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領袖坐牛:曾擊殺過美軍中校,為何最終死在自己人手中?

鄧海春 發佈 2020-05-24T00:46:58+00:00

印第安人與外來殖民者的鬥爭在近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是美洲大陸最主要的社會矛盾。在北美大陸,這一社會矛盾一直到美國建立非但沒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愈演愈烈。

印第安人與外來殖民者的鬥爭在近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是美洲大陸最主要的社會矛盾。在北美大陸,這一社會矛盾一直到美國建立非但沒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反而愈演愈烈。尤其是當美國人沉浸在淘金熱所帶來的財富誘惑,瘋狂地開展大規模的西進運動,拚命積壓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間時,印第安人與美國的矛盾激化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坐牛這個人物,正是這一時期一位著名的反抗美國壓迫的印第安傳奇領袖。坐牛這個人從小就是一個善於思考,做事謹慎的人,在幼年時,他就已經通過做事三思而後行聞名。僅僅14歲的年齡,他就已經擔任了部落的薩滿一職。幼年的早熟與聰慧,似乎註定了這個人後來的不平凡。

坐牛在成為部落的領導者後一開始的對手並不是美國政府,反而是另一個與本部落有著世仇的克羅印第安人。坐牛率領本族人對其進行了一系列征伐,這些戰鬥的經歷也鍛鍊了坐牛的能力。後來,美國政府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印第安人與美國政府的矛盾超越了印第安各部落之間的矛盾,各個部落開始尋求聯合,來對抗美國政府的壓迫。

在1876年的6月25日,坐牛領導著本部落和夏延印第安人的聯軍共3500人,發起了一場精彩的伏擊戰,即小比格霍恩戰役。在這一戰中,他們伏擊了美國聯邦政府的第七騎兵團,並擊斃了騎兵團的卡斯特中校(他還身兼美國義勇軍的少將,所以也被稱為卡斯特將軍。)這位以驍勇著稱的美國陸軍軍官,曾經還是備受青睞的總統候選人之一,但他的傳奇就此被印第安人終結在小比格霍恩戰役中。

擊殺了美國陸軍的高級軍官,並將其斬首,這樣的行為勢必會引來美國政府的報復。美國政府先是停止向當地的印第安人提供食物,不僅如此,他們還趕走了草原上的野牛,讓印第安人連自己覓食都無法做到。這一招確實很有用,坐牛當時的盟友,另一位傳奇酋長瘋馬,就在美國的壓迫下,為了保全部落向美軍投降,並且在當年就被美軍處決。

坐牛沒有選擇留在當地坐以待斃,他率領著部落一路向北逃亡,一直逃出了美國國境,到達了加拿大。在加拿大他和一位加拿大軍官成了好友,到了親如兄弟的地步,靠著軍官時常把他部隊上有限的食物分給坐牛和他族人,坐牛和他的部落才能在加拿大生存。就這樣,坐牛和他的部落在加拿大呆了好幾年。

但美國政府是不會坐視坐牛和他的族人一直在加拿大逍遙法外的,美國政府使出了對付印第安人最喜歡用的"大棒加甜棗"的策略。一方面,美國政府向加拿大政府通過外交層面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派出印第安官員向坐牛提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和食品的供應的許諾,坐牛和他的部落最終在美國政府軟硬兼施的策略下被迫回到了美國。


1881年7月20日,坐牛回到了美國,並在蒙大拿州向美軍投降。一開始,坐牛得到的待遇還算不錯,因為美國的印第安人在他離開的時間了基本上被美國政府馴化了,大量的印第安人成了美國政府的警察,用以對付向坐牛這樣的印第安領袖。此時的坐牛已經不再被美國政府視作威脅,他過上了一段時間社會名流的生活,經常出入各種集會,甚至還見到了他那位加拿大的朋友的女兒訪美。

不過,這樣的生活註定坐牛無法一直享受下去。1889年,當美國政府的印第安政策再次激起印第安人的強烈不滿時,曾經作為反抗美國政府的印第安領袖的坐牛再一次被印第安人想起,並將其作為精神領袖。坐牛作為一位曾經的印第安薩滿,並積極參加了印第安人舉行的招魂舞儀式,這使得美國政府擔心他會再次鼓動印第安人展開大規模的武裝反抗。於是美國政府決定抓捕坐牛。

1890年12月15日,美國政府派了43名印第安警察,並率領著100名士兵和兩門霍契凱斯炮組成的小隊,包圍了坐牛居住的小屋。他們將已經59歲的坐牛直接從床上拖起,命令其穿上衣服跟著他們走。而坐牛由於收拾東西花了很長時間,使得一大群印第安人聚集到了他的門口,當他們看到坐牛被推了出來,站在寒冷的冷風中時,憤怒的印第安人在坐牛的鼓動下,和印第安警察們發生了衝突,雙方爆發了槍戰,而坐牛則在槍戰中被印第安警察當場擊斃。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關鍵字: