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到底厲害在哪裡

我才是何日君回來 發佈 2020-02-26T06:32:36+00:00

雙管齊下,前者滿足女性觀眾的心理期待,反正對於多愁善感的女人來說,到一百年歲,還希望有男人來愛她們,後者滿足她們審美感覺上朦朧的「美」感和熟悉感,對於70年代80年代的大多數普通女性,這兩把刷子已經夠夠的了。瓊瑤的書名都挺美的,《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一顆紅豆》《梅花三弄》,


我記得韓寒以前說過瓊瑤,瓊瑤的歌詞比她的劇寫得好。(嗯,那是因為歌詞適合高強度抒情,而小說不那麼合適)。


瓊瑤寫言情的技術結構其實很不錯,基本上言情小說的帝國就是瓊瑤一手打造的,後人只是換湯不還藥的學她而已,無非只是把故事背景改的更現代,讓女的看起來更獨立自住一點,男的更酷一點,故事改一下,其實核心本質還是瑪麗蘇,故事結構的高潮轉折還是瓊瑤用過的那套。


瓊瑤是個人精,她的寫作構架一般來說是這樣的:


主題:男人愛女人,愛得天荒地老。

包裝:調用唐詩宋詞渲染+調用國外的經典作品進行通俗化改編。


雙管齊下,前者滿足女性觀眾的心理期待,反正對於多愁善感的女人來說,到一百年歲,還希望有男人來愛她們,後者滿足她們審美感覺上朦朧的「美」感和熟悉感,對於70年代80年代的大多數普通女性,這兩把刷子已經夠夠的了。


瓊瑤的書名都挺美的,《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一顆紅豆》《梅花三弄》,這些大家就很熟啊,都是她調用的唐詩宋詞古曲改的。


然後吧,寫通俗小說,最好的就是借鑑經典的通俗小說,那是最好的模子,往裡套就行,一方面作者省力,一方面觀眾有熟悉感,熟悉代表著親切。


從這方面來說,瓊瑤是個中老手。


《一簾幽夢》就是中國通俗版的《亂世佳人》,費雲帆就是瑞德巴特勒啊,但是瓊瑤當然知道那個年代的中國女人既不能做,也不想做辛苦的斯嘉麗,只想不勞而獲,天上掉下個優質男來愛我,那麼,她就改嘛,就把斯嘉麗改成紫菱這種大家最喜歡做的女主角,明明都沒有姐姐好看,但是男一男二都像瞎了眼一樣的不喜歡好看的那個,只喜歡普通的。


這就是為我們普通人創福利嘛,你生活中雖然又窮又普通又沒有男人要,但是在想像里,你有呀。

所以我來給你創造這個夢。


她的《鬼丈夫》就是這麼一個經典作品。


這本書不是瓊瑤原作,是根據電視劇劇本和短篇小說《禁門》改寫的,由瓊瑤秘書代筆,但是基本可以看做是瓊瑤作品,跟電視劇基本一樣的。

故事很簡單。男主和女主從小指腹為婚,但是男主的父親意外失手殺了女主的爸爸,女主的寡母孤零帶著她在舅舅家寄生,深恨男主全家,而男女主長大了後重逢相愛了,知道了這段恩怨,痛苦不堪,經過很多挫折,才說服女主母親放下仇恨,成全有情人。


結果,男主的祖母曾經趕走過家裡的一個跟她侄兒私通並懷有身孕的丫頭,這丫頭被趕出去後瘋了,生了個女兒,這女兒長大了後回來復仇,放火要燒死男主一家,燒的男主毀容了,男主不願意再見女主,謊稱自己死了,女主最後要抱著靈牌嫁給他,做未亡人,毀了容的男主躲在女主住所附近,默默的守護著她,最後大團圓結局。

這個故事,用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太老套了,但是大家仔細想想,這裡面調動的元素是很多的。


前半段家族仇恨,《羅密歐與朱麗葉》有沒有?

後半段就更多了,《簡愛》是不是有點像?毀了容的羅切斯特,瘋女人放火!


劇中還有《歌劇魅影》的影子,瓊瑤應該借鑑的是1937年的電影《夜半歌聲》,男主被毀容了,最後女主瞎了,看不到毀容的心上人了,而瓊瑤的筆下,女主角樂梅也奪過刀子欲自殘雙目,被男主奪下來作罷。


雖然瓊瑤寫得是通俗小說,但是有致敬經典的意思。


但如果只看到調動元素的成分,那就小看瓊瑤了,《鬼丈夫》設定在民國時期,封建迷信的東西破一半留一半的時候,瓊瑤作為一個多產作家,對時代的掌握和寫「情」的功力和技巧是很成熟的。


女主的母親反對女主跟男主結婚,一方面是上一代人的恩怨,一方面是時代觀念的不同,女主跟男主是自由戀愛的。


「你居然敢跟我比?」她的臉色冷得像一座化不開的冰山,眼底卻跳動著憤怒的火焰,語氣里滿是傲然、鄙夷和不屑:「我同你爹是憑媒妁之言,聽父母之命,從小定大定,正式下聘,到大花轎來迎娶,一步步規規矩矩,多么的慎重其事。洞房花燭,我與你爹才生平第一次見面,婚後相敬如賓,一點一滴的把感情培養起來。哪裡像你?學那些戲曲小說裡頭不正經的浪蕩女子,私相授受,暗中偷情!你的心靈已經玷污了,那就如同失節,還大言不慚什么守身如玉,還敢跟我相提並論?你簡直侮辱了我和你爹!」



