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血統的高喬牛仔——阿根廷IAe-35系列運輸機(二)

新君清觀察 發佈 2020-05-25T12:20:55+00:00

根據計劃,IAe-35的總產量將達到100架,不過由於改進型的問世,因此包括各種改進型在內的全系列總產量在50架左右,共計分成以下幾個型號:

型號一覽

根據計劃,IAe-35的總產量將達到100架,不過由於改進型的問世,因此包括各種改進型在內的全系列總產量在50架左右,共計分成以下幾個型號:

批量生產中的IAe-35,下方為等待組裝的尾翼組件

(1)IAe-35 IA「蒂波」(Tipo)

該機主要用於訓練飛行員和導航員,無武裝,發動機使用IAe-19R「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阿根廷空軍裝備的一架IAe-35 IA,垂直尾翼的方向舵上塗有阿根廷國旗圖案

(2)IAe-35 IB「蒂波」

該機作為IA型的輕型轟炸機改型,機頭安裝有2挺白朗寧12.7毫米航空機槍,翼下掛架可以掛載100公斤炸彈或者4枚127毫米火箭彈,發動機使用IAe-19R「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後於1974年被IA-58「普卡拉」(Pucara)攻擊機替代。

保存至今的一架IAe-35 IB,翼下的火箭彈發射滑軌清晰可見

(3)IAe-35 IU

該機為轟炸機飛行員和炮手訓練機,發動機換裝為750馬力級IAe-19SR1「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4)IAe-35 II「蒂波」

該機為輕型運輸機,發動機使用IAe19R「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5)IAe-35 III「蒂波」

該機為空中救援醫療機,可以容納4名醫護人員以及擔架等醫療設備,發動機使用IAe-19R「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6)IAe-35 IV「蒂波」

該機為空中照相偵察機,可以容納一名航空相機操作員,發動機使用IAe-19R「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7)IA-35-X-III「潘多拉」(Pandora)

該機作為執飛阿根廷國內短途航線的客機使用,客艙可容納10名乘客,發動機換裝為與IAe-35 IU相同的IAe-19SR1「印第安人」活塞發動機。

停放在跑道上的「潘多拉」原型機,可見機艙側面的橢圓形舷窗

更強的「瓜拉尼」

到了20世紀60年代早期,阿根廷人發現IAe-35雖然剛剛投入生產不久,但是其設計已經過時,之前的多種改進型依然受制於發動機功率的孱弱而直接影響了其性能的提高,因此決心以此為基礎通過換裝新型發動機和優化設計的基礎上研製出一種新型運輸機,並且將其命名為「瓜拉尼」(西班牙語:Guaraní)。

新機型依然由德雷德米耶負責設計,考慮到原機裝配發動機的尺寸和重量,阿根廷技術人員選擇了法制透博梅卡「巴斯坦」(Bastan)III型渦槳發動機作為「瓜拉尼」的動力,該型號發動機具有850軸馬力功率,相比之前的「高喬人」和「印第安人」都有了極大提高,這也讓該機成為拉丁美洲首架渦漿動力飛機。同時該機的機頭也重新恢復了封閉式設計,去除了領航員觀察窗等設計,機身中後部線型也得到了優化,到設計完成時,該機與原型僅有20%的結構可以通用。整個機型研發進度非常快,首架「瓜拉尼」I原型機於1962年2月6日完成首飛。

「瓜拉尼」I原型機,除了標誌性的雙垂尾尾翼,其他設計已經與IAe-35有本質區別

試飛結果表明,「瓜拉尼」I的飛行性能較IAe-35有了不小提升,但是發動機功率依然不足,為此技術人員又為「瓜拉尼」I的原型機進行了升級,不僅更換了功率達到了930軸馬力的「巴斯坦」VIA型發動機,垂尾也變成了較為傳統的倒T字型,同時後機身被縮短,經過改進後的「瓜拉尼」II的新機體長14.86米,翼展19.53米,機體空重3924千克,最大起飛重量7120千克,有賴於更強大的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500千米/時,最大航程也達到了1995千米。該機於1963年4月26日首飛,由於改進幅度較大,該機獲得了IA-50的新編號(1952年後的新機型編號改為IA)。

在1965年巴黎航展上公開亮相的「瓜拉尼」II原型機,機體後側為該機編號TX-01

由於阿根廷國內測試技術有限,因此「瓜拉尼」II原型機在1965年6月飛往法國,在參加完當年的巴黎航展後轉場前往伊斯特爾(Istres)接受測試,在完成總計200小時的飛行測試並獲得法國方面較高評價後返回阿根廷國內,該機也因此創造一項新紀錄,即首架穿越大西洋的拉丁美洲造飛行器(不過由於該機航程有限,因此在整個航程期間曾先後經停里約熱內盧、達喀爾和馬德里等地加油補給)。在回到阿根廷完成國家鑑定飛行後,該機於1963年12月11日獲得適航認證,編號為LV-X-27。

該機在投入批量生產後除了裝備阿根廷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之外,還作為短途客機和無線電中繼飛機服務於阿根廷國內民航航線。由於可靠性高,該機在阿根廷軍隊口碑相當不俗,一直服役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退役,而最後一架隸屬於第2航空旅的則一直到2007年1月7日才宣告退役,之後被移交阿根廷國家航空博物館(西班牙語:Museo Nacional de Aeronáutica de Argentina),標誌著整個IAe-35家族在阿根廷軍隊長達50年的服役宣告終結。

服役於阿根廷空軍的一架「瓜拉尼」II,注意其翼尖掛載的副油箱,阿根廷空軍為其「瓜拉尼」II機隊進行了改裝,以增加航程

阿根廷海軍航空兵裝備的一架「瓜拉尼」II,垂尾方向舵上塗有阿根廷國旗圖案

作為庫爾特·譚克和其他德國航空技術人員在阿根廷設計的唯一一個修成正果的機型,IAe-35系列雖然看似不起眼,但也見證了阿根廷航空業那段曾經的輝煌。如今其中的一些依然可以在各大博物館中找到蹤跡,人們從中還能品味出歷史的痕跡。

德意志血統的高喬牛仔——阿根廷IAe-35系列運輸機

來源《艦載武器》雜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