演作品,所謂起點很高,但是能走到現在,依然是她自己努力跋涉的結果。

前兩年流行一金句:你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用在周冬雨身上,很是貼切。她的成長與成功路徑,可以用「靈、撐、拼、信、狠、輕」來數算。

2、

周冬雨闖蕩演藝圈,敲門磚是一個「靈」字。

出演《山楂樹之戀》時,她只有18歲,完全素人一個。張藝謀挑中她,也是因為她毫無矯飾的純凈與青澀。在接受高曉松採訪時,張導提到周冬雨,說她的表演中「有瞬間的東西,很靈動,而且是別人替代不了的」。


陳可辛也說周冬雨是那類天才型的演員,她常有出自直覺的靈光一現,如果抓得准,會給導演意想不到的表現。

按現在流行的話說,她的表演才華是老天爺賞飯吃。

但,饒是天分高,《山楂樹》之後,周冬雨還是熬了好幾年才出頭。向來做事情喜歡半途而廢的她,在這條路上能堅持走下來,全靠一個「撐」字訣。

《山楂樹之戀》拍完,周冬雨考進了電影學院,正式學起了表演。

一群人中龍鳳之中,她屬不起眼的那一個。身材瘦小單薄,長相也不出眾,底氣不足,台詞說不好,這些顯而易見的缺陷明晃晃地擺在了她面前。

她知道自己的欠缺,但她心氣高,不肯在人前示弱,故意表現得滿不在乎,結果被老師罵不上進。那會兒沒人知道,她嬉皮笑臉的背後,其實心在滴血。


足有五年時間,她接拍的作品都反響平平。外貌、衣品、情商均備受攻擊,甚至有了「最差謀女郎」的評價。

自卑、壓抑、自我懷疑,這些她都經歷了。有的人可能會從此認命、一蹶不振地放任自己,但她撐過來了。

她哭,永遠都是回家哭,不把自己的脆弱呈現人前。不示弱,就等於撐住了自己的心理競技狀態。


在繃住的前提下,她也懂得開解自己,告訴自己:隨著時間流逝,我會慢慢變好的。


就這樣,最初的風光之後,她灰不溜丟地撐了五年,迎來了事業轉折點——《七月與安生》。

這一步的鹹魚翻身,要歸功於她的「拼」。

剛開始,找她出演的角色是乖乖女七月。因為一直以來,她給人的印象都是這一型的。但是看完劇本,她卻堅定地表示要演安生,甚至給導演放話:要麼演安生,要麼放棄這次合作機會。

她想拼一把。被困在乖乖女的類型里這麼久,她想突圍出來。雖然之前在《心花路放》里她曾主動挑戰了「殺馬特」造型的髮廊妹,但畢竟那是一個配角,且形象單一,演不出靈魂的質感。

破繭成蝶的源動力來自「破」,不破不立。

現實中,周冬雨也是個被媽媽管頭管腳的乖乖女,但人要成長,總是需要叛逆一回的。她想把自己青春的成人禮放在電影中去完成。


按導演當時的眼光看來,「安生」的形象與周冬雨完全不搭。原著里的安生野性、叛逆,有一種難以抵擋的性感。而那時的周冬雨,單薄、瘦弱、身上還沒褪去清純的標籤。

但是在她的堅持下,劇組陪著她賭了一把。

曾國祥說,開拍後,他不停收到網絡留言,指責他毀了自己的青春。那一屆年輕人心目中的安生,不是周冬雨這個模板。

製片人陳可辛一度也懷疑周冬雨的表現力,問她「你行嗎?你能演好嗎?」

這種被質疑對周冬雨打擊挺大。身負巨大壓力,她帶著一股子倔強選擇拼一把:一定要演好安生。

最後她成功了。電影里的安生,雖然沒有性感的身材、撩人的美貌,但她用自己強烈的性格魅力補足了這些弱項,成就了一個立體的安生。


此舉讓陳可辛的團隊看到了她的潛力和爆發力,後續合作中,給予了她更多的信任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一邊是大獎的認可,一邊是大導演的認可。雙重認可下,周冬雨的自信抬了頭。在「信」字訣引領下,原先壓抑在她骨子裡的靈氣一撥撥地朝外冒,並且在電影《喜歡你》里完成了揮灑自如的發揮。

