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葉霉病」高發又難治,掌握春季管理重心,多措並舉避免損失

農技有料 發佈 2020-02-27T00:59:06+00:00

春茬番茄大多已經在2月上旬完成了定植,番茄苗定植期間低溫寡照的天氣較多,番茄苗移栽後光照條件較弱,再加上外界環境溫度較低不利於番茄苗生長,那麼這茬番茄苗的長勢就比較弱。

春茬番茄大多已經在2月上旬完成了定植,番茄苗定植期間低溫寡照的天氣較多,番茄苗移栽後光照條件較弱,再加上外界環境溫度較低不利於番茄苗生長,那麼這茬番茄苗的長勢就比較弱。一旦苗子弱了,對各種病害的抵抗能力也就差了。2月份即將結束,白天棚室外界環境溫度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夜間溫度還是比較低的,棚室內部晝暖夜涼溫差較大,棚室內部濕度也會隨之增加。近期,番茄葉霉病強勢來襲,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葉霉病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流行成災。因此,當前我們務必要結合田間管理做好農業防治工作,儘量讓番茄免受葉霉病的危害。

本文將通過以下5點進行詳細講解,希望菜農在田間管理過程中加以重視:

  • 一、葉霉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嚴重
  • 二、番茄發生葉霉病時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 三、葉霉病的發生和哪些因素有關
  • 四、為何菜農認為葉霉病防治難度大
  • 五、茄子葉霉病的科學防治措施

一、葉霉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嚴重

葉霉病是一種只要發生在大棚番茄栽培上的病害,番茄的整個生長期內都會發病。從番茄葉片受害時的症狀表現來看,也有人將葉霉病稱作為「黑毛病」。葉霉病最大的特點就是發病速度快,一旦棚室內部有適宜的溫、濕度條件,只需要短短几天時間就會流行成災,讓菜農措手不及。根據田間的實際發病情況來看,番茄發生葉霉病之後,往往會造成10%~25%的減產損失,如果田間葉霉病發生危害的程度比較嚴重,減產損失則會高達50%以上,甚至整個蔬菜棚都會因葉霉病而絕收。

二、番茄發生葉霉病是都有哪些症狀表現

1.苗期染病

番茄幼苗期發生葉霉病時,幼苗基部的葉片會先呈現出明顯的受害症狀。比如,幼苗的葉片上會出現淡黃色的病斑,並且病害還會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擴大。到了葉霉病發生中後期的時候,受害葉面的背面就會長出霉層,霉層的顏色通常是灰白色至灰紫色的。尤其在葉霉病發生較嚴重的時候,受害葉片會在短時內內迅速變黃並且乾枯掉。而番茄苗也會因葉片受害生長速度變的緩慢,就算受害幼苗能夠成長,到了成株期的時候也容易出現早衰現象。

2.成株期染病

  • 葉片症狀:葉霉病主要危害的是番茄的葉片,病害發生的時候,首先是植株基部的老葉會有明顯的受害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植株中、上部葉片也會逐漸受害。葉片染病初期,會出現黃顏色的病斑,病斑的形狀通常是橢圓形的,有時候病斑也可能是不規則形狀的。不論病斑的形狀如何,它的邊緣都具有淡黃色的斑紋。受害葉片正反兩面所表現的症狀差異較大,病葉的背面則會著生霉層。剛來時的時候,葉片背面的霉層是灰白色的,隨後霉層則會由灰白色逐漸變成會則色。病害發生嚴重的時候,葉片正面會布滿病斑,而受害葉片也會由綠色變成黃色,甚至會出現捲曲現象,然後逐漸變的乾枯,最終病葉則會出現脫落現象。
  • 莖、果柄、花:番茄發生葉霉病的時候,番茄的莖、果柄、花也都會出現受害症狀,植株的嫩莖和果柄不會出現病斑,而是和葉片背面的受害症狀相似,嫩莖和果柄上會著生霉層,霉層的顏色也會由灰白色變成灰紫色。更重要的是,植株嫩莖受害時霉層會逐漸向番茄的花部發展,那麼番茄的花朵就會逐漸凋萎,那麼剛長出來的小番茄也會因花朵受害而出現脫落現象。
  • 果實症狀:葉霉病危害番茄果實時,通常從果實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受害症狀。比如受害番茄果實表面會產生革質的斑塊,剛開始的時候,果面上的斑塊是暗黑色的,斑塊的顏色也會隨病情的發展逐漸變成灰白色。當然了,果實發生葉霉病並不是果面產生斑塊這麼簡單,果實表面的病斑上同樣會產生黑褐色的霉層,最終受害果實也就不能正常使用,只能狠心扔掉。