但是,母親的態度在後面又發生了改變:

女主以為男主已死的時候,死也不肯嫁給別人了,她還是要嫁給他:

但他(男主)垂頭坐在那兒只是不說話,久久才荒涼而無力的掙出一句:「那就讓她抱牌位成親吧!」

這時候失控的反而是女主的母親,她太知道做寡婦的滋味了,她不想讓女主再做了。


這麼一來,母親這個人物就活了,她堅持她的那一套道德觀念,跟女主的爸爸明媒正娶的結婚,老公死後就守寡,但是當她的女兒也即將這樣的時候,她不讓了。


她之前的那種道德的優越感和驕傲,這時候完全打破了。一個人,真正的過的日子怎樣,只有她自己清楚。


只有這樣的設定才有這些出彩的細節。


女主抱著靈位,跟男主成親的地方,寫的也很精彩,除了寫盡了人物的痴心,還有寫作風格上的,以極喜寫極悲。


而且抱著靈牌成親這樣的悲慘場景也大致符合時代認知。



其次,是「面具」這個連貫性道具的使用。


男女主角第一次見面是祭祀狩獵場面,男主帶著面具獵殺獵物,這面具出現的合適,符合場景和時代。



然後呢,男主被火燒毀容了,也帶著這個面具。


而女主跟靈牌成親後,無意中深夜裡看到了被毀容的男主,以為是見到了丈夫的亡靈,每天痴痴的等著鬼魂的到來,有一日不巧遇到了,男主撒謊說是他家的老僕人,面具是少爺死之前送的,女主本來因為亡靈不在,而失去寄託,痛苦不已,但是聽了這番話,又跟這個老僕人親近起來了,因為他知道關於她丈夫更多的曾經。


這個地方處理得非常出色,對女主的「痴」表現的極有層次感。


最開始,男主躲的地方,被家裡人說有鬼,女主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好奇,而好奇的原因是因為她思念男主,總想著有一日亡靈會來到跟前,聊解相思之苦。


接著,丫鬟深夜看到了面具之幽靈,嚇的要死的時候,女主卻充滿了雀躍,世上有鬼,她的相思就有了可寄託之處。


再然後,她無意中戳破了亡靈的時候,心裡充滿了失落,那面具再次發揮了作用,連接了彼此。


他的舊東西,他的舊故人,就是她感興趣的,就好比《東京愛情故事》里,莉香最後去了完治的家鄉,她想看看她愛的完治曾經待過的地方一樣。


《鬼丈夫》里這個女主,之所以會對這老僕人有興趣,就是因為她丈夫的面具在這個人手上,於是她糾纏他,想從他嘴裡得到關於丈夫的過去,以及認為這個老人家呆在這鬼氣深深的地方,能夠通亡靈,讓他傳話。


「面具」的使用,一方面為故事的繼續發展買了下線索,推進了故事線,一方面加強了女主痴情的力度,而且這段故事中,「鬼」這個東西,出現在民國的舊宅子裡,多麼的符合觀眾的口味啊。



而在女主為了這個面具神魂顛倒的時候,男主心裡充滿了痛苦,一方面怕暴露身份,一方面又有自己的感情需求,想借用老僕人的身份靠近心上人,一方面想短期內安慰女主,不忍見她難過,另一方面又怕她因為有了寄託,而一直不得走出泥潭,沒有改嫁的那天。


這樣的處理,極符合人的真實心理。


下面摘錄的這一段,就可見瓊瑤的好文采,強於抒情,也就是韓寒說她的歌詞寫得好的表現,單獨拿出來看,這些話很有詩情畫意,但是作為人物對話就很尷尬。


女主問老僕人,男主在陰間過得好不好的時候,男主說~

從你去祭墳哭墓,當場要撞碑殉情,到你了無生趣,一病求死,最後你決心守寡,抱牌位成親,他全都知道!你在陽間心碎,他在陰間斷魂,可是他又無法可想,你說,他怎么會過得好呢?


洞房花燭夜,你說喜字成雙,連繡屏和荷包皮都成對,可是,你形單影隻。


你們兩個,一是孤魂野鬼,處境可悲,一是葬送青春,處境堪憐,而你的多情又使他牽掛,使他放不下,遲遲不肯轉世投胎,重新做人!


男女主角互相酬和的相思句,都以數字連綴,同時切合相思和鬼意,這裡依然是致敬經典,仿用的是卓文君的《怨郎詩》,不過改成了純粹的深情相思。


一月梅花迎風顫,二月風箏線兒斷飄零零,三月桃花隨水轉忽匆匆,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重九登高看孤雁,十依欄杆百聲嘆千言萬語說不完。


一片痴心,二地相望,下筆三四字,淚已五六行,但求七夕鵲橋會,八方神明負鴛鴦,九泉底下十徘徊,奈何橋上恨正長腸百折,愁千縷,萬般無奈把心傷。



從《鬼丈夫》是很明顯的能感覺到瓊瑤駕馭通俗小說的能力的,沒什麼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