拍攝現場,在和男神金城武的對手戲裡,她臨時自己加的那句台詞「我性不性感」成了神來之筆,製造了有趣的反差萌,也給了導演意外驚喜。


江湖上因此給周冬雨封了一個流派「任意流」。

在《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自覺找准了一點方向,「信」步前行,走到了《少年的你》面前。

這部戲裡,她使出了「狠」字訣。

如果說,靜秋的清純、安生的叛逆、顧勝男的古靈精怪,都還有周冬雨本性的特質,那麼陳念這個角色,則跟她完全不是一類人。但是電影里,她把自己化作了角色本身。那倔強的唇峰,陰鬱的眼神,眸子裡那股狠勁兒,與現實中的她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條線的乖巧判若兩人。


在清純與乖巧之間,她殺出了一條「狠」路。這條路,通向演員的最高追求——教科書般的演技。

《少年的你》之後,有人將周冬雨和周迅對標,說她的下一站就是周迅,未來可期。

3、

大多數演員在成名之路上總會經歷掙扎,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哪怕像周迅這樣備受上帝寵愛的演員,也有她自己難袪的心魔。身為體驗派演員,她容易入戲太深走不出來。當年拍完《戀愛中的寶貝》,她有近一年的時間無法正常地融入生活,對身心的消耗極大。

這一點,在周冬雨身上不大看得到。雖然她說自己也是體驗派演員,但她的沉浸只存在於拍攝期間,戲殺青後她就能走出來。

周冬雨的偶像郝蕾身上,則是信念感太重。她給自己的專業要求是達到「教科書般的演技」。她把這句話說得擲地有聲,但是這一點反而束縛了她,這些年來,她口碑高高在上,實際事業一直突不出重圍。

周冬雨卻在採訪時說自己信念感極差,老愛笑。雖然對於表演,她一直存在自我懷疑的狀態和習慣,但她從不背包袱,會告訴自己「不完美就是完美」,比較容易放過自己。


對於自己的失誤,她也不會過多糾結,說自己忘性大。的確,「忘卻力」也是一種戰力。


新生代同樣有靈氣有實力的年輕演員還有一個春夏,但她身上有種精神潔癖,在自我與世界之間經常陷入糾結,內心消耗大。

周冬雨則會在覺得自己特別複雜的時候,去看各種動物的紀錄片,在這些切實存在的真實與美好中平衡自己。

年紀輕輕,她就懂得了怎樣去掌握平衡,不過度消耗自己,這是很多演員都不具備的「輕」的特質。這個特質能讓她在娛樂圈這個修羅場走得不那麼艱難。

其實這小妮子很有野心,但她從不把野心寫在臉上,而是用漫不經心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地在進步。

你們說她外形差,她索性學會了自黑自嘲,說自己長得像鳥、像老鼠、像流氓兔、像小黃鴨......說自己平胸可以節省布料......

足球場上有個說法,「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她的自黑其實也是一種進攻,先把自己踩在腳底,就沒人能踩得了她了。

你們diss她情商低,她就審時度勢,收起了一部分的真性情,開始學習說話之道。現在看她的採訪,已經能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但她厲害在「用真誠的態度說官方的語言」,且輔以毫無城府的笑臉,所以挺招人好感。


你們說她衣品差,她就通過研究時裝雜誌上的搭配,配合造型師的審美,一點點地,把自己從一枚很「土」的鄉妞,打造成了受大品牌青睞的時尚女郎。越來越美,越來越遊刃有餘。


她甚至默默學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從最初接受採訪還要竇驍翻譯的菜鳥,到後來參加坎城論壇時能與主持人用英文對答如流。

她做著這些儲備的時候,從來沒有見她發過狠、發過誓,沒有過怨懟和對抗,好似雲淡風輕地就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這也是「輕」字訣的魅力。但是這輕的背後,是一步一個清晰可見的腳印。


4、

一炮而紅是運氣,能夠頂著光環走回原點,再一點點走出來才見實力。

且不論周冬雨的未來會如何,未來的電影史上,肯定會留下屬於她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的成功太典型,某種程度上來說,打破了演藝圈很多約定俗成的偏見。

就像她一直在自嘲的,要身材沒身材,要臉蛋沒臉蛋,憑什麼能在美女如雲的演藝圈殺出重圍,占領自己的一片山頭?

靈、撐、拼、信、狠、輕,她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