三、葉霉病的發生和哪些因素有關

  1. 葉霉病適宜在溫暖高濕的環境下發生,病菌能夠在9℃~34℃溫度條件下生長發育,當環境溫度在20℃~25℃時,容易引起葉霉病的發生,尤其當田間濕度達到80%以上時,葉霉病則容易發生流行;
  2. 病菌能夠在種子表面,以及病殘體上越冬存活,如果我們不對種子進行滅菌處理,或者田間清潔工作不徹底,也容易引起或加重葉霉病的發生;
  3. 菜農在定植番茄苗的時候,沒有控制好合理的密度,番茄植株間通風透光條件差,容易引起或加重葉霉病的發生;
  4. 番茄生長期間,梅雨季節、連陰天氣、降雨量較大的年份,那麼田間的濕度就會增加,高濕條件下容易引起或加重葉霉病的發生;
  5. 葉霉病菌的轉化性較強,不同的番茄品種對葉霉病的抗病能力也不同,如果菜農栽培抗病性弱的品種,那麼番茄就容易發生葉霉病;
  6. 連陰天氣下光照條件較弱,棚室內部濕度大,再加上菜農對棚室通風排濕不及時,就容易引起或加重葉霉病的發生;
  7. 番茄自身長勢強壯與否,也是影響葉霉病發生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施肥不科學、環境條件不適宜、田間管理不當時,植株長勢弱容易引起或加重葉霉病的發生;
  8. 葉霉病的病情發展速度較快,如果菜農不及時將病葉、病花、病果等病殘體清理乾淨,就容易加重葉霉病的危害程度。

四、為何菜農認為葉霉病防治難度大

葉霉病菌能夠附著在種子表面存活,也能在田間病殘體上存活,那麼我們在播種的時候就會引起田間初次發病。而遺留在田間的病殘體上也會攜帶病菌,一旦田間溫度、濕度條件適宜,葉霉病菌就會產生分生孢子,而分生孢子則會通過氣流進行傳播,然後從番茄葉片背面的氣孔處侵入,從而導致田間番茄再次受到侵染。

病菌產生分生孢子的數量是十分驚人的,一個病斑能夠產生幾十萬個分生孢子,再加上分生孢子能夠藉助氣流傳播,只要棚室內部有較高的濕度條件,葉霉病很快就會在棚室內蔓延開。病菌分生能力強,傳播途徑便捷,病情發展速度快,病害發生後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這就會增加菜農對該病害的防治難度。

五、番茄葉霉病的科學防治措施

1.科學選種

原理:番茄品種較多,不同品種間對葉霉病抗病能力不同,選種抗病性較強品種可降低發病幾率。

措施:葉霉病本就是發生在番茄上的一種常見病害,但是番茄的品種有很多,不同品種間對葉霉病的抗病性差異較大。為了避免番茄葉霉病多發季節出現相互侵染的現象,那麼我們在栽培番茄的時候,最好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比如我們可以選擇雙抗性強的品種。葉霉病只危害番茄這一種作物,如果田間葉霉病發生較嚴重,那麼我們就可以將番茄和其它作物進行輪作。病菌一旦失去寄主作物,自然就無法繼續存活下去,那麼葉霉病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消毒力度

原理:葉霉病菌會侵染番茄種子,為了避免帶菌種子導致田間初次發病,播種前應對種子消毒滅菌。

措施:我們在對種子進行嚴格篩選之後,還應做好種子滅菌工作。比如,我們在播種之前,可以選擇晴天將種子放置在強光下暴曬2~3個小時,之後再將種子浸泡在55℃的溫水中,為了確保種子能夠受熱均勻,那麼我們在浸泡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攪拌種子。這種消毒方法的好處在於成本低、安全性高。當然了,除了溫水浸泡種子以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藥物對種子進行消毒滅菌處理。但藥物浸種之後,一定要用清水將種子漂洗乾淨。

3.優化栽培管理

原理:番茄葉霉病具有喜溫喜濕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調控棚室溫濕度,切斷該病發生條件。

措施:一方面,我們要及時做好棚室通風工作,這樣做是為了降低棚室內環境溫度,以及田間土壤的溫度。熱天植株蒸騰作用較強,我們要適當的給番茄噴洒一些水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想辦法降低田間土壤的濕氣,比如改善澆水方式,合理控制澆水量,田間濕度大時及時給棚室通風排濕,都能有效降低田間濕度。一旦發現有植株染病,我們要及時將植株上的病葉摘除掉,並給番茄施用有機肥,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只要我們不讓適宜發病的溫度、濕度條件同時出現,及時清理病殘體、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就能有效控制葉霉病的傳播及發展。

4.藥物防治是最後一道防線

葉霉病病情發展速度特別快,我們應結合田間管理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田間已經出現發病在症狀,建議菜農通過田間管理控制病情,結合噴藥進行治療。

常用藥劑有:乳油、腈菌唑乳油、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氟矽唑乳油、氟矽唑水乳劑、克菌丹可濕性粉劑、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氟菌·肟菌酯懸浮劑等。

防治總結:菜農覺得番茄葉霉病防治難度大,主要是因為該病發展速度快,傳播途徑比較廣泛。其實葉霉病也不難防治,我們在種子番茄的時候可以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在日常管理過程當中,打好溫濕度的時間差,只要適宜發病的溫濕度條件不同時出現,病情一般都會得到控制的。即便是田間有植株發病,只要我們及時將病葉摘除掉,就能減少病菌對田間植株進行再次侵染。要想防治番茄葉霉病,不能單純的依靠某一項防治工作,只有多措並舉才能避免或減少葉霉病對番茄造成危害。

文丨農技有料

圖丨頭條免費正版圖片、網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